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長安,那可真是熱鬧非凡。
朱雀大街上車水馬龍,叫賣聲、談笑聲交織在一起,到處都是一片繁華景象。
就在這人來人往的大街上,突然一陣喧鬧聲傳來。
只見一個穿灰袍的風水先生,頭上戴著一頂高高的帽子,帽子上插著幾根羽毛,在街邊擺起了一個攤子,黃幡旗上寫著“張天師再世”。
案頭擺著朱砂碗,里頭泡著三七二十一根頭發絲,黑乎乎一團像水蛇打結。旁邊還放著一疊黃色的符紙。
張半仙敲著銅鑼,扯著嗓子大聲喊道:“各位鄉親父老!我乃來自終南山的高人,今日路過此地,見大家或被病痛折磨,或為運勢發愁,特來救苦救難!”
他一邊說著,一邊拿起那碗符水,高高舉起:“大家瞧瞧這符水,乃是我采集天地靈氣,以無上法力繪制符咒融入其中,包治百病!不管是頭疼腦熱、風寒咳嗽,還是疑難雜癥,只要喝上一口我這符水,藥到病除!前日東街王瘸子喝了符水,今兒能挑擔賣炊餅嘞!”
他這么一喊,還真吸引了不少人。很快,攤子周圍就圍了里三層外三層。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這時,一個瘦弱的年輕人從人群中擠了出來,一臉病容,猶豫著問道:“大師,我這身子骨一直虛弱,時常咳嗽,這符水真的有效?”
張半仙眼睛一亮,連忙拉住年輕人的手:“小伙子,你算是問對人了!我這符水,就是為你這樣的人準備的!看你印堂發黑,氣血不足,正是被病魔纏身。只要喝了我的符水,保證你不出三日,便能恢復如初,生龍活虎!”
說著,他拿起碗,就要往年輕人嘴里灌。
年輕人有些害怕,往后縮了縮。
張半仙見狀,趕緊說:“不必害怕,這符水喝下去就像喝了仙藥,包你舒服。而且,今日我看你有緣,這符水只收你一兩銀子,便宜賣給你!要是換作別人,沒有五兩銀子,我可絕對不賣!”
人群中一陣騷動,有人開始小聲議論起來。
“真有這么神奇?”
“一兩銀子可不便宜呢。”
“說不定是真的,試試也無妨。”
張半仙聽到這些議論,心里暗自得意,繼續吹噓道:“各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我這符水數量有限,今天賣完就沒了。錯過了今天,你們可就再也沒有機會擺脫病痛啦!”
就在眾人猶豫不決的時候,又有一個中年婦女走上前,她滿臉淚痕,哭訴道:“大師,我家孩子最近一直高燒不退,找了好幾個郎中都治不好,您救救他吧!”
張半仙裝模作樣地掐指一算,然后煞有介事地說:“你家孩子這是沖撞了邪祟,被惡鬼纏身了。不過別怕,有我在,一切都不是問題。只要用我這符水,再加上我這頭發,燒成灰給孩子服下,保證藥到病除!”
說著,他拿起那撮頭發,就要往火里扔。
就在張半仙準備把頭發扔進火里的時候,人群中突然傳出一道蒼老卻有力的聲音:“你自個都命不久矣,半只腳踏進了墳墓,還在這里吹噓什么包治百病,簡直是荒謬至極!”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一位老婦正從人群中穩步走來。她雖已年逾花甲,但眼神中透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堅定。
老婦徑直走到張半仙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冷笑著說:“你看看你自己,臉色蒼白,嘴唇烏青,走路都虛浮不穩,分明是被病魔纏身,時日無多。你都自身難保了,還敢說能治好別人?你這不是騙人是什么?”
老婦的話在人群中激起千層浪。
眾人紛紛將信將疑地看向張半仙,只見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煞白,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張半仙強裝鎮定,結結巴巴地說:“你……你這老婦,不要在這里胡言亂語,壞我名聲!我這是為了給大家治病,耗費了太多精力,才會有些疲憊,并非是身患重病。”
老婦冷哼一聲:“哼,你就別再狡辯了!你所謂的符水,不過是普通的水加上一些顏料和草藥,根本沒有什么神奇的功效。你拿頭發燒成灰給人喝,這不是害人嗎?你這是利用大家的信任和對健康的渴望,來騙取錢財,簡直是喪盡天良!”
老婦的一番話,讓張半仙有些慌了手腳,但他仍不死心,還想繼續爭辯。
老婦卻不再給他機會,繼續說道:“你常年作惡,騙人錢財,天理難容。現如今身體每況愈下,就是上天對你的懲罰。你只當偶爾的身體不適無關緊要,卻不知大限將至。”
老婦這一番揭露,讓周圍的人開始交頭接耳,對張半仙的懷疑愈發強烈。
原來,這位老婦乃是城里某個富商的老母親,而老婦之所以這么憤怒,是因為過去也曾被這樣的神棍騙過。
那時候,她的家庭還不像現在這般富裕。
有一年,她的丈夫突然生了重病,臥床不起。四處求醫問藥,都不見好轉。
就在他們一家人焦急萬分的時候,一個自稱能治百病的神棍出現了。那神棍說,她丈夫是被惡鬼纏身,需要用他的符水和一些珍貴的藥材來驅邪治病。
老婦病急亂投醫,便相信了神棍的話。她拿出了家里所有的積蓄,還向親戚朋友借了不少錢,買來了神棍所說的東西。
結果,她的丈夫喝了符水后吐血而亡,走之前痛苦萬分。
不僅如此,神棍還騙走了他們家的大部分財產,讓他們一家陷入了困境。
從那以后,老婦便對這些裝神弄鬼的神棍深惡痛絕。
今日,看到這個張半仙在這里招搖撞騙,老婦心中的怒火再也抑制不住,就像一座即將噴發的火山。
當下,她轉過頭,面向人群,布滿皺紋的臉上滿是回憶過往的哀傷:“鄉親們,我也曾像你們一樣,輕信了這些神棍的話。結果不僅錢財被騙光,連親人的性命都搭進去了。大家千萬不要重蹈我的覆轍啊!”
