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剛吃完飯,就懶洋洋地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深夜突然餓了,就翻箱倒柜找吃的,吃得心滿意足再躺下睡覺……這些“吃飽了就躺著”的習慣,是很多人的真實寫照。
甚至有人把這種習慣視為“養生”,認為“飯后走一走不如躺一躺,躺著不動更能讓身體集中精力消化食物“……
其實,飯后躺下雖然會讓我們暫時舒服,背后卻有潛藏的健康危機。
今天,健康榨知機就來告訴你真相↓↓
吃完飯總想躺著,是什么原因?
當我們吃完飯,特別是剛吃完一頓大餐之后,往往很快就感覺困倦了,恨不得馬上躺下睡一覺。這是為什么呢?
圖片來源:123RF
一方面,當我們吃下含有大量蛋白質的食物,如雞、魚、雞蛋時,我們身體會分泌大量血清素 (又叫5-羥色胺)。血清素是一種有助于調節睡眠和食欲、調節情緒和抑制疼痛的神經遞質和激素。
另一方面,進食過后,我們的血糖會升高,胰島素分泌增加。而胰島素可以抑制食欲素(一種神經肽)的產生,導致困倦。
研究表明,食欲素能夠調節我們的睡眠。當食欲素水平較低時,我們就容易動力不足、感到疲倦。
通俗地理解,這可能是大自然賦予動物的捕食本能——餓的時候,大腦需要保持清醒,才能去覓食、給身體補充能量;而吃飽了以后,大腦就提示身體應該放松、休息了,不能貪吃。
需要提醒的是,餐后困倦可能是因為餐后血糖在正常范圍內的升高,也可能是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信號,甚至可能是“餐后血糖過低癥”,但這種情況很少見。因此,只是“餐后困倦”這一條,并不能作為血糖異常的判斷依據,關鍵還是看隨機血糖、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后2小時血糖或糖化血紅蛋白(HbA1c)的檢測結果。
當然,如果在餐后困倦的同時,還伴有糖尿病典型癥狀(包括煩渴多飲、多尿、多食、不明原因體重下降),此前從來沒查出過糖尿病,建議去醫院內分泌科進行糖尿病檢查。
飯后馬上躺下,長期這樣做會有哪些危害?
1. 可能容易發胖、體重增加
從能量消耗的角度來看,不管是躺著、坐著還是站著,這些靜止狀態消耗的能量都很少,沒多大差別。
但和飯后經常去散步、鍛煉的人相比,如果吃完飯總是不怎么活動,就意味著少消耗了一些能量。吃得多、消耗少,當能量攝入總是比消耗更多時,多余的能量慢慢堆積,更容易導致體重增加、發胖。
圖片來源:123RF
2. 不利于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餐后血糖
和飯前運動主要消耗脂肪不同,飯后運動時,消耗糖類進行供能的比例更高,能幫助2型糖尿病患者穩定餐后血糖。
2022年美國運動醫學會《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身體活動指南》聲明建議,對于2型糖尿病患者,相比飯前運動,更建議飯后(特別是晚飯后)運動(如散步、跳舞、騎自行車),持續時間≥45分鐘獲益更大,這樣可以更好地利用運動的血糖穩定作用。無論運動強度或類型如何,餐后消耗更多能量都有助于降低血糖水平。
3. 影響消化
正常的消化過程是從上到下的,這個過程主要依賴消化道的蠕動,但從上到下的自然重力作用也能帶來一些幫助。而當我們飯后保持平躺狀態時,就少了這個“助力”作用,可能影響消化速度。所以,開頭提到的“躺著不動更能幫助消化”的傳言并不科學。
2017年,一項發表在《應用生理學、營養學和新陳代謝》(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雜志上的研究顯示,與斜躺的姿勢相比,吃蛋白質時采取坐直的姿勢更能加速胃排空,促進蛋白質的消化和氨基酸的吸收 。
另外,平躺讓胃酸反流到食管,留在胃里能消化食物的胃酸就變少了。尤其是吃得特別多時,消化系統會承擔更多的壓力。
4. 胃酸反流、食管損傷
一般來說,當我們吃飯時,食管底部周圍的環形肌肉(食管下括約肌)會放松;當食物進入胃后,括約肌又再次關閉,保證胃酸不會回流。
