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地最近有點熱鬧。
一邊是在上海杭州高調恢復拿地,媒體高呼金地殺回來了;一邊是已離職的員工苦悶吐槽:5年前的項目跟投款,到現在本金都還拿不回來。
看了一下網上流傳的版本:大概在2019年,金地珠海的一個項目啟動,公司讓員工跟投,據說總計投了400多萬,通過嘉興穩投五號投資合伙企業這個平臺做了跟投。
按照網上流傳的跟投協議,這個項目在銷售進度到了90%的時候需要返還跟投本金。而金地珠海這個項目,在2024年底已經清盤,但至今金地還是不給大家退返本金,離職的員工也沒拿到。
仔細看了下網上流傳的這個合同,是2019年11月簽署的,那時候金地的董事長還是凌克。合同約定:
在珠海項目已銷售面積達到擬銷售面積90%之時,代表員工跟投的這個合伙企業會向珠海金地房地產公司發出“退出啟動點”的書面通知。
這算是告知:金地這個時候該向跟投員工返錢了。
然后呢,珠海金地要么得以市場公允價值購買跟投公司持有的項目公司股權,償還項目公司股東借款;
要么,珠海金地以市場公允價值,掏錢把剩余還沒有出售掉的物業項目買下來,然后項目公司再向跟投的合伙企業分配收益。
但顯然,這兩種方案大概率都沒有執行。據說一個可能的原因是:因為這兩年房價跌幅不小,這個項目結算下來可能會虧損,所以就尷尬了。
類似的情況據說還有金地太原項目,據說當時部分中層以上員工“強制跟投”,但由于項目落地出了問題,直到去年項目才正式啟動,中間拖了大概5年。
這5年,房價跌了這么多,可以想象這個跟投項目更得虧損。
據說,有跟投員工因為錢要不回來,要跟金地打官司。而因為之前的協議有不利于金地公司的漏洞,金地現在有點慌,正忙著變更協議,補上漏洞。
我查了一下企業預警通,以嘉興穩投X號投資合伙企業名字注冊的公司有一大堆,其中有的已經注銷。
而且,嘉興穩投X號投資合伙企業對外投資的公司中,帶有“金地”字樣的不少,這說明金地的員工跟投項目應該不在少數,至于員工跟投的總金額有多少,還無從得知。
前些年,在房地產非常火熱的那幾年,金地的大股東富德生命人壽曾經對金地員工跟投這事很警惕,并不支持金地管理層搞員工跟投。
一是那時市場行情那么火熱,房子又不愁賣,大股東可能不想這么容易就便宜了金地管理層;
二是防范金地管理層借此損公肥私,損害大股東利益。
要知道,金地跟之前的萬科有些類似,股權分散,公司經營權長期由以凌克為首的管理層說了算。
金地董事長凌克個人雖然在金地占股極少,就是個職業經理人,但他在金地相當于當時王石在萬科的地位,一言九鼎。
所以,之前凌克代表的金地管理層,跟大股東富德生命人壽之間,維系著表面和諧和一種微妙的平衡。
但是,在那個房地產火熱的年代,跟投就相當于一件沒風險但收益極高的事。凌克和金地管理層作為職業經理人,自然也想多為管理層盡量多爭取一杯羹。
所以在2015年金地股東會的時候,當凌克力推員工跟投計劃的時候,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
在當年金地股東會的前半場,凌克剛做完跟投計劃的相關報告,但到下半場表決環節時,安邦保險和生命人壽兩大股東就投了對票,凌克和金地管理層醞釀了很久的跟投計劃被迫流產。
因為這事,凌克和金地管理層很是顏面掃地。
第二年,凌克和金地管理層學聰明了。他們繞過了金地股東大會,直接交由董事會表決。
那時候,富德生命人壽雖貴為大股東,但在金地董事會卻只有可憐的1個席位。所以富德生命人壽就算投了反對票,但也無力阻止金地員工跟投計劃的通過。
此后的2016年,富德生命人壽實控人張峻被傳因為涉案被協助調查,一連好幾年都不見蹤影,對金地管理層的監督更是有心無力。
沒曾想,就在前兩年,張峻又意外復出。而且復出后的張峻還雄心勃勃,試圖強化對金地的控制力。
2023年9月,先是金地高管的長期激勵基金計劃被暫停。緊接著,2023年10月,凌克以身體為由,突然撂挑子辭職,從此消失在了公眾視野。
直到去年年底,一起司法案件裁決將據傳已隱身海外的凌克意外卷入。
據多家媒體報道:
2019至2021年,安邦接管工作組副組長符飛,利用其負責安邦地產項目處置和引入戰略投資者工作的職務便利,為金地集團收購溫州桃花島項目、參與大家保險引進戰略投資者及購買大家保險持有的金地股份方面,為金地集團和董事長凌克提供幫助。
為此,凌克不僅承諾符飛入職金地,還按照稅前年薪700萬的標準,以金地“安家費”的名義一次性補償符飛共計525萬元。
雖然截至案發,符飛尚未收到金地的上述錢款,但這一不光彩的秘聞被公開披露于大眾,對凌克和金地而言,多少有些尷尬。
2024年,金地新董事會改選,富德生命人壽在金地董事會的席位由1席增加到3席,金地管理層在董事會的席位則大幅減少。自此,張峻對金地的話語權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房地產的大形勢也突然變天。金地員工跟投計劃剛實施的時候,還被視為一種激勵,只有有限的金地高管和骨干員工有參與項目跟投的機會。
但隨著房地產徹底變天,在一些房地產公司,跟投開始由少數人才能享有的激勵變成了眾多員工面臨的一種災難。
網上還有傳,有的房地產公司,即使員工沒錢,公司甚至會逼迫他們去各種平臺借錢參與跟投,弄得員工苦不堪言。
更麻煩的是,由于房價跌幅過大,房地產項目跟投由之前的閉眼賺錢變成了虧損。這種始料不及的新情況讓房地產公司和跟投員工都措手不及,該如何面對和處理?非常棘手。
過去兩年,金地在債務暴雷的邊緣苦苦掙扎。為求生存,已有兩年沒有拿地。
今年年初的業績預告顯示,2024年金地不僅營收大幅下降,凈利潤更將預虧56億-70億之間。
2025年開年前兩月,金地的簽約金額和簽約面積同比繼續腰斬,銷售極不樂觀。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員工跟投這顆“地雷”被引爆,金地這位上任剛滿一年的新帥徐家俊又將如何應對?
你對徐家俊董事長和金地管理層這一年來的業績表現怎么看?歡迎與優財一號交流互動。
免責申明:
本文數據及觀點均基于公開信息所作個人分析,均不構成對投資的任何建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