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徐蔡鈺 編輯 | 李勤、楊軒
銷量股價雙雙下滑的特斯拉,在中國布有后手。
36氪從產業(yè)處獲悉,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特斯拉中國團隊主導開發(fā)了一款新車型。
知情人士告訴36氪,新車型是一款“更低價的Model Y”。相較現售Model Y,新車電池、動力與底盤等部分基本沒有太大改動。
“是通過depop的方式開發(fā)。”知情人士透露,depop是特斯拉內部的一個開發(fā)思路,就是在主體功能不變的情況,通過簡化配置實現產品的快速推出。
低價版的“Model Y”之前,特斯拉去年8月已經在墨西哥推出了減配低價版的“Model 3”。相較之下,“前者是中國團隊主導多一些,后者由總部主導多一些。”
消息人士表示,現在新車的項目代號不再采用英文名稱,該用字母+數字的方式。
這些新車型的上市時間,將根據煥新版Model Y的訂單表現而定。如果煥新Model Y不及預期,那么特斯拉有望于今年下半年推出這款“更便宜的Model Y ”。
就以上信息,36氪向特斯拉求證,截至發(fā)稿,未有回應。
36氪此前曾報道,在1月10日的開啟預定,到2月26日的開始交付,特斯拉煥新Model Y收獲了20萬個訂單,但其中包含“定金可退”訂單。
開啟交付后首周,煥新Model Y交付超6000輛,而這個數字在過去通常為1萬輛,甚至更多。煥新Model Y顯然還處于產能爬坡期。
目前,特斯拉官網顯示,煥新Model Y后驅標續(xù)版交付周期為2-4周,長續(xù)航版交付周期為6-10周。相較此前1-4周的常規(guī)交付周期,煥新Model Y的訂單規(guī)模,并未大幅超越特斯拉的產能與預估。
產能與交付尚未跟上,新車訂單的等候周期卻并不長,特斯拉煥新Model Y的市場反應談不上樂觀。
Model Y換代期間,2025年2月,特斯拉在華總銷量暴跌49%,創(chuàng)2022年7月以來最差成績。一款車型手握特斯拉的“生殺大權”,煥新Model Y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為了避免陷入被動,“更低價的Model Y”,便是特斯拉中國儲備的一枚子彈。
新車背后,特斯拉必須挽回中國市場
銷量減退是特斯拉當前面臨的最嚴峻考驗。
2025年2月,特斯拉中國交出了近兩年最低水平的銷量成績:總銷量為30688輛,同比暴跌49%。具體到車型,Model Y車型賣出8006輛,同比跌幅高達77%。
中國市場銷量下跌并不是例外。
2025年1月,特斯拉歐洲市場銷量下降45%。具體到地區(qū),特斯拉歐洲工廠所在地德國,今年1-2月,特斯拉德國總交付量僅有2706輛,同比下跌70.6%。在美國本土市場,特斯拉銷量更是已經連續(xù)四個月出現下滑。
全球銷量的疲軟,直接致使特斯拉股價暴跌。在本周一的美股交易中,特斯拉股價下跌15%,創(chuàng)下2020年9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在電動汽車滲透率相對較低的歐洲與北美市場,消費者對特斯拉的抵觸情緒,源自創(chuàng)始人馬斯克近期與特朗普政府的密切聯(lián)系與相關行為。想扭轉歐洲及北美消費者對特斯拉的判斷,顯然不是易事。
但中國市場銷量下跌的原因非常簡單直接:雖然Model Y 新老款交替存在過渡期,但其銷量下滑的最直接原因,是特斯拉的產品競爭力正在下降。
從2024年12月到2025年2月,小米SU7銷量連續(xù)三個月超越Model 3,成為純電轎車市場冠軍。
明星車型Model Y面臨的威脅也越來越真切:華為鴻蒙智行旗下的智界R7,上市5個月累計訂單突破8萬輛;小米YU7以及小鵬G7、理想i7,這三款與Model Y定價定位相似的車型,都將在2025年推向市場。
好在,特斯拉面臨的是一條有跡可循的道路。提升產品力,或者降價,都有可能成為Model Y帶來新的突破口。
中國是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場,并且這是一個較為成熟的電動汽車市場。車企與消費者之間更在乎實實在在的續(xù)航、配置與智能化。作為最早一批在中國銷售純電汽車的企業(yè)之一,特斯拉還在中國擁有獨特的品牌號召力與群眾基礎。
這是對特斯拉最友好的市場,也是特斯拉最有可能握住的救命稻草。更低價的“Model Y”,便是特斯拉挽回中國市場的一顆“銀子彈”。
這款更低價的Model Y,能成功嗎?
