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據澎湃新聞等媒體報道,紫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紫金財險”)近日召開干部大會,宣布何嘯擔任總經理(總裁)一職,相關任職資格待監管部門核準后生效。此前,機構之家已于3月4日發文猜測何嘯將從監事長“閃電”晉升為總經理,如今這一猜測終于落地。
從公司官網近期發布的內部會議圖片來看,董事長陳加明與擬任總經理何嘯已穩坐領導席位的中心位置,左右對稱,這種微妙布局,似乎暗示著公司權力結構的某種平衡正在悄然形成。尤其是在董事長業務出身、總經理黨務出身的背景下,這種人事安排更顯意味深長。
關于何嘯的履歷,本文不再贅述,而是探究這家地方性險企為何能在行業波動中連續13年保持盈利,在行業泥沙俱下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成為一股清流?
主要險種長期承保虧損
在業務發展上,紫金財險近年保持穩健增長。2022年至2024年,公司的保險業務收入分別為103.57億元、116.05億元和128.31億元,雖然增速從16.2%逐年下降至12.1%和10.6%,但整體增長勢頭依舊強勁,表明公司在業務拓展和市場適應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以及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具體到各個險種,車險作為紫金財險的主力險種,占據了公司保費收入的近半壁江山。2021年,車險保費經歷了綜改后的首次負增長,但隨后在2022年及以后每年均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率;信用保證保險,作為公司近年來迅速崛起的第二大險種,2021年實現了大幅增長,主要得益于小微企業經營性貸款和個人消費類貸款等融資性業務的需求增加。然而,自2022年起,該險種的業務規模逐步收縮,應是公司主動調整風險敞口,優化業務結構的策略體現;此外,責任險和健康險同樣呈現出快速增長的態勢,意外傷害險也保持了穩步增長。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年報
在利潤表現層面,紫金財險長期維持盈利格局。2022年,其凈利潤達5.45億元。雖2023年盈利遭遇腰斬,但2024年公司再度展現強勁盈利能力,凈利潤攀升至4.83億元。拉長時間軸,自2012年起,紫金財險已實現長達13年的連續盈利,在財險業中頗為難得。
數據來源:公司年報以及2024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
不過,在對紫金財險的承保利潤進行深入分析時,其負債端的不盡人意表現顯而易見。其各條線險種在承保方面呈現出普遍虧損態勢。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年報
具體到車險領域,盡管公司在某些年份實現了盈利,但整體趨勢并不樂觀。2020至2023年期間,車險的承保利潤分別為-1.22億元、-1.52億元、1.24億元和-0.81億元,僅2022年實現承保盈利,作為公司主力險種,盈利狀況飄忽不定,呈“虧多盈少”的局面。
信用保證保險作為公司近年來業務增長的亮點,其承保利潤在2020至2023年間分別為0.47億元、1.01億元、0.19億元和-1.11億元。2022年,該險種的承保利潤已出現大幅下滑,而到了2023年,更是出現了巨額虧損,虧損額甚至超過了當年該險種的保費收入1.12億元。短短幾年間,從“亮點”到“痛點”,在市場信用風險加劇的背景下融資類業務風險暴露無遺。
此外,紫金財險其他主要險種也大多“顆粒無收”,如責任險、健康險、企業財產險和意外傷害保險,近年來大多處于承保虧損狀態(個別數據缺失因該險種未進入當年前五大險種)。
而從綜合成本率指標來看,2022-2024年,紫金財險的綜合成本率分別為100.18%、104.19%和100.70%,其中,綜合賠付率則分別為64.35%、70.05%和69.22%,2023年,由于信用保證保險和企業財產險的嚴重承保虧損,導致綜合成本率較盈虧平衡線高出4.19個百分點,不過,2024年這一比率有所下降,這或許意味著這兩個險種的表現有所改善。此外,綜合費用率三年分別為35.83%、34.15%、31.48%,呈下降之勢,公司或在壓降成本方面有一定成效。
整體來看,紫金財險在承保端的困境一目了然。業績的大幅波動以及部分險種的持續虧損,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公司在風險管理和成本控制方面存在明顯短板,亟待優化調整。
江蘇本地投資機會是維持常年盈利的關鍵支撐
在保險業,承保與投資是險企穩健經營的兩大支柱。然而,對于紫金財險而言,承保端的波瀾不驚,讓投資端不得不扛起盈利的大旗,成為支撐公司業績的中流砥柱。而審視公司資產投向,江蘇省內的身影頻頻閃現,凸顯出其獨特的投資布局。從歷年投資收益表現來看,除2018-2019年遭遇挫折外,2018年之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2020年至2023年則保持穩健。
數據來源:公司歷年年報
根據聯合資信跟蹤評級報告,截至2023年末,紫金財險的固定收益類資產總額為52.25億元,占投資資產總額的40.98%。其中,銀行定期存款和信托產品占據主導地位,而信托計劃的底層資產主要投向江蘇省內的基礎設施建設融資。2023年,公司加大了對省內兼具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基礎設施項目信托資產的配置力度,足見其對省內相關領域投資的重視程度。
在債券型基金的配置上,紫金財險同樣延續該地域策略,公司減少了標準化債券的配置力度,轉而加大對外部信用評級AA級及以上的江蘇省內地方城投債的投資。
權益類投資方面,紫金財險呈現出積極進取的態勢。其權益類投資比重上升,主要得益于權益類基金投資規模的擴大。公司密切關注市場行情,根據市場變化靈活配置股票和股票類基金。在股票選擇上,偏好具有高股息和穩定分紅屬性的券種,追求長期穩定的收益。股權投資基金的底層資產主要分布在長三角地區,這些資產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且背后有大型母基金和產業基金的支持,為公司帶來了豐厚的潛在回報。
2024年1月,紫金財險耗資3.94億元舉牌無錫華光環保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光環能”),截至2024年四季度,該筆投資賬面價值已高達4.76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華光環能的控股股東為無錫國資,而紫金財險的實控人為江蘇省人民政府,雙方均屬地方國資體系。此次舉牌不僅是紫金財險在資本市場的“首秀”,更凸顯了其與江蘇本地國資的深度綁定,這種“反哺共生”的關系,或許正是其在地方金融體系中穩固發展的關鍵所在。
來源:公司2024年四季度關聯交易報告
不動產類投資領域,紫金財險延續上述風格。公司主要持有基礎設施債權計劃和不動產投資計劃,底層資產圍繞江蘇省內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房、園區等債權資產。這些資產與江蘇的城市發展緊密相連,隨著江蘇經濟的持續增長,其價值也在不斷提升。
江蘇作為經濟強省,經濟活力十足,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這為紫金財險提供了天然的投資沃土。在當下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保險行業競爭白熱化的大環境下,紫金財險對投資資產的合理配置,特別是對江蘇本地投資機會的精準把握,無疑是其多年來保持盈利的關鍵所在。
再回過頭來看何嘯履歷,在保險業之前,其曾擔任省國資委辦公室主任、企業發展改革處處長,該背景勢必讓他對省內投資環境有著深刻洞察。對于紫金財險這樣一家依賴投資收益,尤其是省內投資機會的險企來說,何嘯出任總經理,雖出乎意料,卻也在情理之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