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子監管護春耕
— 以“檢心”護“農芯” —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一粒種子 一份希望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種子承載著農民對豐收的期盼,更是國家糧食安全的“命脈”。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之際,翔安區檢察院以公益訴訟為犁鏵,深耕種子安全“責任田”,以法治之力守護現代農業發展的生命線,為繪就鄉村振興畫卷貢獻檢察力量。
01
公益訴訟亮劍
直擊種子安全“痛點”
2024年7月,翔安區檢察院在履職中發現,轄區部分種子經營者存e在未依法備案、未建立種子生產經營檔案等違法情形。這些 “無證上崗” 的種子,可能混入劣質品,銷售過程缺乏記錄,責任難以追溯,容易滋生假冒偽劣現象。一旦問題種子落地生根,輕則導致農民減產絕收,重則威脅區域糧食安全。
翔安區檢察院迅速啟動公益訴訟程序,向相關職能部門制發檢察建議:
剛性監督:依法查處違法行為,確保“有案必查、違法必究”。
精準施策:通過“專題培訓+上門指導”,破解備案難題,對不具備上網條件的經營者提供“線下代辦”服務。
長效治理:建立常態化巡查機制,擰緊種子市場監管“安全閥”。
02
協同治理
寫好整改“后半篇文章”
一紙檢察建議,激活多方聯動
行政主管部門聯合
工商、鎮街等部門
打出“監管+服務+教育”組合拳
嚴執法,清市場
1
重拳治亂
全年派出執法人員102人次,立案查處違法經營行為5宗。
2
質量護航
抽檢種子企業5家、種子樣品17批次,合格率100%,實現“從源頭到田間”全鏈條把控。
3
時令攻堅
結合春耕、秋播用種高峰,對15家較大生產企業開展“拉網式”排查,嚴查種子質量、標簽標識等問題。
強服務,惠民生
1
熱線解憂
暢通12345服務平臺(12316農業服務熱線),為農民提供種子選購、種植技術等方面的咨詢服務。
2
田頭課堂
開展農業技術人員“送技下鄉”活動,指導農民科學選種用種,全區良種覆蓋率提升至98%以上。
3
雙向備案
通過組織專題培訓精準教授,微信群推送種子經營備案流程圖全域覆蓋等方式,幫助種子種苗銷售經營主體了解、掌握備案系統,就難以完成網上備案的經營者積極探索紙質備案服務,切實推動種子備案工作。
檢察官提醒
春耕在即,請廣大農民朋友在選購種子時注意以下事項:
一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種子。需到市場監管部門注冊登記的正規經營門店購買,請勿向走街串巷的流動商販購買,更不要輕易在網上購買種子。
二要認真查看標簽標識。查看品種名稱、審定號、凈含量、檢測日期、質量保證期、生產經營單位、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編號、產地檢疫日期及編號、種子質量執行標準(純度、凈度、發芽率、水分)以及聯系方式等標簽內容。不要購買未經審定(登記)、或審定(登記)適宜推廣區域不包含本地的農作物種子。不要購買拆零、散裝的種子,以防摻假混雜。
三要記住索要發票(憑證)。向種子經營門店索要購種憑證,播種后保留好購種憑證和種子包裝袋。
一旦發現種子質量問題,要及時向當地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投訴舉報。
翔安區檢察院將持續以公益訴訟為紐帶
筑牢農業生產安全防線
守護消費市場秩序
讓每一粒種子都承載法治的溫度
讓每一寸土地都迸發振興的活力
以“法治沃土”滋養“鄉村振興”
為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貢獻檢察力量
供稿丨洪雪貞 洪文海
編輯丨張明明
審核丨郭有道 章哲
廈門市翔安區人民檢察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