初入中國,特斯拉是環(huán)保、先鋒、智能汽車的代名詞。但自主品牌發(fā)展迅速,數年間,智能語音體驗、AI大模型快速在車內鋪開,智能駕駛也逐漸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考量因素。
而特斯拉的“智能”表現卻未有跨越式的進步。
在國內車企智能語音功能支持方言輸入、連續(xù)指令輸入、無喚醒詞輸入時,特斯拉仍然停留在指定口令喚醒,其智能語音的本地化進程已落后于本土車企。
在消費者更關心的智能駕駛上,特斯拉FSD在2025年初方能在國內使用。并且,特斯拉FSD在國內的表現也不如消費者預期,其對中國本土道路情況并不熟悉,特斯拉官方銷售也會勸誡消費者謹慎使用。
而同期,國內車企的智能駕駛,已經延伸至全場景,甚至可以實現超車加塞、自主駛離地庫前往地面接人等高難度任務。
特斯拉的形象,由“先鋒者”轉變?yōu)椤氨J卣摺保€(wěn)定的產品與價格表現,優(yōu)秀的電控能力成為特斯拉的優(yōu)勢標簽。
據36氪了解,特斯拉中國團隊主導開發(fā)的更低價車型,其動力、電池與底盤等部件,都是基于Model Y/3而來。
特斯拉已經在墨西哥市場推出了這樣一款車型。
減配版車型較此前,車內氛圍燈變?yōu)閱紊⒆斡扇Q成了半皮半織物、后排娛樂屏被取消、以及取消了前后座椅與方向盤的加熱功能。減配版車型,售價較此前降低了4000美元(約合2.86萬元人民幣)。
中國市場也許會沿用同樣的思路,推出一款更加簡約的車型。不過,這些改動并不符合中國市場的消費審美。
在國內車企冰箱、彩電、大沙發(fā)的攻勢下,特斯拉的“簡約設計”已經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詬病。
在國內車企低價還卷配置的情況下,特斯拉這所“毛坯房”還將繼續(xù)減配。顯然。特斯拉想打的牌,是價格牌。
在中國市場,特斯拉曾經體會過價格帶來的紅利。2024年下半年,特斯拉實行了數月五年0息政策。以費率2.99%的10萬元車貸為例,特斯拉的免息政策,能為消費者節(jié)省1.5萬元的息費。
真金白銀的節(jié)省,幫助特斯拉收獲了數量可觀的訂單,Model Y再次成為銷量冠軍。
然而,自24年底開始,國內品牌也相繼推出免息貸款政策,小鵬汽車甚至推出了0首付0息的活動。特斯拉的車貸優(yōu)惠紅利,正在逐漸消失。
這款“更低價的Model Y”推出后,有大概率將撬動部分潛在消費者。但國內車企不僅自身迭代速度快,其供應鏈也更加靈活,特斯拉想要維持這樣的價格競爭力,并不容易。
“更低價的Model Y”只能解一時之急,特斯拉更深層的問題并未解決。
特斯拉目前在國內依然只有4款車型在售,分別是20-30萬元級的Model 3/Y,以及60萬元以上的Model S/X。未來,可能會增加兩款更低價的Model 3/Y。
2025年初,特斯拉FSD開始進入中國。中國地區(qū)車主可體驗接近全場景智駕的內容,例如上下匝道、掉頭、過紅綠燈等。
36氪曾報道,特斯拉中國團隊2025年的核心目標之一,便是引入Cybertruck。
特斯拉在華的新攻勢是智駕、低價以及Cybertruck這款跨時代的創(chuàng)新作品。
然而,FSD如今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在媒體評測與車主實際體驗中,仍會出現闖紅燈等問題。調校一個適合中國市場的智能駕駛系統(tǒng),特斯拉還需要付出努力。
至于Cybertruck,這更像一個精神圖騰。皮卡車型在美國很受歡迎,但中國消費者對此并不感冒。Cybertruck的目標并非走量,而是重新提振消費者對特斯拉的“先鋒”印象。
顯然,特斯拉的主力仍然是Model 3與Model Y。
如今,國內車企已經逐步走出探索期,走入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小米SU7帶領中國消費者走向新的汽車審美風潮,比亞迪讓智能駕駛進入10萬元以內產品中,理想、問界等品牌更是向上突破,正在奪取新的技術話語權。
而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Y,這兩款車,一個待機9年,一個待機5年,期間的數次小改款與大改款,還都主要著眼于續(xù)航、底盤體驗及外觀的輕微改動上。
當然,新款Model Y的品牌力和號召力依然不容小覷。
有行業(yè)人士告訴36氪,煥新版Model Y推出后,樂道高層曾向李斌詳細對比兩款車,表示樂道L60有全面優(yōu)勢,但眼下,從兩款車的訂單情況看,國內新造車公司依然不能盲目樂觀。
特斯拉依舊是全球最暢銷的純電汽車品牌之一。只不過,光靠單一優(yōu)勢已經很難繼續(xù)保持增長,特斯拉已經被迫卷入這場殘酷的競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