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之聲
2025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國際商會會員企業的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在這里,我們匯集了來自中國國際商會會員企業的“兩會之聲”。
01
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高鐵是中國亮麗的名片之一
高鐵是中國亮麗的名片之一,作為來自高端裝備制造業的代表,全國人大代表,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東林表示,要推動科技成果的“高效率轉化”,重點有兩個“變”:一是“聚變”,株洲軌道交通產業擁有400多家鏈上企業、28家國家級創新平臺、34所職業院校,在當地有這么一句話,一杯咖啡的時間,就能集齊生產一輛機車的上萬個零部件,這種高度集聚的“產學研”生態,極大地縮短了成果轉化的時間,打造了從“一個想法”到“一款產品”的“快車道”。二是“裂變”,依托軌道交通的技術積累,裂變孵化了新能源裝備、新能源汽車等一批戰新產業,形成交通和能源裝備雙集群互為支撐的發展格局。
02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北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敏:加強長江經濟帶產業協同,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
在DeepSeek大火的背景下,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電信湖北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敏從數字經濟的角度為長江經濟帶發展建言獻策。
張敏建議,加強長江經濟帶產業協同,提升數字經濟發展能級。統籌制定沿江數字產業鏈圖譜,打破行政壁壘,實現數據要素、算力資源與產業需求的精準匹配。推動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共建聯合實驗室,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前沿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打造數字技術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勁引擎。“算力是發展人工智能的關鍵底座,建議國家支持湖北建設全國算力大通道主干節點,充分發揮湖北區位優勢、產業優勢、綠電優勢和人才優勢,構建輻射長江經濟帶的算力走廊。”
03
全國人大代表、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高級專家、伊利集團全球創新中心科學研究總監王彩云:助推核心技術攻關 筑牢奶業發展根基
王彩云在 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的建議主要圍繞“推動奶業精深加工產業的發展”和“以科技創新加速產業升級,筑牢奶業發展根基”展開。
“我們堅定地認為,科技創新將成為推動中國奶業跨越式發展的關鍵力量,中國奶業與全球奶業的同臺競技,將逐漸轉變為供應鏈產業鏈競爭乃至是創新鏈競爭。”王彩云表示,盡管我國奶業發展水平持續上升,在奶牛繁育、乳鐵蛋白等技術方面實現了突破,但我國奶業精深加工產業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特別是乳清蛋白、乳鐵蛋白、脂肪球膜蛋白等關鍵原輔料生產加工仍面臨國外的技術制約。她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建議,聚焦奶業核心技術攻關,助推形成更多突破性成果轉化落地,助力中國奶業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推動并實現奶業精深加工技術的創新突破與產業化應用,實現奶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伊利集團正在通過大力發展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要素的新質生產力,推動奶業振興和高質量發展。“今年是我們精深加工技術成果轉化、項目落地投產的關鍵一年,大家絲毫不敢松懈、熱情都很高。”王彩云長期聚焦我國奶業精深加工核心技術的攻關。能夠突破國際技術壁壘、實現國產化生產應用,把奶瓶子牢牢握在中國人自己的手里,是她的夢想。
04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首席技能大師、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鹿新弟:產業工人隊伍是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加強技能人才培養至關重要
同樣來自一線的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一汽首席技能大師、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高級技師鹿新弟,持續在為進一步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呼吁。在他看來,產業工人隊伍是制造業發展的核心力量,加強技能人才培養至關重要。他建議,通過完善職業教育體系、優化技能培訓機制、暢通職業發展通道等方式,構建高素質產業工人培養體系,為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來源:國資小新、中國企業家雜志等
編輯/張翠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