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外消費需求的逐步回升及新興產業繼續發力,使得2024年全國工業呈現出穩步上行態勢而再次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動力,唯一的遺憾就是PPI指數下跌而讓營收擴張略有受阻。
然而細看分地區的話,卻并沒有同步向上的態勢出現,因產品結構與產業活力的差異而在走勢上是有顯著不同的,哪怕是國內工業最強城市之間都出現了較大的營收增速差。下面就來看下這一年十強城市的規上工業營收運行差異及由此產生的格局變動。
如考慮到2024年整體PPI的走勢,這一年工業營收同比名義增速在6%左右就可算是穩步上行狀態,然而就國內工業三大巨獸:深圳、蘇州與上海的表現而言,卻是大相徑庭的,一句話概括就是:蘇州穩健、深圳高企而上海低迷。
深圳因有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產能爆發而在前兩年營收增速就在前三城領跑,營收規模有拉開蘇州、上海之勢,2024年再次取得了11.8%的名義高增而可基本奠定此格局了,因其營收已升至5.4萬多億而能領先蘇州6千多億、更是高于上海萬億了。
蘇州6.3%的增速則屬于穩健型的,營收也順利升至4.79萬億,而上海市卻出現了1.8%的下跌讓它的營收降至4.5萬億以下。那么為何上海市在全國工業回升的大環境下卻這般表現呢?還是產品結構的關系,其主要產業之一的汽油車產能在2024年繼續呈大跌狀態,哪怕靠其他產業拉動一些也難抵擋整體營收的下行。
與之類似的還有廣州,也是因汽油車產能大跌而營收也有2.7%的下降,其第十的位次也因此被天津取代,后者以近2.4萬億躋身第十。
但其實天津市也是有0.3%微跌的,原因也是與上海、廣州類似,只是可能其油車產能偏小而受影響略小而已。
那么佛山市的營收規模更有5.4%的下跌又是為何呢?這主要就是近幾年房地產業不振的連鎖反應了,作為建材生產大市必定會受到更多壓力的。佛山市的營收也因降至2.8萬億而被穩健上行的北京市所超、排位降至第5位,而且也就比重慶市高了數十億而已所以還有可能繼續被超的。
所以就是上面所說的,各城市產品結構及新動能培育情況,對工業生產及營收規模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上述幾個城市的例子就能足以說明。
十強中其他幾個城市的表現可以說起碼是平穩向上的,重慶與無錫4.5%以上的增幅在PPI下降的背景下也算能接受的;東莞與寧波的表現則屬于較為亮眼的,尤其是東莞居然獲得了12.3%的高增,它的營收也因此大漲至2.77萬億而一舉連超無錫、寧波、躍居第7位去了,寧波則是以近2.7萬億小超無錫數百億也算個小勝吧。
那么東莞是靠什么產品或產業獲得這么猛漲勢的呀?經分析看可能是與五經普的作用更大一些吧,它過往的數據存在一定低估而獲得了一定幅度的調升,其實從東莞市的工業用電量、稅收及用工數量等來看,營收規模居全國城市第7位確實應當應分。
綜上所述,各大工業城市在越發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不僅拼的是基礎與底蘊,是否具有敏銳的嗅覺而在新產業上有更多布局也是同樣重要的,從十大城市這一年的營收運行狀況就可體現出來了,大家說是吧?
來看下表,詳細了解十大城市2024年度的工業營收運行情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