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么一場戰役,他被譽為二戰以后最慘烈的戰役,在戰斗過后,整個山頭都被削低了兩米,戰場上的隨便一把土里都有幾十顆彈片,他被寫入美國西點軍校的經典戰役中,被許多軍事專家反復研究,他被稱為“東方的凡爾登”,他的炮火密集程度世所罕見,他是世界上最經典的和最匪夷所思的戰役,是我人民志愿軍在朝鮮戰爭中與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進行的較量,他就是上甘嶺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我人民志愿軍第15軍頑強戰斗,狠狠挫敗了美軍的氣焰,最終促使美國在停戰協議上簽字,今天我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場慘烈至極的戰役。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我們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但這卻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敵視,不過更多的是鄙視,在1840年以后,你就趴下了,都趴了一百多年了,你說一句站起來就站起來了?當時西方國家對中國軍隊的認知就是,一碰就散,一打就逃,甚至敗在中國手里的日本也這樣想,他們從不認為自己是被中國打敗的,日本人堅稱自己是被美國和蘇聯打敗的。
在朝鮮內戰爆發后,以美軍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仁川登陸,迅速擊退朝鮮人民軍,美軍的飛機甚至飛到鴨綠江邊轟炸,這時候我國警告美國,美國軍隊不得跨過三八線,否則中國軍隊將參戰,而美國對于中國的警告不屑一顧,他們認為中國沒有這個膽量參戰,但事實打了他們的臉,中國不但參戰了,而且還把美國在內的17國軍隊給揍了一頓。
中國人民志愿軍一路南進,經過五次戰役,把美軍牢牢摁在三八線以南,這時候美軍提出來了和平談判,但是美軍在戰場上討不到便宜,在談判桌上自然也討不到便宜,于是美軍頻頻對志愿軍進行小規模騷擾,企圖擴大戰果來讓美國在談判桌上獲得更大的底牌,但每次的騷擾都會被我軍給打退。
于是美國駐韓國總司令范弗里特向自己的上司美國駐遠東總司令克拉克提交了一份報告,準備采納美軍第九軍團的“攤牌行動”作戰計劃,準備拿下五圣山,來作為談判的籌碼,因為五圣山畢竟在三八線以北,這樣一來,也算對杜魯門總統有了交代,最終克拉克同意了這個計劃,但是要想拿下五圣山就必須先拿下五圣山前的兩個小山地以及中間狹長的谷地,也就是597.9高地和537.7高地,這里也被我軍稱為上甘嶺,在美軍看來,拿下這兩個小山地簡直輕而易舉,因為這里實在是很小,只有3.7平方公里,最多只能布置兩個連,而范弗里特尤其喜歡炮火優勢致勝,他所帶領的部隊經常消耗標準的幾倍以上,被稱為“范弗里特彈藥量”。
這次美軍為了拿下這兩個高地,出動了7個步兵營,18個炮兵營以及200架飛機。再來看看志愿軍這邊,志愿軍這邊駐守五圣山的是志愿軍第15軍,駐守兩個高地的是15軍45師135團,我軍把兩個山地都挖了坑道,以便躲避炮火和長期堅守,就這樣,雙方都做好了準備,戰爭一觸即發。
