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職場如戰場,人們總說“能說會道者得天下”——外向的同事好像天生就有優勢,能快速融入團隊,在茶水間談笑間建立人脈,在會議室里自信大方談論想法,咖啡館里用三分鐘提案拿下甲方。
而內向的那個同事,就仿佛是一個標準的“職場反面教材”——
“新入職的同事好不合群哦,喊他去聚餐都不去。”
“那個誰誰誰,見到人也不會打招呼,上次跟他問早安,他好像沒聽見一樣。”
“小李,說了多少次了,開會你要有觀點表達,每次一句話不說,是不是故意摸魚?還是有意見?”
“Linda每次去聚會,都坐在角落玩手機 ,也不參與游戲,以后別叫他了。”
不愛說話的同事被誤讀為“太高冷”,開會時沉默被當作“沒想法”,團建時婉拒社交被質疑“不團結”。諸如此種的領導責罵和同事埋怨好像伴隨著每一個內向工作者的職場。被貼上“不合群”“存在感低”的標簽是仿佛內向工作者的宿命。
如果只是責罵與埋怨也就罷了,一定還免不了在職場上吃虧——被甩鍋、幫同事背鍋、被搶走功勞和客戶……
但另一面,雖說深圳是外向者的天堂,遍地是需要快速破冰的創業團隊、講究狼性的銷售戰場。但是內向工作者也不見得就處處會吃虧,畢竟深圳可是全國技術人才最密集的城市,超過40%的崗位需要深度專注力,這可是內向者的專長。多少程序員們憑借著“社恐式優秀”和出色的工作能力,在深圳賺大錢。
所以,在深圳的你是內向者還是外向者?有因為性格內向吃過虧嗎?你認為在深圳職場,性格內向的人會更容易吃虧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經歷。
第388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