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5日,解放軍攻下越南諒山市南部市區后宣布停火、撤軍。本以為這樣能打醒越南,兩國止戈,但越南并不領情,在我軍撤出后,越南人民軍繼續在老山、者陰山地區騷擾我邊境軍民,還建立了不少的武裝據點。對于越軍的囂張舉動,我軍于1984年4月開始抽調各大軍區的部隊前往老山、者陰山地區和越軍爭奪陣地,并對峙守衛陣地。
濟南軍區67軍是眾多被抽調的部隊之一,67軍在老山地區作戰了多長時間?殲敵多少人?戰斗力如何?
從1984年4月至12月7日的8個月時間里,昆明軍區在兩山地區進行輪戰。1984年12月7日至1985年5月30日間,南京軍區各部隊在兩山地區輪戰。兩個軍區的部隊從兩山地區撤出后,濟南軍區前往兩山地區參與輪戰練兵。
67軍隸屬濟南軍區,1985年1月,南京軍區還在兩山地區和越南軍隊作戰時,中央軍委就向67軍下達了命令,要求67軍軍部首長帶軍部和主力師199師,配屬軍區陸軍第46軍138師前往云南邊境中越交界的老山邊境執行對越軍的輪戰任務。
濟南軍區中大部分戰士都是北方人,我軍吸取1979年的作戰經驗,通過戰前訓練提前讓戰士們適應云南地區氣候,同時對當地的地形有更多的了解。在接到命令后,67軍軍長張志堅、政治委員姜福堂等首長立即召開動員會議,傳達上級精神,同時令部隊做好開拔準備。
67軍緊鑼密鼓地開展思想動員、調配干部、收攏集結部隊、補充兵員、加強黨組織建設、搶修和補充武器裝備,落實各級指揮編組、擬制方案等戰前準備工作
準備工作完成后,67軍199師和46軍138師配合濟南軍區炮兵12師,共31146人從1985年3月11日開始通過鐵路、摩托化運輸和空運三種方式前往云南戰區。至1985年3月底,67軍全軍19931人攜帶大批作戰物資全部抵達云南。經過近4000公里的長距離機動后,戰士們沒有片刻休息,進入云南后分別奔赴云南文山州的文山、硯山兩地集結。
隨后,67軍全軍進入臨戰訓練階段,此時南京軍區各部隊就在67軍前方和敵人作戰,當時越軍在戰場上的作戰非常頑強,每個陣地都會和我軍進行反復爭奪。為了守護好前方友軍用鮮血換來的陣地,67軍的作戰壓力是很大的。
要打仗,就要打好仗,打漂亮仗。67軍在一個半月的緊急訓練中,研究了當地地形、越軍作戰特點和部隊基礎,并針對越軍情況專門進行了“三防(防炮擊、防偷襲、防特工)、三反(反炮擊、反偷襲、反特工)訓練”。
1985年4月,亞熱帶叢林雨季剛開始不久,為了讓戰士們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適應當地氣候條件,同時也為了不影響作戰效果,67軍著重對戰士們的體能、埋雷、構工、山地射擊、投彈、戰場自救互救、戰斗勤務等能力進行了訓練。
完成戰前訓練后,67軍199師按照預定換防計劃于1985年5月30日接防老山正面11.7公里,縱深15.5公里的主戰場地域,這片區域上共有大小陣地200多個;46軍第138師接防側翼八里河東山正面13.9公里防御地域,大小陣地93個。兩個師都以梯形隊形部署在各自的陣地上。
67軍進入戰場前,其實越軍已經完成了換防,所以67軍面對的敵人實際上是比我們對戰場更加熟悉的。按照越軍和我軍以往作戰慣例,雙方在雨季常是對峙,并不直接進行作戰。但這次情況有點不同,67軍換防完畢后老山地區已經進入了雨季,但越軍并未有對峙計劃,而是不斷拓展戰壕,向我方陣地靠近,看勢頭要向我軍發動攻勢。67軍也改變計劃,和越軍硬碰硬。
67軍在老山戰場上的第一仗于1985年5月27日-28日打響,作戰點為老山1072高地,當時負責駐守的是199師596團2連。換防完成后,1072陣地為199師596團2連的核心陣地,在該陣地后方,還有我軍堅守的76、77號陣地。在199師596團2連駐守的越軍為越南人民軍356師981團1營2連。
1985年5月27日,越南人民軍356師981團1營2連向我軍駐守的74、75號陣地和1072高地發動猛烈炮擊,炮擊結束后越軍派出約1個排步兵沿968高地向我軍74號陣地進行偷襲,同時派出2個班向南嘎西陣地穿插偷襲。
在越軍先頭部隊距離我方陣地40米時,我軍發現敵人行蹤,立即實施火力壓制,越軍當即后撤。此后,越軍又接連向我軍陣地發動了5次進攻,戰斗一直持續到1985年5月27日6時,越軍傷亡慘重向后逃竄。在這場戰斗中,我軍共擊斃敵人19名,擊傷19人,2連受傷3人,敵我傷亡比例為12.7:1。
1985年5月31日,越軍趁199師加強炮兵第8師第46團、炮兵12師第22團,紅纓—5防空導彈連尚未熟悉戰場,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反撲。他們以313師928團為主力,356師981團為配合部隊,向我軍實施重點進攻。我方戰士尚未熟悉戰場,仍果斷迎敵,最終殲敵700多人,越軍傷亡慘重再次停止進攻,當時負責在此執行任務的567團5營5連也傷亡慘重,犧牲4人,受傷15人。最后因我軍傷亡慘重,原本由我軍控制的211高地的3個哨位被敵人占了2個,211高地被越軍控制,這一仗馬上引起軍區首長高度重視,下令要重新奪回211高地。