1952年10月14日,美軍的300門火炮,27輛坦克,開始對兩個高地進行轟炸,一天之內向我軍陣地傾瀉了30萬枚炮彈,并出動飛機250架次,投下500多枚航空炮彈,炮火密集程度達到每平方米6發,躲在坑道中的我軍士兵被炮彈震得左搖右晃,不少人牙齒都被磕掉了,很多人的嘴唇和舌頭也被磕破,甚至有一名年僅17歲的小戰士被活活震死。
后來媒體對上甘嶺的老兵進行采訪,那些老英雄不約而同地用地獄來形容當時在坑道里的感受,在上甘嶺被轟炸時,步話機的電話線就被炸斷了,坑道內的部隊無法得到指揮部的命令,這時候營部電話班的副班長牛保才來不及多想,拿著一捆備用的電話線就沖了出去,他一邊躲避鋪天蓋地的炮火,一邊在尋找被炸斷的電話線,在即將連接完成時,他帶來的一大捆電話線都用完了,但是還有一節連不上了,在此危急情況下,牛保才兩手拿起兩頭斷線,用自己的身體當做導體,讓坑道內部隊與指揮部取得了聯系,但只有短短的三分鐘,就是這寶貴的三分鐘,讓在營指揮所的一三五團副團長王鳳書成功的給坑道內的部隊下達了作戰指令,三分鐘后,通訊再次中斷,牛保才烈士壯烈犧牲。
在炮火停歇后,美軍步兵便沖上了上甘嶺,開始與我軍爭奪陣地,首先與敵人交火的是597.9高地的11號陣地的一個班,但班長不熟悉情況,把全班的兵力全部派了出去,結果遭到美軍強烈的炮火攻擊,在打退了美軍的四次集團沖鋒后,全班就只剩下了一名戰士,這名戰士只好退回坑道,就這樣11號陣地率先失守,在2號陣地的八連一排見11號陣地被占領,便想趁美軍未站穩腳跟,派兵把陣地奪回來。
于是組織了兩個班沖向11號陣地,但在半路中被美軍發現,又遭受到美軍的炮火攻擊,這兩個班只剩下5名受傷的戰士被迫退回2號陣地,沒想到奪回陣地不成,駐守2號陣地的人員也死傷過半,在美軍成功在11號陣地站穩腳跟后,2號陣地就開始遭到攻擊,因兵力不足,不久后2號陣地的將士全部犧牲,2號陣地也被敵人占領,2號和11號陣地都被占領,東南的7號陣地因此陷入孤立,不久后也被美軍占領,現在只有最關鍵的9號主峰陣地還在堅守,在9號陣地駐守的是九連三排,指揮員是九連的副連長秦庚武,他看見美軍的炮火異常兇猛,在陣地上投入的人越多,美軍的炮火越兇猛,部隊傷亡也就越大,在此情況下,秦庚武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在陣地上只留三個人防守,剩下的人留在坑道內不能出去,只有陣地上傷亡一個士兵,才能從坑道里補充一個,我不知道留在坑道內的戰士心里是怎樣的想法,看著跟自己朝夕相處的戰友一個個出了坑道,然后再也沒能回來,下一個就輪到自己,但是我想他們心中沒有恐懼,因為他們都是有信仰的,是為國家而戰的勇士。
在秦庚武的指揮下,9號陣地打得從容不迫,多次打退敵人進攻,經過一上午的激戰,此時進攻9號陣地的美七師三十一團的二營和三營兵力都已經損耗了70%以上,所以美軍只好把三十一團換下來,用三十二團繼續進攻,但美軍一直攻到黃昏,也沒能拿下597.9高地。
東面的537.7高地的戰斗同樣慘烈,韓軍第二師三十二團以一個營的兵力發動猛攻,但遭到我軍一連的猛烈攻擊,韓軍損失慘重,請求美軍轟炸機支援,美軍派出20余架轟炸機向我軍陣地投擲凝固汽油彈,我軍陣地變成了一片火海,我軍戰士傷亡慘重,8號陣地只剩下了3名傷員,無力再戰,準備退回坑道,但遭到韓軍一個機槍點的壓制,暫時無法退回,此時在機槍點附近的是因多處負傷而暈倒的孫子明,他被韓軍的機槍聲音驚醒,看到了我軍士兵被壓制的情況,他不顧受傷的身體,大吼一聲沖了上去,韓軍士兵被嚇了一跳,落荒而逃,孫子明準備把機槍調轉對付敵人,但此時十多名敵人已經沖了上來,孫子明已經來不及開火,就拿起了身邊的三顆手榴彈,朝著敵人沖了過去,隨著一聲巨響,孫子明與十幾名敵人同歸于盡!
