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證券3月12日公告稱,其持股49%的瑞信證券收到中國證監會批復,核準北京國資公司成為該券商主要股東及實際控制人,并對北京國資公司依法受讓瑞信證券85.01%股權無異議。至此,方正證券清倉瑞信證券再次邁出關鍵一步。
這場交易背后,既折射出方正證券圍繞“瘦身健體”所做的戰略考量,也顯露出瑞信證券多年在盈虧邊緣徘徊、海外投資方突發變故的深層影響,更彰顯北京國資順勢入場、意在改造這一經營不善合資平臺的潛在決心。
曾經一波三折的瑞信證券
2008年,方正證券與瑞信合資成立瑞信方正證券,方正證券持股66.7%,占比33.3%。隨著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瑞信在2020年增資將持股提升至51%,方正證券持股比例降至49%并退居財務投資地位,瑞信方正證券改名為瑞信證券。瑞信隨后傾向全面收購合資公司剩余股權,雙方于2022年9月達成約11.4億元人民幣的初步轉讓意向。然而由于瑞信在歐洲爆發嚴重經營危機并被瑞銀接管,導致這一股權轉讓計劃最終無疾而終。
2023年初,瑞銀全面收購瑞信的消息在全球金融圈掀起軒然大波,合資券商瑞信證券的命運隨之出現波折。監管要求“一參一控”意味著瑞銀無法在境內同時控股瑞銀證券和瑞信證券,遂決定保留瑞銀證券并出售瑞信證券。2024年6月,北京國資公司牽頭與瑞銀、方正證券達成三方協議,通過公開競標取得瑞信證券85.01%的股權,其中瑞銀轉讓36.01%,方正證券轉讓49%。
長期股權價值將清零,擺脫聯營負累
方正證券之所以毅然退出瑞信證券,除了外資持股方瑞信的激變,也和方正證券自身的內部戰略轉型不無關聯。方正集團近年經歷破產重整,引入平安集團旗下公司成為新股東,外界一直揣測方正證券將與平安證券整合重組。再加之監管對“一參一控”的嚴格要求,如果日后方正證券確實與平安體系整合,那么保留對瑞信證券49%的參股,將會對整合重組增加不少復雜性。
更重要的是,方正證券近年來多次強調“聚焦主業、盤活公司資產、合理配置資源”的戰略方針。2007年6月,方正證券將所持鵬華基金16.66%股權以高達1.78億元轉讓給意大利歐利盛金融集團;2021年12月,方正證券公告稱擬出售其交易性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項下的南粵銀行、盛京銀行、瑞信證券股權。以及今年年初,旗下子公司方正證券承銷保薦以7.3億元將鄭州裕達國貿大樓出售給鄭州卡拉庫姆公司。種種舉措充分彰顯其“輕裝上陣”的發展思路,也為后續核心業務的深耕與資源投入預留了更大空間。
隨著低效資產的逐漸出清,方正證券總體經營穩健,收入有所波動但利潤保持增長態勢。2022年,方正證券實現營業收入77.77億元,同比下降9.79%;2023年營收71.19億元,同比再降8.46%。盡管營業收入下滑,公司凈利潤持續增長,2023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達到21.52億元,同比微增0.21%,創近7年新高,且這已是方正證券凈利潤連續第五年增長。2024年前三季度,方正證券營收54.33億元,同比下滑4.15%,但歸母凈利潤同比微增1.51%至19.65億元。
而值得注意的是,瑞信證券近年來營收持續下滑、歸母凈利連續多年為負,已對方正證券形成了拖累。Wind數據顯示,自2021年瑞信證券營收創下近年4.97億元的營收新高之后,2022、2023年連續2年下滑,2024年上半年營收更是僅有0.46億元。
歸母凈利在2015年至2021年期間則是一直在盈虧線上掙扎,2022年、2023年更是連續兩年為負值,分別虧損2.55億元、1.99億元。與此對應,方正證券長期股權投資于2022年、2023年分別減少0.90億元、1.38億元,主要系對聯營企業瑞信證券權益法下確認的投資收益減少所致。
對于方正證券而言,多年在盈虧線上苦苦掙扎的瑞信證券已是其亟需出清的低效資產。根據方正證券2024年6月發布的公告,該筆股權轉讓交易如果順利完成交割,預計將收回現金8.85億元,并增厚交割日所在年度不低于2.73億元的凈利潤,這筆交易將對交割所在年份的報表有明顯的增色作用。與此同時,8.85億元真金白銀的資金回籠,將為方正證券釋放占用資本、減輕風控壓力。有了這筆充沛現金,可以更好地投入主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5年以來,方正證券利潤表中“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一欄,除2020年與2021年僅錄得0.16億元和0.29億元的微幅正收益外,其余年度均為負值,這無疑顯示出方正證券在聯營、合營企業領域的投資成效有限。
慶幸的是,截至2024年中報,方正證券長期股權投資項下僅余瑞信證券與北大醫療康復醫院兩項,而北大醫療康復醫院早在2017年即因超額虧損使賬面價值減記至零。倘若方正證券順利完成出售瑞信證券49%股權,其資產負債表中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將徹底清零,擺脫對聯營投資收益持續為負的桎梏。
圖片系2024年中報長期股權投資情況
對于瑞信證券而言,隨著北京國資公司入主,其在市場中的命運也將迎來全新的拐點。相比此前動蕩不安的外資母公司,北京國資龐大的金融領域布局更能為其提供資源協同與支持,至少在短期的生存上注入一針穩定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