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火談判竟是資源掠奪?”3月10日,特朗普一句“烏克蘭可能無法生存”引爆全球輿論。而就在72小時前,美烏秘密協議的核心條款被曝光——美國以停火為籌碼,要求烏克蘭交出關鍵礦產開發權。這場裹挾著地緣政治與資源爭奪的交易背后,普京已悄然亮出三張底牌。
美烏密約:停火換礦產的致命交易
關鍵礦產協議(指稀土、鋰等戰略資源開發權)成為特朗普政府施壓烏克蘭的核心工具。據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要求澤連斯基政府承諾“30天內與俄停火并啟動談判”,作為簽署礦產協議的前提。這一條款直接將烏克蘭主權資源與戰場主動權捆綁——若烏方妥協,其頓巴斯領土爭議區礦產將被美國企業優先開發。
更致命的是,美方已暫停對烏軍事援助和情報共享,試圖通過“斷血式施壓”迫使澤連斯基屈服。盡管特朗普聲稱“隨時準備敲定協議”,但俄軍近期在庫爾斯克戰場采用“圍殲戰術”,已切斷烏軍三條補給線,此時停火無異于讓出戰略要地。
普京的三張反制王牌
面對美烏交易,俄羅斯的反擊直擊要害:
1.能源武器升級
俄軍近期對烏克蘭能源設施發起194架無人機飽和打擊,癱瘓其12%電力供應。這種“非對稱消耗戰”不僅削弱烏工業產能,更迫使歐洲盟友承受能源短缺壓力,間接瓦解西方援烏聯盟。
2.戰場時間差戰術
在美烏為協議拉鋸之際,俄軍東部集群突然向哈爾科夫方向推進18公里。通過制造“停火即失地”的既成事實,俄方徹底打亂美國“凍結沖突”計劃。莫斯科更放出風聲:若美烏強行簽署協議,俄將承認烏東兩州礦產主權,直接瓦解協議法律基礎。
3.外交分化組合拳
俄羅斯外交部近期密集釋放“西方陷入僵局”信號,同時加速與伊朗、朝鮮的軍事技術合作。更值得關注的是,普京在遠東方向突然宣布無限期禁止日本外相入境,此舉既是敲打美國亞太盟友,也為后續集中應對烏克蘭局勢騰出戰略空間。
這場博弈已引發連鎖反應:
歐洲陷入兩難:法國提議“核保護傘”遭俄嘲諷,德國悄悄削減對烏彈藥供應
烏克蘭內部撕裂:澤連斯基民調逆勢上漲10%背后,是美式“悲情營銷”與前線士兵潰逃并存的荒誕現實
資源爭奪白熱化:美國務院文件顯示,烏境內稀土儲量可滿足全球20年需求,這正是驅動交易的終極誘因
3月12日最新動向顯示,美烏代表已飛赴沙特進行最后一輪談判。但俄軍敖德薩方向突然集結黑海艦隊陸戰旅,普京的底牌遠比外界想象更多。這場“停火換礦產”的交易,或許終將成為21世紀版《慕尼黑協定》——當霸權國家開始明碼標價出賣盟友時,全球地緣格局的裂變已不可逆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