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與洛陽之間直線距離約為110公里。現(xiàn)有交通線路包括:普速鐵路隴海鐵路、高速鐵路徐蘭高鐵;普速公路310國道、312省道(沿黃快速通道)、314省道;連霍高速公路、鄭少洛高速公路(即鄭少+鹽洛)以及在建的鄭洛高速公路。
公開資料顯示,鄭洛城際鐵路目前規(guī)劃了兩條線路,即南線鄭登洛(鄭州經登封至洛陽)和北線鄭鞏洛(鄭州經鞏義至洛陽)。規(guī)劃詳情如下:
▲鄭開城際鐵路(鄭州東站至開封宋城路站)
1、南線:鄭登洛(鄭州經登封至洛陽)
該線路早在2010年就提出了規(guī)劃。2015年項目開始了前期準備工作。2016年完成可行性研究并提出計劃2017年動工建設,工期48個月。
2021年,項目啟動了相關準備工作,如勘察設計招標工作、初步設計方案研究等。受各種因素影響,后來再無下文。
2024年1月31日河南省政府《加速客流培育提升鄭州航空港站綜合效益行動方案》(豫政辦〔2024〕5號)提出,將該線路納入河南近期重點建設項目清單。
根據規(guī)劃,鄭登洛城際線路長約174.8公里,設計時速200公里,預計投資249億元,計劃于2025年開工,并預計在4年內完成建設。
全線計劃設立12個車站,依次為:鄭州南站(航空港)、園博園站、新鄭北站、劉寨站、新密東站、新密西站、唐莊站、登封站、潁陽站、白沙站、伊川北站以及洛陽龍門站。
▲鄭登洛(鄭州經登封至洛陽)城際鐵路走向示意圖
2、北線:鄭鞏洛(鄭州經鞏義至洛陽)
2025年2月6日,河南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官方網站發(fā)布《中原城市群(河南)城際鐵路建設規(guī)劃(上報稿)》 環(huán)境影響評價公眾意見征詢。
規(guī)劃近期建設鄭州至新密連接線、林州經安陽至濮陽城際、開封至蘭考城際、鄭州經鞏義至洛陽城際、鄭州至新鄉(xiāng)城際鐵路鄭州至平原新區(qū)段等5個項目。
其中的鄭州經鞏義至洛陽城際鐵路,即鄭鞏洛城際鐵路,線路主要經過鄭州市滎陽市、上街區(qū)、鞏義市以及洛陽市偃師區(qū)、洛龍區(qū),全長約97公里,設計時速為250公里。
全線計劃設立7座車站,依次為:鄭州西站(滎陽)、上街站、小關站、 鞏義站、偃師站(顧縣)、洛龍站(伊濱)以及洛陽龍門站。
▲鄭鞏洛(鄭州經鞏義至洛陽)城際鐵路走向示意圖
附:什么是城際鐵路?
根據中國國家鐵路局于2015年1月6日批準發(fā)布的《城際鐵路設計規(guī)范》中對城際鐵路的定義,城際鐵路是指專門服務于相鄰城市間或城市群,旅客列車設計速度200km/h及以下的快速、便捷、高密度客運專線鐵路。
注意這里有三個關鍵詞:客運專線/相鄰城市/200公里。也就是說,城際鐵路既不是高鐵,也不是地鐵,而是兼具兩者的優(yōu)點。
▲滁寧城際鐵路(安徽滁州—南京北站)
地鐵主要服務于城市中心區(qū)域和周邊地區(qū),大運量、快速、便捷。高鐵,主要連接大城市,距離長、更快速、舒適。城際鐵路與地鐵和高鐵等相互補充,系統(tǒng)化地形成現(xiàn)代化都市圈軌道交通網絡。
城際鐵路的特點:適合修建在人口密度較大,經濟較發(fā)達,人口流動很大的地區(qū),具有線路長度相對較短(通常最長300公里左右),站間密度較大,設計旅客發(fā)送量大,車站位置位于市中心等特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