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 Union Typ C賽車項目的圖紙僅存幾張,但90年后,奧迪真的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輛超級跑車——配備 V16 增壓發動機,超過5米長的鋁制車身。下面就是這輛轟動一時的獨一無二的跑車。
在周五的古德伍德速度節(Goodwood Festival of Speed)上,一陣多缸發動機的轟鳴聲淹沒了成千上萬的觀眾喧囂。一道銀色的閃光在稻草堆和看臺之間略過,在快速左轉之前降擋,全速前進,然后一切就結束了,轟鳴聲漸漸消失。不久后,Auto Union Typ 52駛入圍場,觀眾們圍著這輛車。車內坐著已經摘下頭盔、滿頭大汗卻露出幸福微笑的漢斯·約阿希姆·斯圖克(Hans-Joachim Stuck)。
現在讓我們轉換場景,來到英戈爾施塔特。在古德伍德速度節的前幾周,我們受邀參觀奧迪的風洞。這次活動的主題是關于什么?這是個秘密,但我倒是可以提前了解一下關于Auto Union Typs 52的車型資料。那時我便知道:當汽車聯盟公司(奧迪、DKW、霍希和漫游者)在1933年成立后不久就決定利用保時捷工程公司的設計參加大獎賽,將賽車技術轉化為公路運動汽車的想法也應運而生。
保時捷受委托進行可行性研究,并繪制了圖紙和設計圖,其中就包括后來保時捷車身開發者埃爾文·科門達(Erwin Komenda)的設計。該項目進展順利,以至于甚至為這款跑車取了一個名字:Typ 52。它將基于首款大獎賽的賽車(后來被稱為Typ A)技術。換句話說,4.4升16缸發動機縱向安裝在后軸前方,經過壓縮比降低和齒比調整,功率依然為約200馬力。
根據計算,這足以達到200公里/小時的車速。這在今天聽起來并不算什么,但在20世紀(參數丨圖片)30年代初,Typ52已經是世界上動力最強、速度最快的街道跑車之一。這款所謂的“快速”跑車旨在出售給私人消費者,但也用于耐力賽和24小時賽,如開放公路的1000英里耐力賽(Mille Miglia)或勒芒(Le Mans)耐力賽。人們決定制造一輛試驗車,但這可能并未付諸實踐。
現在已經不清楚為什么這個計劃沒有被進一步推進,為什么這些圖紙被擱置在抽屜里,直至幾十年后才在保時捷公司的檔案館中被找到。不過,它們從未被完全遺忘。例如,我們的另一本雜志《Motor Klassik》在1989年第7期中刊登了一篇長達四頁的報道,其中就包括這款從未制造成的超級跑車的圖紙。
然后,通往風洞的安全門打開,你站在那里目瞪口呆。盡管你已經研究過Typ 52賽車的圖紙和模型車,但這輛偽裝成公路跑車的汽車聯盟(Auto Union)賽車對不帶偏見的觀察者帶來的影響確實令人嘆為觀止。它長而扁平地“趴在”風洞測試的平臺上,一套激光系統正在掃描其輪廓。奧迪傳統部主管斯特凡·特勞夫(Stefan Trauf)和奧迪歷史車輛收藏部主管蒂莫·維特(Timo Witt)在此迎接來訪者。
蒂莫·維特解釋說,今天的重點是測量這輛Typ 52正面的面積和空氣阻力系數。并不是說一定得需要這些數值,斯特凡·特勞夫補充道:“作為奧迪的傳統,我們很幸運能夠使用風洞進行測試。”測量結果尚未公布,但手頭有其他已知數據:6005立方米、增壓、520馬力(4500轉/分),燃料由50%的甲醇、40%的超級汽油和10%的甲苯組成。