百姓們對此議論紛紛。不少人覺得老婦說得有理,認為這些江湖騙子太過猖狂;但也有些人仍然對張半仙深信不疑,認為老婦是在故意搗亂。
張半仙見情況不妙,想要趕緊收拾東西離開。
可老婦哪能讓他輕易得逞,她一揮手,身后的家丁立刻圍了上來,將張半仙的攤子團團圍住。
老婦指著張半仙的祭臺,大聲下令:“給我把這個騙人的東西拆掉!”
家丁們得到命令,立刻動手。他們七手八腳地將祭臺上的符紙、碗碟等東西全部掀翻在地,又用力推倒了祭臺。
張半仙見狀,心疼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只能在一旁干著急,嘴里不停地咒罵著老婦。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反應各不相同。一些人拍手稱快,覺得老婦為他們出了一口惡氣,紛紛圍上來感謝老婦。
“老夫人,您真是太勇敢了!要不是您,我們還不知道要被這個騙子騙到什么時候呢!” 一個年輕人豎起大拇指稱贊道。
“是啊,老夫人,您可真是我們的大恩人!” 一個抱著孩子的婦人也感激地說道。
然而,也有一些人對老婦的行為表示不滿,認為老婦斷了他們的念想和生路。
“你憑什么拆了大師的祭臺?我們還指望大師給我們消災解難呢!” 一個中年男子氣沖沖地說道。
“就是,你這老婦太過分了!沒了張半仙,我家癱子喝西北風去?” 另一個婦女也跟著附和道。
兩撥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現場頓時亂成了一團。
老婦看著這些不明是非的人,心中既無奈又氣憤。
她大聲說道:“鄉親們,我知道你們都希望能過上平安幸福的生活,可這些神棍都是利用你們的善良和信任來騙取錢財。真正能保佑我們的,是我們自己的努力和善良,而不是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啊!”
可是,那些被張半仙迷惑的人根本聽不進去老婦的話,他們依然對老婦罵罵咧咧。
老婦心中感到一陣悲涼,她知道,想要讓這些人徹底醒悟過來,還需要時間。
日子過得飛快,一個月后恰好就是老婦的六十壽誕。
老婦本就心地善良,又經歷了張半仙一事,心中愈發感慨。
她想著,自己如今生活富足,但不能忘記那些生活困苦的百姓。
于是,她下令在城里多個地方布施,讓許許多多的貧民都能得到一碗粥喝。
壽誕當天,施粥的場面熱鬧非凡。
只見幾口大鍋架在路邊,鍋里的粥煮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家丁們忙著給排隊的貧民盛粥,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熱情的笑容。
貧民們早早地就排起了長隊,他們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但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
“大娘,您真是大善人啊!今天能喝上您施的粥,真是我們的福氣!” 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大爺雙手捧著粥碗,感激地對老婦說道。
“是啊,老夫人,您這一善舉,不知能救多少人的命呢!您一定會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的!” 一個年輕小伙也在一旁附和道。
老婦微笑著,看著這些貧民,心中滿是欣慰,不時轉動腕上的佛珠。
她想起三十多年前那個雪夜,自己攥著救命錢求神棍的模樣——如今施出去的每碗粥,都像是喂給當年的自己。
她說道:“大家都不容易,能幫一點是一點。希望大家都能平平安安,過上好日子。”
前來喝粥的貧民們一個接一個,大家都對老婦的善舉贊不絕口。有的還在心里默默祈禱,希望老婦能長命百歲,好人有好報。
這施粥的場景,也讓城中的其他百姓看到了老婦的善良和仁慈,那些曾經對她拆祭臺一事罵罵咧咧的人,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心中對老婦多了幾分敬佩。
俗話說,紙里包不住火。
張半仙騙人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官府的耳朵里。
官府派人調查,掌握了張半仙的犯罪證據后,立即將他抓捕歸案。
張半仙那副殘軀本就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最終于一個凄寒的雨夜死在了大牢里。
百姓們這才如夢初醒,紛紛后悔自己當初怎么就那么糊涂,輕易相信了張半仙的鬼話。
那些曾經咒罵老婦的人,也都羞愧地低下了頭,他們親自來到老婦面前,向她道歉。
“老夫人,我們錯了,我們不該罵您,您大人不記小人過,就原諒我們吧。” 一個中年男子滿臉愧疚道。
老婦寬容地笑了笑:“過去的事情就過去了,只要大家以后不要再被這些騙子騙了就好。”
老婦的善舉很快傳遍了全城,大家都對她贊不絕口。她成了百姓心中的大善人,人們都傳頌著她的美名。
此后,老婦依然堅持做善事,她的行為感染了越來越多的人,讓整個長安城都充滿了溫暖和善的氣息。
轉眼九年寒暑,老婦病逝那日,滿城乞丐披麻戴孝。出殯路上撒的紙錢,被百姓搶著當念想。
茶棚老漢咂著旱煙袋:“那老太太才是真菩薩下凡——活菩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