而當我們飯后處于平躺狀態時,括約肌會松弛,加上缺乏重力的抗反流作用,已經進入胃中的食物就會帶著胃酸往食管反流,導致出現胸痛、燒心 。此外,持續的胃酸反流也會對食管壁造成一定損傷,導致炎癥的出現。
圖片來源:123RF
長此以往,患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風險會增加,常見癥狀是胃灼熱、胃酸回流、咽喉不適、吞咽困難等。
而對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患者,飯后馬上躺著還會導致病情加重。
5. 可能增加食管疾病和食管癌的風險
胃食管反流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會破壞患者的食管,導致以下并發癥:
食管變窄/狹窄:胃酸對食管下部的損傷會引起疤痕組織形成,使食管縮窄,導致吞咽困難。
食管開放性潰瘍:胃酸會侵蝕食管內的組織,形成開放性潰瘍,導致出血、疼痛和吞咽困難。
巴雷特(Barrett)食管:胃酸造成的損傷會導致食管下段的鱗狀上皮細胞發生移位,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所取代,導致巴雷特食管。這個病與食管癌風險增加有關,但還是比較罕見的。
圖片來源:123RF
6. 容易 影響夜間睡眠質量
晚上吃完飯后,如果很快就躺下睡覺,可能會感覺非常不舒服。
除了胃食管反流帶來的不適以外,食物消化的過程還會導致核心體溫難以下降,影響睡眠。
因為夜間進入睡眠時,是需要核心體溫略微降低一些的。尤其是在快速眼動睡眠期間,身體調節體溫的能力會受損,所以身體會避免在很熱或很冷的時候進入這個階段。
隨著褪黑素的釋放,大概在入睡前2小時,四肢血流量就會開始增加、通過皮膚散熱,讓體溫下降,睡眠過程中還會持續下降,在清晨達到最低點,后面再逐漸升溫。
在這種情況下即使入睡了,睡眠質量也比較差,快速眼動睡眠和慢波睡眠都會減少。 這樣不只是導致第二天昏昏沉沉,對身體的恢復、免疫系統和學習、記憶等過程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如何改掉“吃完就想躺著”的習慣?
1. 健康飲食
均衡飲食:每餐避免吃太多碳水和蛋白質, 這樣吃完飯就不會那么困了。飲食注意搭配一些高纖維食物、健康脂肪、蛋白質和蔬菜來達到平衡。
避免暴飲暴食:暴食會讓胃內部壓力過大,更容易導致胃酸反流和消化不良。
及時補充水分:當我們身體缺乏足夠的水分時,也會感到疲倦。
避免吃太多容易引起胃酸反流的食物:如果 頻繁出現胃酸反流的癥狀,一方面需要及時就醫,另一方面盡量避開容易加重病情的食物,包括番茄類食物、柑橘、脂肪、油炸食品、辛辣食物、酒精類食物、碳酸飲料等。
圖片來源:123RF
2. 調整作息
保證充足的夜間睡眠:研究表明,睡眠不足會導致生長素釋放肽水平升高和瘦素水平降低,從而導致饑餓感和食欲增加,也就是“睡得越少、吃得越多”,更容易養成睡前餓了吃宵夜的不良習慣。應該保證每晚睡眠時間在7-9小時之間,這樣能減少睡前吃東西的欲望,也能減少白天餐后的困倦感。
讓吃飯和睡覺相隔久一點:盡量在吃完東西后2-3小時再躺下,最快也要等個半小時。當然,如果睡前實在太餓,可以簡單吃少量健康的食物,比如煮毛豆、溫牛奶/豆漿、低脂酸奶等。
3. 改掉容易引起或加重胃食管反流的習慣
細嚼慢咽而不是狼吞虎咽:吃東西太快會把大量空氣擠進胃里,導致胃部壓力增大。
調整睡姿:由于胃在左側,和平躺、趴著、右側睡相比,選擇左側睡姿才能讓食管不向下傾斜,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胃酸反流的幾率。
對于胃食管反流病、食管裂孔疝患者,進食和睡眠的時間間隔應該在3小時以上,最好是4小時。這類患者建議站著吃飯; 吃完飯后,特別是午餐后,建議直坐在椅背較高的椅子上,盡量使胸腹部舒展,減少胃食管反流的情況。 睡覺時,要把床頭墊高一些, 上半身(腰部以上,不只是頭) 托起20~25度,屁股下面用東西頂住,以避免熟睡后身體下滑。
總之,吃飽后躺平只能帶來“短暫的快樂”,我們還是要更重視長期的身體健康。
保持合理的飲食規律和生活習慣,飯后多動動,走一走,才能收獲健康的身體。
另外,你可能還想知道:
長期睡前玩手機的人,或面臨5個后果
長期依賴鬧鈴起床,有什么危害?
