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婦科最常見的腫瘤之一:子宮肌瘤,大家都不陌生。其實有60—80%的女性患有子宮肌瘤,因為很多患者沒有癥狀,但是實際發病率較高。
子宮肌瘤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新加坡貢方堂TCM婦科丘保潤醫師表示,子宮肌瘤的成因復雜,對雌激素的高敏感性是子宮肌瘤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遺傳因素同樣不容忽視。
- 孕期激素水平升高,可能刺激肌瘤迅速增大。
- 長期服用含激素的保健品也會增加肌瘤發生的風險。
- 有子宮肌瘤家族史的女性,個體發病的風險會相應增加。
中醫理論認為,肝氣郁結,痰濕瘀血阻滯胞宮,日久形成癥瘕(腹中結塊的?。?。
因此,情緒波動可能會導致內分泌失調,激素分泌紊亂,是子宮肌瘤形成的誘因之一。
除遺傳因素外,未婚女性患子宮肌瘤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
- 現代生活壓力大、長期焦慮、熬夜等可致內分泌失調,增加子宮肌瘤風險;
- 過度減肥、不合理飲食影響代謝,加大患病幾率;
- 初潮早、高血壓、牛羊肉過量、肥胖、飲酒等也是風險因素;
- 生殖健康認知不足、衛生習慣不良也可能誘發該病。
子宮肌瘤多大需要手術?
經常有人問:醫生,子宮肌瘤長到幾公分就必須做手術?
這個問題尚未有共識,目前默認子宮肌瘤長到5公分就有手術指征。
比如孕前肌瘤大于5公分,建議處理,但這不代表所有肌瘤長到5公分必須馬上進行手術。
如果患者月經正常,大小便正常,沒有腹痛,沒有變性,也沒有長得非??欤绕涫墙咏^經年齡,是可以期待觀察的。
中醫調理子宮肌瘤
中醫認為,本病屬中醫的“癥癥”“積聚”“崩漏”等范疇。多由于正氣內虛,感受邪毒,情志怫郁,飲食損傷,宿有舊疾等因素,使臟腑功能失調,氣血津液運行失常,產生氣滯、血瘀、痰凝、濕濁、熱毒等病理變化,蘊結于臟腑組織,相互搏結,日久成疾。
中藥調理:依據中醫辨證論治,分為氣滯血瘀型、痰濕瘀阻型、腎虛血瘀型等,分別采用不同的方劑,調節機體氣血、臟腑功能,抑制肌瘤生長。
針灸治療:選取關元、氣海、三陰交、子宮等穴位,通過針刺調節經絡氣血,改善子宮局部血液循環,輔助治療。
中醫的治療原則為:溫陽散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簡而言之,就是要驅除寒邪,促進氣血循環,使肌瘤軟化并消散。
今天分享醫圣張仲景專門創制的一個方子——桂枝茯苓丸。這個方子流傳至今,被視作治療子宮肌瘤的“神藥”。
【組成】桂枝、茯苓、牡丹皮(丹皮)、桃仁、赤芍。
【方解】桂枝能溫陽散寒、疏肝理氣;茯苓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牡丹皮(丹皮)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之效;桃仁擅長活血化瘀、潤腸通便;赤芍能夠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且緩急止痛。
【功效】溫陽散寒,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主治】子宮肌瘤
醫案
患者,女,38歲。
主訴:體檢發現子宮肌瘤,其中最大的一個直徑約 4 厘米。西醫建議手術切除,但因工作繁忙且擔心手術影響身體,于是前來尋求中醫治療。
辨證:寒凝血瘀型子宮肌瘤。
處方:桂枝茯苓丸加味。
桂枝 12g,茯苓 18g,牡丹皮 12g,桃仁 12g,赤芍 12g,丹參 15g,三棱 10g,莪術 10g,小茴香 8g。
三個月后復診,癥狀明顯改善:月經量減少,經期縮短至 7 - 8 天,腹部墜脹和腰痛癥狀顯著減輕。復查 B 超,最大的肌瘤縮小到了 3 厘米左右。
半年后再次復診,她的月經已基本恢復正常,各種不適癥狀也幾乎消失。B 超顯示最大的肌瘤僅剩不到 1.5 厘米,其他小肌瘤也明顯縮小。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傳播中醫診治思路,不作為用藥指導。具體用藥請在醫師指導下辨證使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