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教育局發布《關于切實保障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少于2小時,可包括體育與健康課、大課間體育活動、課間活動、眼保健操、早鍛煉、午鍛煉、課后體育服務等以及校外體育活動。
此前,四川省教育廳也發布了《關于確保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不低于2小時的通知》,這一系列政策旨在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樹立“健康第一”教育理念,推動文化學習與體育鍛煉協調發展。同時,《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若干舉措的通知》(教師〔2025〕1號)等文件也提出了相關要求。
根據《通知》,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應落實每天1節體育與健康課、每天至少1個大課間體育活動、每天2次眼保健操。學生綜合體育活動不足的時間,應統籌課間活動、早鍛煉、午鍛煉、課后體育服務等以及校外體育活動時間保障。
高中階段學校應落實每周至少3節體育與健康課、每天至少1個大課間體育活動、每天2次眼保健操。學生綜合體育活動不足的時間,應統籌課間活動、早鍛煉、午鍛煉等以及校外體育活動時間保障。其中,高中階段學校當天沒有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生,除參加大課間、眼保健操等外,學校要于課后統籌安排該部分學生參加不低于1小時的體育鍛煉。
同時壓減超標超量文化學科課時,增加的體育與健康課要在課表中明確,嚴禁陰陽課表,嚴禁其他學科及活動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擠占、挪用體育課時。要按照課程標準規范體育課堂,深化“小學趣味化、初中多樣化、高中專項化”體育教學改革。
另外,以四川省“貢嘎杯”、成都市“青少年(學生)運動會”等省級、市級重要青少年(學生)體育賽事為引領,將不斷完善“班校縣市”競賽體系,開展各類傳統特色體育項目比賽,支持開展適合青少年的相關新興特色體育項目比賽。
時間保證了,場地和師資又如何解決?
對此,《通知》提出,各中小學要利用好校內現有體育活動場地,鼓勵因地制宜合理開發“金邊銀角”,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走廊、樓道、架空層、墻壁、地面等拓展校園活動空間,適當增配、妥善布置學生常用體育器材,方便學生隨取隨用,鼓勵增設數字化、智能化活動區域和設備,為學生就近自主、靈活機動參加“微運動”創造便利條件。
師資方面,則將加大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力度,各區(市)縣、中小學需靈活應對短期內體育教師相對不足的情況,實施體育專業教師結對指導兼職教師(如1帶2、1帶3等)、“走班制”、學生數較少的2至3個班級共上一堂體育課等模式。
優化教師隊伍結構,確保體育專業教師專職專用,加強體育兼職教師(教練員)培訓,經培訓并達到相關要求后可轉崗為專職體育教師。體育兼職教師可借助信息化輔助方式,重點組織學生開展體能訓練。
另外,各區(市)縣、中小學要結合課程與活動需求,擴大體育教師隊伍增量,統籌用好中小學教師編制,按規定配備體育專職教師;實施緊缺學科教師走教支持計劃,多種方式配齊配足配強體育教師,避免現有體育教師課時量偏大。依托市縣兩級教師共享中心,加強校際、區域、行業領域內體育教師資源共享,吸引優秀退役運動員擔任學校體育教練員,完善體育師資補充經費保障機制。支持區(市)縣與屬地高校建立合作機制,引入高校體育師資、體育專業學生到中小學參與相關工作、實習實訓等。
每天體育鍛煉不低于2小時,學校是如何安排的?都有什么特色亮點?在此之前,我們已對部分學校進行了走訪。
成都市金牛區協同外語學校:
開設戶外公共體育器材自選超市
為學生就近運動提供便利
成都市金牛區協同外語學校是一所集高中、初中、小學、幼兒園于一體的寄宿制學校,為保障全校3000余名學生的體育活動時間,學校在開足開齊各門學科課程的同時,實施“30分鐘大課間+10分鐘眼保健操+40分鐘體育課+40分鐘課外體育鍛煉”的運動模式,來確保學生每天能夠鍛煉2小時。
協同外語學校在校門外張貼公示牌,接受社會監督
據介紹,針對義務段學生,協同外語學校每天設置1節體育課,其中小學段圍繞金牛區體育課程“1+4+N”架構,以及學校場地優勢,開設有“1+3”體育特色課,即足球+射擊、擊劍、棒壘球,它們均為體育必修課。
初中段每天大課間持續開展一公里長跑活動,將“小球護眼、三大球健體、體育鍛煉出汗”理念融入體育活動中,廣泛開展球類校園聯賽,每次活動參與率達80%以上。
高中段則每周設置3節體育課,另外兩天沒有體育課的時候,則分別開設體育類社團課和長達100分鐘的課外體鍛,來確保高中生每日的運動時間不“縮水”。
硬件保障方面,協同外語學校體育場占地面積達3萬平米,擁有1個室外田徑場和2個室內體育館。本學期開始,學校再次拓展校園運動區域,利用校園“微空間”,添置小球類體育設施,增加了20張乒乓球桌、5個標準羽毛球場。同時,開設戶外公共體育器材自選超市,為學生就近運動提供便利。
協同外語學生正在參加課外體育鍛煉
據協同外語學校中學部教育處主任王麗萍介紹,協同外語曾榮獲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校、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示范學校等殊榮,早在2019 年,學校就首創編撰《學生體育綜合素質評價手冊》,學生的體育課內容,以及身體素質、體質健康、參加體育活動和比賽的情況等,都一一記錄在冊。
