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怨,是種智慧,更是一種洞悉生活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的勇氣。
那些把生活過好的人,不是沒有不滿,而是把抱怨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來面對現實,解決問題了。
所以,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抱怨,本質上是折磨自己
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不如意的時候,偶爾抱怨能夠讓心里的難過得到紓解。
但如果總是抱怨,時間久了,就會把精力集中在逃避現實上,而不是解決問題上。
抱怨,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折磨。抱怨從來不會吸引、帶來那些你想要的東西;相反,抱怨會使你擺脫不掉那些你不想要的東西。
抱怨次數多了,勇氣就會相應減退,信心也會慢慢消失,在面對挑戰時就會更加無助、手忙腳亂。
“痛苦—抱怨—更痛苦—繼續抱怨”是惡性循環,必須從抱怨這個環節下手,才能進入“積極—快樂—更積極—更快樂”的良性循環。
抱怨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遇山開路、遇水架橋,減少抱怨,專注于自身的提升。
不抱怨,才能發現更多美好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看,她晾在外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污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
直到有一天,有個朋友到她家,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干凈。
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這個太太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干凈了嗎?”
原來,是這位太太自家的窗戶臟了。
那些只知道抱怨的人,就像這位太太一樣,透過一扇帶有污垢的窗去看周圍的人和事,看不到眼前的無限風光,這樣他們自然也就不會懂得去享受生活當中的美好。
所以,在抱怨之前,先擦亮自家的窗戶,撣掉心靈上的灰塵,才能看見更多生活中的美好。
消極的念頭播撒有毒的種子,只會讓生活長滿荊棘;積極的想法,催生向上的力量,會讓一切向好。
強者從不抱怨生活。如果不滿現狀,就奮力去改變;如果無能為力,就保持樂觀。
當一個人遇事不怨,就沒有事能難住他。
生活變好,從戒掉抱怨開始
想要生活起色,必須先停下抱怨,你才有力氣往前走,直至走出困境。
那如何戒掉抱怨呢?
01
遠離“抱怨源”
遠離喜歡抱怨的人,他們看似互相慰藉取暖,實則形成一個巨大的情緒垃圾場。
身置其中的人們,如臨深淵,難以獨善其身。
只有從一開始遠離抱怨源,我們才會減少干擾,從容過好自己當下的生活。
02
把自己調成靜音模式
當你意識到自己滿口怨言的時候,不妨先深深呼吸,在沉默中自省反思,讓怨氣終止于萌芽狀態。
當你跳出當下,再來審視自己,會發現有些事根本不值得大驚小怪,問題就會輕松化解。
03
建立情緒垃圾桶
生活中遇到不如意時,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情緒垃圾桶”,來紓解負面情緒。
可以去運動,在汗水中忘記苦痛;可以去看書,在閱讀中轉移焦慮;可以吃一頓美食,從感官享受中沖淡愁緒……
情緒是一把槍,當我們扣動扳機時,槍口其實是對準了自己。
停止抱怨,你就已經在通往你想要的生活的路上了。
所以,別抱怨了,去做點什么吧,越早越好。
本期編輯 | 靳佳
?人民論壇新媒體出品
資料來源 | 十點讀書、洞見、夜聽;圖片已獲授權
點點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