作者丨梳子姐
人大代表、江蘇常州老三集團工會主席李承霞認為,全國普遍存在女職工生育“政策請客,企業埋單”問題,主要是企業承擔的生育成本過高,反過來會衍生加劇職場中的性別歧視。
這種性別歧視貫穿女性就業和生育全過程,比如招聘環節就會詢問了解女性婚姻狀況和生育計劃,甚至入職體檢時檢查妊娠情況、拒絕招錄未婚未育女性。
更過分的是,孕期和哺乳期女性還會面臨調崗降薪等各種職業風險。
為此,深圳市總工會專門要求,依法保障女職工平等就業權,招聘錄用時不得限定男性優先或拒絕錄用女性,不得詢問女性求職者的婚育情況,不得將妊娠測試作為入職體檢項目,等等。
但是站著說話不腰疼,這也不許那也不許,關鍵生育成本由誰來負擔。
對于小型微利企業和女性就業集中企業來說,他們也想對女員工友好一點,可這不是一腔情懷就能解決的問題,需要拿出真金白銀來保障。
兩年前,任澤平團隊研究認為,當前低生育的主要原因是生養孩子成本太高、房價太高,降低生育養育成本是主要出路,因此提出應盡快建立鼓勵生育基金,央行多印2萬億,用10年時間多生5000萬孩子。
此番言論一出,可謂炸開了鍋,對任澤平缺乏常識、嘩眾取寵的指責不絕于耳,他也因此被強行禁言。
現在這個社會,越是被禁言的東西,往往越是具有一定合理性。
鼓勵生育確實不能空口白牙純靠忽悠,得把利益讓渡出來,讓那些生孩子的人得到觸手可及的實惠,要不然誰多生誰吃虧,誰多生誰日子艱難,那么鼓勵生育就會成為一句空話。
2023年9月,中原某省會城市發布了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文件,官宣實施育兒補貼制度,對新生兒入戶的一孩、二孩、三孩及以上家庭分別一次性發放2000元、5000元、15000元育兒補貼。
結果到了11月份,那些生育二孩、三孩的家庭想申請補貼,卻是找誰誰不管,主要是資金來源沒搞定。
成天吆喝著讓人多生孩子,雷聲大雨點小成為鼓勵生育的一個痛點。
3月13日,呼和浩特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城市,在其發布的人口高質量發展意見中,對育兒補貼項目進行了明確,其中:
生育一孩一次性發放育兒補貼10000元;生育二孩發放育兒補貼5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5周歲;生育三孩及以上發放育兒補貼100000元,按照每年10000元發放,直至孩子10周歲。
前段時間,不少網友在DeepSeek上詢問養一個孩子需要花多少錢,每個地區都不一樣,像呼和浩特這個城市,在50萬至100萬之間。
照此推算,生三胎補10萬還是比較可觀的。
細則中明確,獲得補貼的夫妻雙方戶籍地均為呼和浩特市或一方戶籍地為呼和浩特市,在呼和浩特市居住、工作、生活,要求人、房、戶一致,且新生兒首次落戶在呼和浩特市。
那么現在問題來了,會不會有人為了拿到補貼,到呼和浩特買房落戶,生育二胎、三胎呢?
另一個尖銳的問題也來了,呼和浩特力度這么大,其他地方會不會跟進呢?
人口是自由流動的國家資源,不是哪個省、哪個市、哪個縣的。
某種意義上,多生孩子是為國家做貢獻,是最具體的愛國舉措。
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看,鼓勵和扶持生育恐怕不單單是哪個城市的責任。
很有必要讓所有生二胎、生三胎的人都能享受到政策紅利,讓生孩子成為喜笑顏開而非愁眉苦臉的事情。
-完-
筆不阿貴,文不奉承
Liurushi2022
比較犀利的文我會發這個備號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