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們一直維持著“和平統一”的基本原則,但隨著地區局勢不斷升溫,多個國家都做出了臺海爆發沖突的預測。
但從新中國建立開始,我們的作戰思想就包含一條“不打無準備之仗”。如果臺海真的要爆發沖突,那中國大陸將會出現什么樣的征兆呢?
第一,物資大量集結
從中國古代開始,我們就總結出了戰爭的經驗,有句話叫做“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勤物資有多重要,相信千百年來的教訓已經非常深刻了。
抗美援朝時期,我軍就因為嚴重缺少后勤物資,從而遭受了極大的損失;正在進行的俄烏沖突, 俄羅斯在爆發初期也因為后勤吃了非常大的虧。
我們要真的想教訓“臺獨”分子,預防外部勢力的干涉,一定會事先做好準備,絕不會再讓歷史重演。那么到底要集結什么物資呢?
首先就是最基礎的米面糧油、醫療用品等等,這些能保證戰士們充足體力的同時,還能夠為后續力量做出有力支撐。
其次就是能源,石油、煤炭這些是必不可少的,能源是戰爭強有力的保障力量,我們將會加大開采生產量,囤積足夠的資源來確保該領域不受壓制。
再者就是軍事物資,比如說彈藥一類的,軍工加大產能,來保障前線所需充足。
除此之外,我國各類制造企業也會提前做好準備來應對前線需求,就像是當時新冠時期一樣,許多企業在危急時刻一夜轉型,來滿足國內的需求。
可以明確的是,屆時我們將做好萬全準備,利用各類交通方式將物資運抵前線,提前做好相關準備。
第二,武器裝備將被大量運往東南沿海
這點從2016年中美南海對峙的情況就可以知道,當時我國軍事裝備還并沒有那么強大,但事態的緊急程度已經超乎了人們的想象,戰爭一觸即發。
面對此情此景,我國迅速向前線集結了所有軍事力量。
海上,三大艦隊主力齊聚,包括導彈驅逐艦、護衛艦等在內的各類艦艇集結,中國4位上將直接坐鎮指揮。
空中,我國派出了多架先進戰機蓄勢待發。水下,隱藏著的是攜帶彈道導彈的潛艇,只要敵人敢進犯,我們必然雷霆出擊。
而陸地,也部署了我們的導彈,針對航母等海上力量做好準備。
可以說,面對有可能的戰爭,我國必然會做好所有針對性的舉措,對于突發情況尚且如此,那對于合適的時機,我們更會事先向東南沿海集結軍艦、軍機、油料和武器等等。
第三,信息戰的準備
今時不同往日,曾經的戰爭只需要準備充足的后勤物資,準備好軍事裝備,準備好戰術,就可以迅速打擊敵人了。
但現在,無論你的準備再怎么充分,也沒有一個精準的情報信息更重要。利用準確的情報,我們可以立即制定出下一步策略,進一步掌握戰場態勢。
所以我們必然會進行兩大項的準備,一個是衛星。衛星就是我們的眼睛,在戰時,我們通過對衛星的機動變軌,來及時獲取臺海的情報。
另外,除了戰場上的情報之外,我們還需要利用衛星來關注其他國家的軍事動向,他們是否會采取手段來干涉臺海事務,也是我們一直思考的問題。
另一個則是海底電纜,海底通信電纜關系重大,為了保持及時溝通,做好對海底電纜的監視和保護是重要的,否則就像是波羅的海的海底電纜一樣,總是遭到破壞給周邊國家帶來了極大的不安全感。
除了加強情報的獲取渠道之外,我們也需要擁有反干擾能力,因為天上不止有我國的衛星,還有美國的,尤其是在空天一體作戰以及衛星偵察方面,美國公司的“星鏈”很有可能對我們產生較大的影響。
所以我們為了保持在戰場的優勢,就需要反衛星技術的支持。
第四,人員的準備
如果戰場是在臺海,很多人覺得,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擁有天然的地理優勢和大量的人員優勢,足以迅速收復臺灣。
然而,因為有可能有外部勢力的干涉,所以我們不得不做好充分的準備,其中,對人員的預判就是非常重要的。
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我們解放臺灣,根據預測需要大概60萬人。而現在,就算是有先進軍備的加持,面對“臺獨”勢力的冥頑不靈和外部勢力的干涉,充足的兵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如此緊張的局勢,我們非常有可能會進入一級戰備狀態。這個時候,我們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應急擴編。
屆時國內許多退伍軍人將會收到征召通知,隨時準備回歸部隊,為國家統一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五,金融資本的收縮
羅馬哲學家西塞羅曾說過:“金錢是戰爭的力量。”
所有的戰爭,燒的就是資金儲備,是國家多年積攢的家底。沒有足夠的資金,戰爭就很難持續下去。
因此在戰爭之前,我們必然會保持經濟的穩定。這點我們也可以從俄烏沖突身上看到類似的影子。
臺海如果爆發沖突,美西方不一定會下場,但他們必然會以此為由,對我國的經濟實施制裁。
就像是俄羅斯一樣,被美西方凍結海外資產,被踢出國際金融結算體系,甚至還撤出了在國內的企業。
一旦經濟鏈崩塌,那戰爭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我們必然要吸取教訓,避免類似事件發生。
也即,金融資本的全面收縮,將目光聚焦于國內市場。
比如盡可能地收回海外資產,這點在2023年的時候就有所體現了,中國企業逐漸從海外撤資,另外就是不斷拋售美債,來避免美西方層出不窮的制裁手段。
除此之外,面對美西方有可能的制裁,我們也要準備好給予相應的反擊,臺灣問題是中國內政,誰干涉就是踩踏了中國的底線,所以我們可以通過經濟手段給他們降降溫,避免地區矛盾的進一步擴大。
毛主席提出作戰指導思想:“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每戰都應力求有準備,力求在敵我條件對比上有勝利的把握。”
中國終將統一,也必將統一。雖然有預兆不一定會動手,但我們必須要為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做好萬全準備,一舉粉碎心懷不軌之人的圖謀。
海峽導報:兩岸會不會擦槍走火?唐湘龍:有五大征兆值得留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