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有律師跟我說:“你涉外背景這么好,不去做律師太可惜了。”
尤其是在出海大浪潮下,涉外律師確實很吃香。
還有律師伙伴說要拉我去組涉外團隊,甚至讓我當老大,聽起來確實很誘人哈哈。
但即便我學過國際法,還去國外學了國際仲裁,拿了中美執照,我很清楚自己不喜歡涉外業務。過去選擇國際法,其實是因為外界的光鮮亮麗誤導了我,真正實踐后才發現,自己對涉外業務提不起興趣,甚至需要很強的外在驅動才能去投入。
比如,雖然我當時研究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或者國際仲裁條款,和現在研究公司法、研究營銷方法一樣,都很枯燥。
但枯燥,也是有區別的。
前者的枯燥,是需要外界強迫才能完成,比如為了考試、為了老板的催促,這種枯燥會讓我覺得特別累。
后者即使沒有人逼我,我也能主動去研究,這種不是喜歡,而是好奇心被激發了。
比如學《公司法》,當年在學校學的時候覺得枯燥無比,唯一動力就是期末考試。
但現在,當我發現公司法和日常工作息息相關,我看到一部法律是如何影響社會中的每一個個體,尤其是我自己的時候,就會覺得很有意思,不需要考試或老師催促,我也會主動去學習。
說到“喜歡”,我其實有個更客觀的標準,大家也可以參考:不需要外界評價體系的參與,就能全身心投入其中。
這種投入可能帶來愉悅,也可能伴隨著痛苦,甚至是在解決一件很麻煩的事,但我完全沉浸其中,進入心流狀態。
這時我的狀態不是簡單的快樂或感官刺激,而是更深層次的投入。
對我來說,涉外業務雖然我曾經的確投入了很多精力和成本,但那都是外界驅動的。
現在回頭看,那些都不是我真正喜歡的。
所以我不會去做涉外業務,哪怕它現在真的很火。
你說呢?
想要了解更多法律行業真相,關注我吧~
每周四,我也會直播講我這一周遇到的真人真事,尤其是和搞錢相關的,你也可以掃碼預約起來。
想要1v1免費咨詢我的,可以直播連麥,我只在直播間接受白嫖(典型片段我會剪輯切片,不過會給你的聲音頭像打碼),哈哈:
文末掃碼加我微信,我送你我每日更新的《法律服務行業搞錢日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