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年家庭主婦的小錦,在努力應對生活的轉變,從職業女性到全職太太,在迷茫中找尋自我價值。
經濟的窘迫、時間的拉扯、身心的壓力……人到中年,各種問題撲面而來。多數人曾幻想過,跨入中年,便走向了人生和事業的巔峰,可與此同時,中年也成為人生的一個分水嶺,要求人們對生活有更多的思考和蓄力。
好好生活的底氣
王小波說,“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小錦對此有著深刻的感受。即使遠離職場,僅僅堅守家庭這一陣地,兩點一線的日常生活仍然讓人感到心力交瘁。
有了孩子后,家庭就變成小錦的另一個職場。手機鬧鐘在清晨6點開始震動,起床準備早餐,接送孩子上學,再回到家開始收拾家務,之后前往超市采購,下午5點再去把孩子接回來,做飯、輔導作業、陪練鋼琴、洗漱上床……如此日復一日。
小錦的不甘只藏在心里。過去站在教室講臺上的日子,寫滿板書的黑板、學生的笑聲填充著舊時光。有時送孩子到校門口或者開家長會,看著講臺上神采奕奕、侃侃而談的老師,內心總會涌起幾分羨慕。
38歲以后,越了解這個世界,小錦就越珍惜與父母的羈絆。在廚房與搖籃之間往返,她最大的幸福感來自于家人的平安健康。原本以為日子能這樣平淡如水地度過,然而突如其來的意外也讓她的生活亂了套。
之前,她的父親因為肩周炎去醫院看病。在看病時,父親忘記告訴醫生自己曾做過心臟支架手術。醫生給他開了一些藥,其中包括一個可能會引起心悸的藥物,小錦和家人也未仔細查看藥物說明書,直到有一天,母親突然打電話給她,告訴她父親心臟不舒服。聽到這個消息,正在洗衣服的她顧不得手上的肥皂泡沫,一路小跑慌忙趕往醫院,眼淚也不自覺地掉下來,直到看見父親的情況開始穩定下來,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即將邁入40歲的關口,小錦覺得自己越來越能理解當父母的“過分操心”。面對至愛、至親,不允許有任何閃失,連綿不斷的嘮叨、擔憂也就隨之而來。每當天空烏云密布,風聲漸起,
小錦的內心也會涌起一股復雜的不安全感,會及時給父母打電話、發信息,叮囑他們多穿衣服、出門小心、不要感冒。小錦開始留意各類體檢機構,安排父母每年做體檢。她不再抱有鴕鳥心態——想著只要不體檢就不會查出毛病,在體驗了極端的害怕之后,她希望盡早了解他們的身體狀況,把隱患扼殺在搖籃之中。
結語
為了確保父母在經濟上也有所保障,除了已有的醫保,小錦還通過明亞保險經紀人為父母配置了相關保險,讓他們的晚年生活更加安逸自在,也讓她在日常忙碌之中找到了心安之處。
人生中場,退卻青蔥的橫沖直撞,生活的不確定性隨著中年的逼近不斷增長。不論是創業維艱,抑或身居職場,還是退守家庭,中年人都在充滿變數的世界醞釀著一場屬于自己的突圍,期待一次蛻變,可以迎來嶄新的中年春天。
應對中年危機的破局之道,不僅是一份未雨綢繆的規劃,更是積極求變,追尋理想生活的勇氣。
中年人的“啟示錄”沒有標準的答案,面對中年危機的挑戰,最好的路不是逃避,而是積極迎接、做出改變。理想中場人生,他們正在底氣生活里開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