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亦文
看過一位女性修行的真實故事:
一位18歲的少女確定了自己一生的追求,研究人類純粹的精神豐盈之法。
她離開家鄉,孤身一人在喜馬拉雅山的一個雪洞進行閉關修行。
整整12年的時間,5000米的海拔,一個6平方米的空間,零下35℃的嚴寒天氣。
幾個特殊的數字,成為無數人向往的心靈家園。
丹津?巴默來自物質、文明都很發達的國際都市倫敦,她也曾陷入情網,被物質迷惑。
不過,她通過和自己相處穿越了世俗的屏障,找到了內心的平靜。
當有人問起她如何屏蔽現實世界的喧囂和嘈雜時,她說:
“最終,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的生命負責。”
所以,女到中年,銷聲匿跡便是最好的休養生息。
東方的智慧哲學早就告訴我們:
小隱隱于山,大隱隱于市。
向內修的方法不一定跋山涉水,只要在以下3個方面隱身、匿聲,你就會擁有很好的狀態,重新愛上自己。在社交圈子銷聲匿跡,找回自己
有人說:
“世界上凡是有人聚集的地方,談論的話題無外乎三個。
拐彎抹角地炫耀自己、添油加醋地貶低別人、相互窺探地搬弄是非。”
生活的本質,是一個人過。
人越多,聲音越嘈雜,讓人左右為難。
不妨嘗試一下在社交圈子銷聲匿跡,隱聲之后,反而可以找回自己。
琴是一家美術機構的老師。
每天除了正常工作,還會參加很多不同的局。
狼人殺,可以結交到更多朋友;
晚餐會,可以提高自己對美食的認知。
有幾天,她生病在家,沒有得到幾個人的問候,倒是收到無數的群公告。
琴看著越來越多的群和越來越多的消息,忽然覺得人很累。
手機好幾個,朋友寥寥無幾;
群聊越來越熱鬧,人卻越來越孤獨;
有些用力討好的關系,當下都成了社交包袱。
就因為生病沒有參加朋友的生日會,隔天琴就聽到自己不同版本的謠言:
有的說她被機構開除,因為感情混亂;
有的說她離開這個城市,趕回老家結婚;
更有甚者,還說她被前夫找到真身,鬧著要復合。
幾日不見的社交,江湖傳言紛紛,一度讓琴感到自己成了中心,被討論的同時,也被討伐。
成年人的正能量從來不是在熱鬧中充值,而是要適當調成“請勿打擾”模式。
一個真正幸福的人,是不會頻繁更新自己動態的。
一個高凈值的人群,也不會允許太多人的加入。
女到中年,不必讓太多人知道自己的信息。
徹底跳出“讓同性羨慕”和“讓異性青睞”這兩個怪圈后,人就會松弛很多!
中年女性的社交狀態:
相見是包容,獨處是清醒。
找回自己,有一段遠離喧囂的時光就可以。
在職業圈子銷聲匿跡,沉淀自己
素宴在做自己的紫陶產品之初,為了鏈接資源,經常參加很多活動。
但是隨著職業圈子越來越多,她反而越來越惶恐。
有人為了商業利益,而消減制作工藝;
有人為了吹捧自己,去詆毀他人產品;
有人為了得到大單,違法……
素宴每天都被各種消息砸得緩不過神兒來,甚至為自己對傳統標準的堅守而感到自卑。
面對產品滯銷,她焦慮到吃不下、睡不好,嚴重時精神抑郁不得不求助心理醫生。
后來,在一位前輩的點撥下,素宴有意識地減少了無效社交。
把參加各種聚會的時間用來研磨作品,精進工藝。
就這樣銷聲匿跡之后的素宴,開始受到一些客戶的追捧。
甚至有的人為了收藏她的作品,為她引薦渠道。
再次回到職業圈的素宴發現,自己已經成為新的IP,吸引了很多優質的人脈。
梭羅在《瓦爾登湖》寫過:
“一個人只有在獨處時,才能聽見自己的聲音,這種聲音是真理的聲音。”
人一旦進入獨處的空間,更容易靜下心來,在沉淀的過程中,發現自己潛在的能力。
你想要什么,你的心就會告訴你。
或許,年輕時我們都愛鮮衣怒馬的生活,隨著歲月增長,更期待內在的體驗。
銷聲匿跡,是去積蓄內力,在靜中求進。
就像周國平說的那樣:
“人最有魅力的時候,就是對周圍的一切人和事物都不在乎的時候。”
專注于自己的職業目標,就是對職業最大的負責。
女性的職業圈,到了中年,沉下來的都是精品,錯過的那些,不過是無緣。
在生活圈子銷聲匿跡,愛上自己
很喜歡一句話:
“女到中年,在繁華中自律,在落魄中自愈。”
生活圈子里的人很多,人們的悲喜并不相通。
繁華時自律,不張揚;落魄時自愈,不抱怨。
有時候,銷聲匿跡,對自己是一種保護,如果能愛上自己,那就是福報了。
鄰居張姐,自從家里老二上了大學以后,就開始全國旅居。
平常她們家是三天一大吵,每天一小吵。
樓上樓下都不堪其擾,多次向物業投訴。
畢竟是生活瑣事,物業也只是提醒和勸解。
久而久之,張姐和鄰居們的關系也搞得不太好。
誰知道,半年以后張姐回來像是換了一個人。
鄰居們本來還等著她們家的爭吵聲,結果不但沒有聽到,還陸續收到了張姐送的小禮物。
樓下有上學的孩子,張姐做了幾個手工的筆袋;
樓上有七十八的老人,她送了兩個蕎麥皮的軟枕;
就連小區新換的門衛,她都叫得上姓名。
終于在一次業主聯誼活動中,張姐說出了自己的秘密。
銷聲匿跡的半年,她獨自去了幾個不同的城市,一個人生活,一個人反思:
爭吵屏蔽了優雅;
計較趕走了慈悲;
所謂滋養和托舉,除了先天條件就是后天的自己。
離開原有的環境,才感到自己的狹隘和愚蠢。
原來,要想讓自己的生活向上,首先就要成為積極向上的人。
當人們驚訝她的頓悟時,只有她自己知道,丈夫生了重病,孩子面臨就業。
在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她正在愛上一個嶄新的自己。
銷聲匿跡的背后,是重整旗鼓的勇氣。
羅素說過:
“屏蔽力是一個人頂級的能力,任何消耗人的人和事,多看一眼都是你的不對。”
每一個銷聲匿跡的女人,都在打一場硬仗。
為了找回自己、沉淀自己、愛上自己。
那些看似正在消失的圈子、關系和感情,正是自己應該斷掉、舍去和離開的內容。
變小的圈子正在讓自己腳步放慢,心情放寬,眼光看淡。
人生呀!沒有永恒的好運。
年輕時有夢,中年后才會務實。
如果當下有些頹唐,不如銷聲匿跡一段時間。
世界贈予你鮮花,也會贈予你荊棘。
你獨有一些煩惱,也會擁有一片希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