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對于隋唐演義并不陌生,不管是電視劇也好,還是小說也罷。其中離不開一個人物,此人名叫李元霸,有萬夫不當之勇。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小弟,曾經以一人之力擊退幾十萬大軍。后面經過歷史學家考證,原來這個人物是虛構的。而在五代十國歷史上,有一個人卻堪比李元霸的存在,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五代十國第一名將李存孝。
第一:個人經歷介紹,十幾歲的時候曾經徒手打死惡虎
1:人物生平介紹,后面跟隨晉王李克用
李存孝原名叫安敬思,后面被賜姓李。很小的時候由于戰亂的緣故被河東節度使李克用俘虜,安敬思于是在帳中侍奉李克用。他也因此被李克用收為義子,是十三太保之一。成年后驍勇騎射,勇武絕人,經常帶著騎兵為先鋒,之后跟隨李克用馳援“許州”,陳州,跟著李克用征討黃巢,每戰必勝,沒有一場失敗。
2:十幾歲的時候曾經打死了一頭惡虎,因此出名
根據歷史記載,陜西省寶雞地區秦嶺山曾經發生了一個故事。講的是五代時期的少年勇士李存孝,十幾歲的時候為了救父親,獨身一人把惡虎打死。至今他的這番經歷故事被人稱頌樂道,個人的能力更是僅次于西楚霸王項羽。才會有將不過霸,王不過禮的說辭。
第二:一路南征北戰,被兄弟誣陷,最終慘遭車裂而死
1:起初遭遇朱溫主力軍隊,以慘敗告終
文德元年,河南尹張全義偷襲并且占領了河陽。所以河陽節度使李罕之投奔河東節度使李克用,被他安置在了澤州。李克用又讓李存孝等人率領7000騎兵跟隨李罕之重新奪回河陽,張全義于是向朱溫求援。雙方展開大戰,由于朱溫軍隊搶先扼守太行險要,晉軍被打了個大敗。初次之戰,李存孝雖然以慘敗告終,但并沒有氣餒。
2:勇猛的李存孝活捉對方主將袁奉濤,最終取勝
第二年,李克用又出兵攻打孟方立。當時晉軍占用澤州等地,任命李可修為昭義節度使。孟方立占有邢州等地,也被稱為昭義節度使。昭義鎮被一分為二,李克用此次出兵目的就是要維護這里的統一。于是讓手下第一名將李存孝出兵,企圖占領整個昭義鎮。最后的結果是袁奉濤等人被生擒,已經攻打了邢臺,孟方立被迫自殺。他的堂弟孟遷被任命為節度使,于是他向朱溫求援。當時朱溫在東征,沒有閑工夫顧及那邊,只是做做樣子罷了。
3:邢州等地相繼被李存孝拿下,對此他功不可沒
大順元年,李克用讓李存孝急忙攻打邢州。孟遷看到晉軍的勢力太大,百般無奈之下只好獻城投降。昭義節度鎮從此都歸了李克用,這時候路州發生了兵變,歸附了朝廷。當時李存孝早已在路邊等候多時,最終路州被晉軍占領。這一場戰役,可以說李存孝功不可沒。
4:父子二人逐漸產生隔閡,李存孝被李克用車裂而死,可以說自毀長城
李克用身邊有十三太保,眼看著李存孝不斷立下戰功。這些人各自心懷鬼胎,害怕他取代了其在義父心目中的地位。于是就有了謀害他的意圖,景福元年正月,李克用讓李存信李存孝兄弟二人一同攻打王。這時候李存孝,李存信兄弟兩個互相猜忌,都不愿意走動。
于是李存信聯合其他的幾個兄弟對李克用說:‘李存孝這個人對您有異心,經常背著您同朱溫那邊議和。’慢慢這父子二人逐漸產生了隔閡,景福二年,李克用的大軍直抵真定。這時候李存孝和王卻在商討戰機,引起了李克用大怒。于是率領軍隊討伐李存孝,最終城中圍困糧草耗盡,李存孝因此被俘。
第二年三月,李存孝哭著對李克用說:“兒子承蒙您的關照,已經拜了將相。難道原因拋棄父子之情投降敵人?您不要聽李存信的一面之詞!”這時候的李克用已經惱羞成怒,再加上身邊李存信等人的不斷煽動。最后將他押往太原車裂而死。據說四匹馬拉不動他,于是把他的膝蓋骨打斷,最終五馬分尸。事后李克用非常懊悔,責怪這些將軍沒有替他求情,卻唯獨沒有責怪李存信。這是自毀長城最經典的一個案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