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博空間(Cyberspace):義、組成和特征
吳國發
初稿:2020年7月27日
修改:2025年3月13日
內容提要:我國通常所說的網絡空間只是賽博空間的一部分。本文先闡述了“賽博空間(Cyberspace)”的來源、定義和范圍,再說明賽博空間的架構、組成,然后說明賽博空間的演變和特征。
關鍵詞:網絡 賽博空間 Cyberspace 網絡空間 第五空間
人類的對自然界的開發和大國競爭已經從陸地、海洋和天空,擴展到了太空,并且遍及了整個賽博空間。
(一)賽博空間(Cyberspace)的涵義
賽博空間英文詞Cyberspace原來是Cybernetics,后來改變為Cyberspace。詞匯Cyber來源于古希臘語,有控制、舵手、領導、領航、指導等含義。
最早提出賽博空間Cyberspace一詞的人是居住在加拿大的科幻小說作家威廉·福特·吉布森(William Ford Gibson)。他在1982年發表于雜志Omni的短篇小說《全息玫瑰碎片(BurningChrome)》中首次創造Cyberspace一詞,并在后來的小說《神經漫游者》中被普及。但是,吉布森先生不懂計算機技術,他的Cyberspace與計算機網絡無關。
2008年,美國軍隊首先使用Cyberspace(賽博空間)取代NetworkSpace(網絡空間)。2008年,美國成立空軍賽博司令部,并把賽博空間定義為整個電磁頻譜空間,把認知和實踐從狹義的信息域擴展到廣義的賽博域。2009年,美國空軍組建了賽博部隊。
什么是賽博空間?國際上不存在由科技界、企業界和政府一致公認的賽博空間定義。因特網專家克熱莫(F.D. Kramer)博士說:世界上有28種“賽博空間定義”
2010年,美國國防部對賽博空間給出了簡單的定義:“以使用電子設備和電磁頻譜(ElectromagneticSpectrum, EMS)通過網絡系統和相關物理基礎設施存儲、修改和交換數據為特征的領域(Domain)”,見參考文獻[1]。
2015年,維基百科(Wikipedia)對賽博空間(Syberspace)的定義是:賽博空間是全球的動態而且不斷變化的領域(Domain),其特征是電子頻譜與電磁頻譜相結合,用于生成、存儲、改變、交換、共享信息,提取、使用、消除信息,并可以中斷與物理資源的聯系。
2018年,美國國防部對賽博空間(Syberspace)給出了較為詳細定義:賽博空間是在全球信息環境中存在的一類領域(Domain)的整體,由各自相對獨立的、信息技術基礎設施組成的網絡構成,包含因特網、通訊網、計算機系統,以及嵌入網絡中的處理器、控制器、設備等。
我們認為,維基百科和美國國防部對賽博空間的定義各有優點和缺點,把二者結合起來就完整了。
綜合上面兩種定義,筆者吳國發給出賽博空間的定義如下:
賽博空間是在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四個域(Domain)之中的不斷變化的一類域(Domain)的整體,由相對獨立的、電子信息技術設施組成的網絡以及在其中的信息構成。這里的網絡包含計算機網絡(包括單位內網、局域網、廣域網)、因特網、物聯網、通訊網(包括地球上的通訊網、地球與在其它天體上的人造實體的通訊網),以及網絡系統中的計算機、嵌入式處理器、配套設備儀器等;這里的信息是利用電子頻譜和電磁頻譜生成、存儲、改變、提取、共享、使用、輸出的廣義數據。
由上述定義可知:“賽博空間”(Syberspace)與傳統的“網絡空間”(Network Space)不同。傳統的“網絡空間”與“賽博空間”的聯系和區別如下:
? 傳統的網絡空間是由計算機網絡組成的,而賽博空間包含計算機網絡、通訊網絡等。
? 傳統的網絡空間存在于陸地、海洋和天空。賽博空間延伸到太空,例如衛星定位和導航,衛星傳輸因特網信息,地球上的人與其它天體(例如月球、火星)上的人造實體的通訊。
中國于2020年7月23日發射了火星探測器“天問1號”。中國地面上的控制站與“天問1號”建立了通訊網。這個通訊網也屬于賽博空間的網絡。
傳統的空間有四個領域(Domain):陸地,海洋,天空,太空。賽博空間存在于這四個領域之中,被稱為“第五領域”。
因此,我們建議:英文詞匯cyber的中文翻譯“網絡”改為“賽博”;相應地,cyberspace的中文“網絡空間”改為“賽博空間”。
筆者發現:我們的建議與戴浩院士的建議不謀而合。戴浩院士發表長文《賽博空間(Cyberspace)概念的由來及譯名探討》,見參考文獻[2]。文章最后說:“我建議將cyberspace直譯為‘賽博空間’,并可近似地理解為‘網絡空間’”。
有些大型、復雜的網絡,例如由北斗導航衛星接收、傳遞因特網信息和接收、發送電磁波的網絡,其相關物理構件包括:衛星,飛機,艦船,地面發送、接收、轉播站,地面和海上的計算機網絡,全球因特網,等等。