大膽換掉9樣東西,睡眠質量至少提升1倍
點擊下方名片關注【健康榨知機】
在消息對話框回復:睡眠
獲取更多相關健康知識
參考資料
[1]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Retrieved Mar 12, 2025 from 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gerd/symptoms-causes/syc-20361940
[2]LYING DOWN AFTER EATING: IS IT UNHEALTHY AND DOES IT CAUSE INDIGESTION? Retrieved Mar 12, 2025 from https://medcline.com/blogs/sleep-science/laying-down-after-eating.
[3]The best side to sleep on for digestion and other benefits. Retrieved Mar 12, 2025 from https://opa.org.uk/the-best-side-to-sleep-on-for-digestion-and-other-benefits/.
[4]Here’s Why You’re Sleepy After Lunch. Retrieved Mar 12, 2025 from https://www.sleep.com/sleep-health/tired-after-eating.
[5]Why You Get Tired After Eating: Causes, Concerns & How to Stop. Retrieved Mar 12, 2025 from https://draxe.com/health/tired-after-eating/.
[6]Associations of short sleep duration with appetite-regulating hormones and adipokin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TIOLOGY AND PATHOPHYSIOLOGY. https://doi.org/10.1111/obr.13051.
[7]Serotonin and sleep. Sleep Medicine Reviews. Vol. 6, No. 1, pp 57–69, 2002
[8]Okamoto-Mizuno, K., & Mizuno, K. (2012). Effects of thermal environment on sleep and circadian rhythm. Journal of physiological anthropology, 31(1), 1-9. doi: 10.1186/1880-6805-31-14
[9]The Best Temperature for Sleep.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22 from https://www.sleepfoundation.org/bedroom-environment/best-temperature-for-sleep
[10]Fujiwara, Y., Machida, A., Watanabe, Y., Shiba, M., Tominaga, K., Watanabe, T., ... & Arakawa, T. (2005). Association between dinner-to-bed time and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Gastroenterology| ACG, 100(12), 2633-2636. DOI: 10.1111/j.1572-0241.2005.00354.x
[11]Holwerda, A. M., Lenaerts, K., Bierau, J., Wodzig, W. K., & van Loon, L. J. (2017). Food ingestion in an upright sitting position increases postprandial amino acid availability when compared with food ingestion in a lying down position. Applied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etabolism, 42(7), 738-743. https://doi.org/10.1139/apnm-2016-0522
[12]What Happens to Your Digestive System When You Lie Down After Eating? . Retrieved November 15, 2022 from https://www.wellandgood.com/laying-down-after-eating/
[13] KANALEY, et al., (2022). Exercise/Physical Activity in Indiv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Consensus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DOI: 10.1249/MSS.0000000000002800.
[14] 胥祉涵,王世強,李丹,等. 2022年美國運動醫學會《2型糖尿病患者的運動/身體活動指南》解讀及啟示[J]. 中國全科醫學,2022,25(25):3083-3088.DOI:10.12114/j.issn.1007-9572.2022.0353
免責聲明: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專注介紹全球生物醫藥健康研究進展。本文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觀點不代表藥明康德立場,亦不代表藥明康德支持或反對文中觀點。本文也不是治療方案推薦。如需獲得治療方案指導,請前往正規醫院就診。
▇ 關注我們,掌握新鮮有料的健康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