對于不太通曉化學的人,這里做個簡單的解釋:甲苯是一種芳香烴,它的三硝基化合物被稱為TNT。最初計劃使用的發動機是汽車聯盟的A型。蒂莫·維特說:“我們使用的是16缸C型發動機,僅僅是因為我們手頭上正好有這個。”之后這位工程師繼續說道:“雖然手頭一些部件是現成的,但實際上這是一臺全新的發動機。”因此,發動機上配備了帶環形齒圈的飛輪和啟動機,這樣就可以從駕駛員座位上啟動。畢竟這輛車并不只是用來炫耀的。據奧迪人員稱,在英國的一個小型賽道上進行首次試車時,除一些小細節外,Typ 52賽車的運行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英國?是的,因為這輛獨一無二的汽車聯盟車型并不是奧迪制造的,而是英國的克羅斯特韋特&加迪納公司(Crosthwaite & Gardiner)公司制造的;他們已經修復或重建了多輛汽車聯盟賽車。斯特凡·特勞夫對英國專家贊不絕口:“克羅斯特韋特&加迪納公司是非常優秀的合作伙伴,他們對我們的建議給予反饋,并提出了很多自己的想法。這是一次非常良好的合作,旨在創造出最好的產品。”我們在風洞中圍著這輛車轉了一圈,這需要一些時間,因為它幾乎有五米半長,更有無數的細節值得欣賞,也因為特勞夫和維特可以講述每一處細節的完整故事。
例如,車頭燈相對較小的原因。由于沒有精確的圖紙,他們不得不進行一些試驗。大燈不應該太大,因為那樣會使汽車看起來有些怪異,而且突出的車燈燈罩會占用過多的輪拱空間。他倆都認為現在的比例是正確的。特勞夫解釋說:“通過集成式車燈,我們展示了這輛車的設計在空氣動力學方面的前瞻性。”
底盤也來自大獎賽賽車,但進行了小幅調整。前橋為曲柄臂懸掛,配有扭桿彈簧;后橋為擺動軸,也配有扭桿彈簧。如果你覺得這聽起來很熟悉,沒錯,它實際上與大眾汽車甲殼蟲和保時捷356使用的底盤是相同的。
駕駛員坐在中間,左右各有兩個座位,但僅供“能夠受苦”(即忍受座位較狹窄)的乘客使用。盡管Typ52的軸距為3.3米,車長為5.4米,但空間并不寬敞,因為其寬度僅為1.78米。在駕駛員的右側,一個巨大的換擋桿從開放的五擋變速箱中伸出。
漢斯·約阿希姆·斯圖克在古德伍德駕駛這輛車。選擇這位車手再合適不過了,因為他的父親老斯圖克是那個時代汽車聯盟公司的賽車手之一。順便提一下,《ams》雜志的創始人兼出版人保羅·皮耶希(Paul Pietsch)也是其中一員。
然后,你會因為驚嘆而忘記問:奧迪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要花費多年心血打造一輛只存在于圖紙上的跑車?斯特凡·特勞夫回答了這個問題:“Typ 52肯定是那個時代動力最強、速度最快的跑車之一。這對我們是一種激勵,讓我們充滿熱情地去實現這一設計中蘊含的技術。這款車符合我們公司的歷史。它將當年的汽車聯盟與今天的奧迪聯系在一起。”
在古德伍德,Typ 52跑車周圍仍然人頭攢動。斯圖克坐在跑車旁邊,讓人們給他拍照,并與走近的參觀者交談。世界上第一輛超級跑車就靜靜地“矗立”在旁邊。如果沒有它,如果沒有這個最終成為現實的愿景,或許奧迪R8可能根本就不會出現。
Auto Union Typ 52
車身
三座跑車,長5390 mm,寬1780 mm,高1660 mm,軸距3315 mm,整備質量1450 kg
動力系統
V型16缸發動機,羅茨式壓縮機,單頂置凸輪軸,缸徑×行程75×85 mm,排量6005 cm3,
最高功率382 kW(520 PS)/4500rpm,最大扭矩850 Nm/2500rpm
傳動系統
后輪驅動,五擋手動變速箱
底盤懸掛
前曲軸臂/ 扭桿彈簧,后擺動軸/ 扭桿彈簧,前后液壓減震器,前后雙筒鼓式制動器,前后輪胎規格525/600 R21
行駛性能
最高車速>200 km/h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