1985年6月11日,199師組織595團1、3、9連和597團3連部分兵力再次對211高地上的1、2號哨位發動進攻。激戰10個小時左右,我軍殲敵110多人,因我軍陣地通往211高地需經過越軍火力封鎖線,部隊配合不緊密,211高地仍未奪回。
此后,我軍又向211高地發動了多次進攻,但都未奪回此陣地,一直到1985年9月1日,199師師長鄭廣臣親自組織指揮,師偵察連副連長原明、副指導員賀光明帶領17人組成突擊隊,在雨夜通過電臺誘騙等手段,重新控制211高地。
經過5月底和六月初幾次交火,199師對老山陣地愈發熟悉。1985年7月19日,越軍再次向我軍陣地發動大規模進攻,試圖占領老山陣地577高地和408號陣地。
為了打贏這場戰斗,越軍在原有的團級作戰力量上再增加了2個營的兵力。和我軍作戰時,越軍陣地上原有的982團6營駐守在405號陣地、408號陣地東南側,增調來的754團8營駐扎在442號陣地附近地域,881團5營駐扎在黃羅附近地域。
另外,為了輔助步兵作戰,越軍還向戰場上發射了20萬枚炮彈,為防止被我軍竊聽消息,越軍實施無線電靜默。面對越軍的異常舉動,199師首長早有察覺,命令:595團及加強分隊堅守那拉口,擔任師主要防御任務,595團2營及1營1排、3排駐守6號陣地、431號陣地和575號陣地;597團8連、596團4連分別駐守在421號陣地、412號陣地和475號陣地;派596團及加強分隊堅守老山主峰,其余團屬部隊按照原先部署做好戰斗準備。
戰斗打響,越軍先對我軍進行炮火覆蓋,隨之步兵偷襲,但都被我軍粉碎。最終,595團在戰斗中殲敵350多人。
在這之后,199師于1985年9月奪回211高地,除了一些大規模的戰斗,199師幾乎每天都在大大小小的陣地上和越軍作戰。考慮到67軍在雨季作戰時也出現了不小的傷亡,中央于1985年9月命令新疆軍區、第19軍、第21軍分別組成第八、第九、第十偵察大隊相繼進入老山戰區支援作戰。
有了援軍的支持,67軍戰士在作戰時如虎添翼。經歷過幾次大的反撲作戰后,越軍士氣已被擊潰,從攻勢轉入防御。趁此機會,199師相繼在那拉、八里河東山方向出擊,收復失地并鞏固陣地,沉重打擊了越軍,我軍在老山戰場上的局勢被徹底扭轉,老山戰場的主動權再次易手。
到1985年10月,67軍及配屬部隊在老山戰場上殲敵人數就達到了4000人。
1985年11月,亞熱帶地區雨季結束,在雨季5個月的作戰中,老山陣地上的越軍損失慘重,尤其是在那拉方向的越軍982團、754團、881團,幾乎被全殲。
當時越軍后勤保障困難,疫病流行,越軍總部不得不命令部隊進行換防。1985年11月底-12月底期間,越南從柬埔寨調回的第31師(越軍31師,別稱達多師、蘭江師,也是越南人民武裝英雄師)進入老山戰場和我軍對峙。同時向前線運送了大量的彈藥,計劃和我軍長期對抗。
考慮到老山地區已進入旱季,中央軍委決定67軍在老山戰場上的駐扎時間由半年延長至一年。當時67軍全體將士已非常疲勞,減員也不少,但軍令難違,軍首長給全軍加油鼓氣,戰士們再次戰意高昂。在之后的時間里,67軍抓住機會組織了2個團次、1個營次、14個連次的換班,部隊有了更多的修整時間。
修整完畢后,199師分別對越軍405號高地及968高地等共7個高地實施了出擊拔點作戰,均大獲全勝,共殲敵527人,打通了我軍在松毛嶺的陣地與那拉陣地的聯合防御線,重創越軍第31師866團。
1986年1月28日,199師、138師再次向越軍31師各陣地發動進攻,共殲敵293人,己方傷亡44人,以小的代價大量殲敵。此戰之后,越軍在老山戰場上再未組織過團級以上規模的反撲了,全部改為營連級以下小規模進攻和偷襲、襲擾。1986年4月30日,我中央首長下令67軍撤出老山戰場,隨后67軍及同批進入老山戰場的濟南軍區各部隊依次退出老山戰場。
戰斗結束后,67軍對戰斗情況做總結,在1985年5月30日-1986年4月20日,共326天的戰斗中,我軍參戰31146人,共犧牲413人,負傷1721人。
由于越軍并未公布具體參戰人數,所以我們并不知道越軍具體傷亡比例,但我軍在戰斗時對越軍的傷亡情況有統計,67軍及所屬部隊在老山地區的一年堅守防御作戰中,共對付了2批新輪換的越南軍部隊,先后與越軍313師、356師、31師等三個師,981團、982團、881團、754團、153團、866團、922團等七個團及821特工團一部進行較量。
扛住了敵人近40萬發炮彈的轟擊。粉碎了敵人團級規模進攻一次、營級規模進攻五次、連級規模進攻八次,挫敗了敵千余次排以下規模的偷襲、襲擾,并成功地組織了“九·八”“一二·二”“一·二八”三次出擊作戰。共殲敵8400人(其中斃敵4000余人,傷敵4390人,俘敵10人),自身減員2186人(含非戰斗減員)。同時,67軍也是“兩山輪戰”中殲敵最多的部隊,圓滿完成了中央軍委賦予的對越作戰任務。
當然了,我軍為此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我67軍在戰斗中的傷亡減員則僅次于輪戰中的第14軍,居第二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