《手冊》的運用,不僅可以讓家長通過《手冊》及時了解孩子在校的體鍛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同時也讓學校老師的體育教學內容更加規范化,教學進度更加統一,教學評價更加精細,從而保障每名學生在校體鍛的質量,以及實實在在地掌握到一至兩項運動技能。
協同外語學校室內體育館
此外,學校體育教研組組長唐曉還介紹,為監測學生體育鍛煉的效果,協同外語學校還會定期組織開展學生肥胖率和近視率檢測,根據檢測數據動態調整體育活動方案。
成都市海濱小學:
人人掌握“兩球一繩”
每日綜合體育活動時間達175-185分鐘
作為“四川省陽光體育示范校”“全國校園跳繩運動推廣示范基地”“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和“全國青少年校園籃球特色學校”,成都市海濱小學構建了獨特的體育育人體系。學校通過科學的時間管理和多維度的課程設置,來確保學生每日綜合體育活動時間達175-185分鐘,遠遠超過了2小時要求。
海濱小學學生籃球表演
據海濱小學副校長馮靜興介紹,每天學生踏入校園的第一件事,就是鍛煉,在第一節課開始前,學生至少有20分鐘的早課間時間自主游戲,來喚醒一整天的活力。
上完第一節課后,學生將迎來長達55分鐘的大課間,以跳繩、足球、籃球和游戲為主。午休結束后,學校還會組織開展地面圖形體育游戲、套圈等以近視防控為目的的午課間活動,時長為20分鐘。另外,再加上每天一節30-40分鐘的體育課(長短課)、40分鐘的課間活動和上、下午共10分鐘的眼保健操,綜合體育活動的總時長可達到175-185分鐘。
另外,在課后延時服務中,每個年級每周還有一次藝術、體育、科技走班課程,學生可根據自身興趣走班選課,每個年級體育類項目多達22項。
馮靜興說,學校以“兩球一繩(足球、籃球、跳繩)”為體育特色項目,要求全校學生人人掌握,對此還建立了健全的班隊、級隊、校隊三級梯隊賽事體系,以賽促教、以賽育人,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其中,通過每年舉辦“兩球一繩”班級聯賽,實現了“人人參與、人人達標”的目標,校園體育文化氛圍濃厚。
海濱小學每年舉辦繩文化藝術節
“為保障學生綜合體育活動的質量,我們還配備了26名專職體育教師,其中包括3名體育專業出身的校級干部和5名區級學科帶頭人,形成了被大家稱作‘體育天團’的優質師資隊伍。”馮靜興表示,之所以能夠做到如此,主要得益于學校扎實的教師培養和科學的學校治理體系,僅日常教學研究這一項工作,學校就能做到“一周三研”,力求讓每一節課都“精雕細琢”。
本學期,海濱小學還將在體育活動場地上繼續發力,將校內的“金邊銀角”合理利用起來,把體育器材擺放到學校的各個角落,方便學生隨取隨用,讓“微運動”成為學生們的日常。
成都東部新區三岔湖小學校:
滾鐵環、竹竿舞、踢毽子……
趣味體育活動風行校園
隨著上午第一節課下課鈴聲響起,成都東部新區三岔湖小學的校園一下子熱鬧起來,同學們抬著竹竿,手拿飛盤、鐵環、籃球、足球、跳繩、毽子等體育器材,一路有說有笑地來到操場,開啟趣味十足的大課間活動。
三岔湖小學學生在大課間跳竹竿舞
“我們大課間以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為主,大家會分區域、分班級開展飛盤、滾鐵環、竹竿舞等趣味體育活動。”三岔湖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汪輝勇介紹,除了上午30分鐘的大課間,學校還在午休后安排了30分鐘的午間體育活動,外加每天1節40分鐘的體育課、60分鐘的課間活動、40分鐘的課后延時服務,學生每天在校運動時間其實超過了2小時。
另外,由于部分家長忙于上班,需提早送孩子到校,學校據此特殊情況,特地在早上7:30-8:10設置了晨光體育鍛煉時間,由體育老師組織早到校的學生開展籃球、足球、曲棍球、田徑等項目。并倡導家長每晚7:00-7:30,帶領孩子開展家庭親子運動,在強身健體的同時,增進親子關系。
“家長們還是堅持得比較好,我們每學期還會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組織一次親子運動分享會,相互交流經驗,從而引領更多的家長參與進來。”汪輝勇說。
三岔湖小學利用“金邊銀角”打造運動空間
運動時間有了,運動場地、師資和課時如何保障?對此,汪輝勇談到,三岔湖小學于2018年10月投入使用,是一所標準化學校,完全能滿足學生的運動需求,學校還將走廊、地面等“金邊銀角”利用起來,畫上體育運動圖案,進一步拓展運動空間,供學生在課間休息時間盡情“撒歡”。
大課間,三岔湖小學的同學們正在玩飛盤
師資方面,學校配備14名專職體育老師、5名兼職體育老師,同時,成都體育學院還定期為學校輸送共享體育教師和體育校長,“體育校長是東部新區教育局為學校配置的,他是國青隊的體能教練,會定期到校指導足球訓練,監測學生的運動情況,為學校量身制定訓練提升方案。”據了解,三岔湖小學曾于2020年榮獲成都市陽光體育示范校,2021年榮獲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
為防止運動時間被擠占,學校還在顯眼位置張貼了投訴電話和投訴郵箱,并定期開展校長接待日,暢通學生和家長的反映渠道。每天還有校級干部、值周行政巡課、督查,將體育活動納入教學考核和班級考核,切實保障學生的運動時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