在韓軍猛烈進攻和美軍的轟炸中,十二時,537.7高地的主陣地已經基本被占領,剩下的志愿軍傷員和沖上陣地的韓軍進行了20多分鐘慘烈的白刃戰,到最后,537.7高地只剩下9號陣地還在堅守。到了傍晚,陣地大半已經落入敵手。
10月17日,戰斗進入第四天,我軍組織起多次反擊,陣地失而復得,得又復失,陣地就這樣反反復復易手,有時候一天之內,陣地可以易手幾次,根據韓軍第二師師長丁一權事后回憶:“奪取似乎是輕而易舉的,累計奪過來28次,但被奪回去28次”,28次對于我們來說只是一個冰冷冷的數字,但那都是志愿軍將士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10月19日,志愿軍開始組織起大反攻,第15軍集中44門重炮和1個喀秋莎火箭炮團的兵力,掩護第134團6連,第45師偵察連,工兵連1個排進攻537.7高地,在炮兵的強大火力下,我軍很快奪回了537.7高地,并隨即轉入防御。
在我軍奪回537.7高地的同時,對597.9高地的爭奪也在進行中,已經進入坑道的134團八連在炮火結束后就沖上了陣地,迅速占領了1號陣地,接著向3號陣地發動攻擊,但被一個地堡火力點壓制,機槍手賴發均在受傷的情況下,匐匍前進到地堡前,然后拉響了手雷,與地堡同歸于盡,八連得以前進;此時在8號陣地上,四連的一名副排長,名叫歐陽代炎,他的雙腿被美軍炸斷,為了不拖累戰友,他拿著手榴彈從山梁上滾到敵群中,然后拉響了手榴彈,與敵同歸于盡。
在八連拿下3號陣地后,開始向9號陣地進攻,但被美軍的密集火力地堡阻攔,這個地堡是以山體掏空做成的,集中了十多門火炮也沒能擊毀他,這時候,一名叫龍世昌的戰士自告奮勇,拿起爆破筒就向地堡沖去,在快要接近地堡時,一枚炮彈在他身邊爆炸,他的左腿被炸斷,但他掙扎著站起來,將爆破筒伸進機槍眼,用自己的胸膛頂著,隨著爆破筒的爆炸,地堡被摧毀,龍世昌也英勇犧牲。在進行了多次爭奪后,我軍基本奪回了全部的陣地。
但在10月20日,美軍又出動多架轟炸機對陣地進行地毯式轟炸,我軍損失慘重,幾乎失去了所有的表面陣地,但還有戰士在坑道內駐守,就這樣在坑道內戰斗了十幾天,在坑道內缺糧少水,我軍在后方買了三萬多公斤的蘋果,但在美軍的炮火下,成筐成筐的蘋果根本運不進來,最后送進坑道的只有一個蘋果,這也就是那個感人故事《一個蘋果》的由來。戰斗進行到11月20日,九連一班負責攻下537.7高地的6號陣地,但敵人反抗異常猛烈,在攻下陣地后,一班只剩下了高守余一人,天剛亮韓軍就向6號陣地發起了進攻,高守余一人利用手榴彈和爆破筒將敵人一次又一次擊退,從天亮到晚上,敵軍對6號陣地發動了六次沖鋒,都被高守余擊退。
在此期間,由于韓軍猛烈地炮火,高守余得不到任何的支援,但就算是這樣,他還是守住了6號陣地,共殲敵120余人,戰后,高守余被志愿軍總部授予“孤膽英雄”的稱號。到了11月25日,537.7高地只失去了前沿的兩個陣地,597.9高地還完完整整在我軍手里,美軍不得不撤軍,上甘嶺戰役結束。
這場戰役中,志愿軍第15軍被稱為“千歲軍”,與“萬歲軍”38軍并稱為志愿軍的驕傲,是誰說中國人不能打的,在這場戰爭之后,中國人民在國際上才真正地站起來了,這些革命先烈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維護了我國的尊嚴,打出了我國的軍威,還涌現出了許多的革命烈士,黃繼光、孫子明、歐陽代炎、賴發均、龍世昌等等,僅僅登記在冊的就有三十八名,還有許多的無名勇士不為人所知,但是我們將永遠銘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