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是這樣的。
華為成都分公司的某部門外包崗位,在內外操作下,可以花錢包過。
然后被網友們知道這件事,是源于知情網友傳出來的聊天記錄。開始還有人質疑那幾張圖的真假,后來通報出來了,就捶實了。
其實像這種內外交易的現象,應該不少大廠都有吧。
我這么碼字的,之前在群里潛水,很久以前還看見有些作者說。有些平臺還有內部號,先讓自己人賺得盆滿缽滿,后面再推出項目時,分到其他作者的,好像也沒多少。
負責人換了一波又一波,對接的企業號也時不時在“離職”和“接下來由我的同事XX接替我的工作”之間切換。
不是核心崗位,流動性是真的大。
1.“外包”也是卷起來了
以前遇到過的,內容審核有不少是外包的。
就是內容出現什么問題了,在問題反饋那里寫好再提交,一般都是外包的內容審核負責的。
但獲得一個這樣的崗位,是應聘還是怎樣,就不是很清楚了。
像前些天,還在網上看到說有些網友,還會把自己分內的工作,外包給陌生網友。這個“外包”,又和大廠外包不一樣。
一般是按次收費。
就類似于,在工作上碰到一個難題,但自己目前還解決不了,也不好找同事。那這時,就會看看身邊或者網上,有沒有人可以解決,然后自己出點錢讓對方代勞解決一下。
后面這種情況,還比較正常。畢竟,也沒讓公司損失什么,自己說不定還能在這個過程中,碰上個工作伙伴。
所以,個人層面的外包,和公司層面的外包,還是挺不一樣的。
我自己也遇到過個人層面的外包,還是挺不錯的。只能說,新冒出來的那些野路子,應該也比較卷,陌生人之間首次合作,純靠信任建交,有種“開盲盒”的感覺,連帶著直覺準不準都給訓練了一下。
2.能用錢解決的,一半問題一半機會
說到招聘作弊這事兒,就是覺得“拿錢好辦事”。
在不少行業,估計都有這種現象,只不過在公眾面前披露的比較少。
企業人太多,管理層也不能窺見全貌,一個一個去抓。就是一些部門之間或部門內的人,相互監督或包庇。
平時,可以在一些帖子或者網上的小角落,看一看大廠員工的小道消息。不保證全部都是真的,但應該也有部分真的。
我覺得這些,還是能讓一個人了解下真實的職場的。
不公平一直都存在,沒什么好的方法徹底解決,也解決不了。
就像每個人從一出生,不管是生活、教育、醫療還是工作,一生走完,都會和其他人的人生發生錯位,事實就是這樣,不必太糾結。
有些事情,是能用錢解決,但有些事情,再有錢也沒用。
如果說,不習慣某種環境或難以接受某種現象,保持距離就好了,要求別人怎樣顯得有些多余了。
如果要說底線和原則,其實也沒什么固定標準,就是還得看情況。
像對待人的時候,那自己就可以有原則一點:有原則,那一個人可能就知道哪些事不能做;如果有一天,不得不打破原則,那也足夠說明,看來,自己是遇上了特別不一樣的人,那也很歡喜。
那對待事的時候,原則和底線,就得看實際情況了。有時候,道德標準,反而會成為自己被道德綁架的理由。這時,只要沒做傷天害理、寫進法律的事,別管別人變相的什么原則和底線,都要把你架在火上烤了,建議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不少被人羨慕的背后,都是“險中求來的”,不明真相才會覺得簡簡單單、輕而易舉,有人都差點丟命,外界是根本看不到的。
所以,做事還管這管那,耳根子軟,那可能要活在套子里了。
總之,一件看上去不明朗的事,是問題還是機會,也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自己酌情考慮就好,別忘了為何出發、想抵達何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