賽博空間(Cyderspace)示意圖如下:
(二)賽博空間的架構和組成
賽博空間的架構有三個層次,由三大部分組成:物理網絡,邏輯網絡,網絡中的實體,如下圖所示:
(1)賽博空間的物理網絡由物理網絡系統和所在地的地理坐標構成。
物理網絡系統是信息生成、存儲、改變、提取、共享、使用、輸出的設備和介質。
物理網絡系統由計算機(包括硬件、軟件)、基礎設施(有線設施、無線設施、衛星等)和物理連接器(電線、光纜、路由器、交換機等)構成。
地理坐標是三維坐標,確定網絡系統存在于陸地、空中、海上或空間的具體位置。
雖然信息在賽博空間以接近光速的速度跨越地緣政治的界限,但是仍然存在與物理領域相連的主權問題。
(2)賽博空間的邏輯網絡是物理網絡的邏輯表示,不依賴于特定實物。
賽博空間邏輯網絡是信息生成、存儲、改變、提取、共享、使用、輸出的規則和計算機程序,例如因特網域名管理和解析、網站打開和瀏覽程序。
賽博空間邏輯網絡的一個簡單的例子是托管在多個物理位置的服務器上的任何萬維網(World Wide Web)的網站。在這些服務器上的所有內容都可以通過一個單一的統一資源定位符(URL)來進行訪問。
例如,搜索引擎谷歌的URL是 http://www.google.com。谷歌的服務器遍布世界100多個大城市,但是其URL都相同。當你在法國打開谷歌時,訪問的服務器在巴黎;當你在印度尼西亞打開谷歌時,訪問的服務器在雅加達。
(3)賽博空間的行為實體是使用賽博空間網絡的個人和其實體。
賽博空間采取適用于邏輯網絡的規則來確定使用賽博空間的個人或實體身份的數字表示。
賽博空間行為實體由使用網絡的個人和其它實體構成。賽博空間行為實體直接地與實際的個人或實體聯系在一起,并且可能包括與個人和實體相關聯的信息,例如個人的真實姓名、性別、出生日期、通信地址、電話號碼等,或者企業實體的網站域名和基本情況。
一個人可以具有多個賽博空間行為體身份,這些身份的真實程度可能不同。例如,本文作者吳國發有微信號、網易號、微博號、百家號、QQ號、抖音號、快手號、電子郵箱、Skype用戶名、臉書(Facebook)用戶名等20多個賽博空間身份。
一個賽博空間行為體可以有很多個用戶。例如,“博客中國”網站是一個賽博空間的行為實體,該網站有許多注冊用戶(博主)。
因此,在賽博空間內進行個體定位和責任歸屬是困難的。
(三)賽博空間的演變和特性
由網絡空間到賽博空間,所在環境的演變、發展如下:
? 過去:傳統的陸地、海洋和空間;
? 現在:已經有并且在不斷建設計算機網絡、通訊網絡,在傳統空間擴展;
? 將來:網絡空間立體化,擴展到外太空。
下面是賽博空間環境演變示意圖:
現在的賽博空間有下列九項特性
(1)賽博空間的每個網絡系統是人造的,不斷變化的;
(2)賽博空間的每個網絡系統具有物理的、邏輯的、社會的屬性;
(3)整個賽博空間是無界的,遍及陸地、海洋、天空和太空;
(4)在賽博空間流通、傳遞的內容是廣義的信息(包括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
(5)賽博空間的信息傳遞速度極快,接近于光速;
(6)賽博空間的“域”(Domain)與傳統戰爭的“域”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
(7)賽博空間的各種要素都在不停地運動、變化,關系錯綜復雜,形態千變萬化;
(8)相對于傳統的軍事戰場,賽博空間成為世界各國的新戰場;
(9)地球的自然界、地球上的人類、賽博空間已經融為一體。
如今,賽博空間成了全球競爭和沖突的新戰場。大國的競爭和敵對國家的戰爭正在賽博空間激烈地進行。這對國家的軍事戰略和安全產生了深遠影響。
為了在賽博空間中保持競爭優勢,國家必須整合賽博空間的各種要素,形成新的全方位的現代化戰斗力;制定相應的軍事戰略和策略,使我國在賽博空間戰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Kevin Coleman:"Unconstrained Cyberspace Domain", Military.com, Feb 12, 2010. Link:
https://www.military.com/defensetech/2010/02/12/unconstrained-cyberspace-domain
[2] 戴浩:《賽博空間(Cyberspace)概念的由來及譯名探討》,微信公眾號“中國指揮與控制學會”,2016年12月18日。網頁鏈接: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k0MDQ5MjI1Mw==&mid=2247510155&idx=2&sn=ea92b3b8110ca40a47f327ff9780d435&source=41#wechat_redirec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