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即將踏入職場的畢業生來說,常常被三方協議和勞動合同等文件搞得一頭霧水。然而了解勞動合同和三方協議的常識是至關重要的,這兩份文件不僅關系到個人的職業發展,還涉及到法律保障和權益維護。本文將詳細解析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的概念、區別以及簽訂注意事項,幫助應屆生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
I.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
1.勞動合同是什么
勞動合同是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確立勞動關系、明確雙方權利和義務的書面協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規定,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應當訂立書面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簽訂標志著正式雇傭關系的建立,具有法律效力,一旦發生糾紛,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訴訟解決。勞動合同應當具備用人單位和勞動者的基本信息、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和地點、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勞動報酬、社會保險、勞動保護、法律法規規定應該納入勞動合同的其他事項等條款。
2.三方協議是什么
”三方協議“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協議書》的簡稱,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主要目的是明確畢業生畢業后的工作去向,并為畢業生辦理報到證、檔案轉移等手續提供依據,能解決應屆畢業生戶籍、檔案、保險、公積金等一系列相關問題。三方協議的主要內容包括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基本信息、工作崗位及待遇、違約責任、其他約定事項等。
3.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的區別
首先,二者的法律效力不同,三方協議屬于民事合同,只是一個初步的就業意向協議,勞動合同則受《勞動法》特別保護,維權力度更強。但是,如果三方協議中明確了具體的崗位、薪資待遇等內容,且雙方已經按照協議履行了部分義務,則可以視為勞動合同的一部分。
其次,二者的簽訂時間和生效時間不同,三方協議通常在畢業前簽訂,簽字即生效,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后自行終止,勞動合同則一般在畢業生正式入職后簽訂,生效時間從實際入職日開始計算。
最后,二者違約金有所區別,三方協議常有違約金,通常在5000元以內,而勞動合同中的違約金通常只在特定情況下適用,比如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并約定服務期,或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等。
II.應屆生簽訂勞動合同與三方協議的注意事項
1.仔細閱讀條款
無論是勞動合同還是三方協議,應屆生都應認真閱讀每一項條款,尤其是出現空白條款、模糊表述、隱形捆綁、責任轉嫁的情況要格外注意,確保自己對所有內容有充分了解,避免因疏忽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2.核實用人單位信息
應屆生在簽訂三方協議和勞動合同之前,務必核實用人單位的資質和信譽,確保對方具備合法經營資格,以免遭遇虛假招聘或欺詐行為。
3.保留證據
應屆生在簽訂協議時,盡量保留一份原件或復印件,以便日后出現爭議時作為證據使用。特別是涉及薪資待遇、工作條件等關鍵條款,更應保存好相關文件。在簽訂的過程中有任何疑問和不確定的地方要及時與用人單位或學校就業指導部門溝通,尋求專業建議,確保自身權益不受損害。
III.總結
勞動合同和三方協議是應屆生求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法律常識,了解并掌握它們的基本內容和簽訂注意事項,有助于應屆生更好地維護自身權益。當然在簽訂三方協議和勞動合同之前,應屆生們需要先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實習僧當前推出的活動【春招情報站】為畢業生整理了最新春招資訊,幫助應屆生們掌握春招全局情報,大家可到實習僧官網或app/小程序獲取崗位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