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大
六旬老教授發罪己詔,大學不是象牙塔。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李教授因為考核不合格氣不過,在網上發了個罪己詔,說自己從21年到24年總共發了16篇論文,其中譯文1篇5萬字,四年每年的年度考核都是合格,其中一個還是優秀,但四年加一起他怎么就不合格了呢?百思不得其“姐”。
并表示學校要求10%不合格,自己是唯一(一個)不合格二級教授;未來的新方案,降薪加量。下面這句話應該是陰陽學校的,“沒錢了就直接說,大家體諒你,干嘛這么蝦(此處省略一只家禽)爸折騰呢?!還有人敢來嗎?”
在罪己詔前面,這位教授還在教師群里退了群,表示因為昨晚接到考核通知,感覺自己無臉再繼續混了,將發罪己詔告知天下,中南法學院眼瞎,當年怎么引進了個蠢材。
論李教授是法制史專業的法學博士,二級教授(基本上已經達到文科頂尖,僅次于院士的級別),博導,主要研究方向是秦漢法制史和簡牘學,在2018年9月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聘為法學院特聘教授。
看這個“罪己詔”,能體會這位60歲出頭老教授的滿腹不爽,另外也必須得說,確實是個文化人,哪怕罵人也絕不帶臟,維持最后的體面。
面對快退休教授的“掀.底褲”行為,校方回應來的也很穩。
校方表示,根據崗位管理辦法和人才引進協議,李教授在聘期內在普通C刊發過1篇論文、報紙發論文2篇(按C級認定),明顯低于考核要求;學校不存在所謂“10%末尾淘汰制”;聘期考核不合格,不會導致“非升即走”或“解聘”,只是在薪酬上會略有降低......
這些話翻譯過來就一個字:KPI。
意思很明確,甭管你是二級教授還是特聘來的,白紙黑字,有規章有協議,你考核是不達標的,不過影響不大,但薪資會略有降低。
李教授明顯覺得這種“處罰”,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搞得自己沒臉,而學校則意思按規章和協議辦事,童叟無欺。
一方是二級教授、博導,另一方是雙一流211大學,說是神仙斗法也不為過,不好多評論。
不過李教授的一篇“罪己詔”,無疑還是撕下了大學是象牙塔的偽裝,大學從來不是象牙塔。
高校教師崗位有13個等級,在內卷白熱化的當下,二級教授、特聘教授都做不到合格,而這兩樣幾乎是等級的頂尖,這種都做不到合格,其他還在熬資歷的老師,卷成什么樣可想而知。
兩方內部的事情旁人難窺一斑,不過映射出來的發表論文這道評價硬標準卻值得一聊。
高校老師評職稱是怎么評定的,怎么證明你合格?發表的論文數量和質量是硬指標。
數量不用多說,跟廚子做飯一樣,要求一天做三頓結果你只做了一頓,那肯定不行,數量要過關的同時質量也非常重要,哪怕你一天三頓不落,但每頓都是粗茶淡飯咸菜,自然沒有品質一說,但如果隔三差五能搞出個滿漢全席那種水平,含金量自然就不可同日而語。
相比來說,理工科更容易出論文和高質量論文,文科則比較難發表核心及以上期刊認可的論文,上面李教授所研究的秦漢法制史和簡牘學方向,就屬于比較難出重點期刊論文的。
發表論文的期刊等級分為六個級別,最頂尖的T類,也是第一級,通常就是指發表在《SCIENCE》科學和《NATURE》自然這兩個頂級國際期刊上,發表難度極高,意味著學術水平要求極高。第二級、A類,通常指被國際通用檢索機構SCI、SSCI等收錄,或在國內權威刊物上發表的論文,對創新性和學術價值要求極高,審稿嚴格,通常要求英文投稿。
第三級、B類,指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對英文也有要求;第四級、C類,一般指在國內核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上面李教授的KPI沒過就卡在這里,后面還有D類和E類。
等級越高,要求越高,含金量越高,高校考核評定的時候越認可,而內卷加劇也導致水漲船高,甚至助教升講師都感覺像是在評副教授。
不單高校老師,包括醫生、工程師等行業要獲得職稱,評獎評優拿項目等等,發表論文都是一道硬杠。
規則擺在這里,常規情況下是要靠自己的真才實學發表論文。
但有需求就有市場,不管是沒時間寫、不想寫還是水平不夠,亦或為獲職稱、拿項目、通過考核,有龐大的論文需求,自然就形成龐大的產業市場。
2023年全球撤稿論文超過1萬篇,創歷史新高。這1萬多篇撤稿中,世界科學雜志Hindawi撤的最多,基本屬于“天下撤稿共一石,它獨占了八斗”,而風暴中心是來自中國的作者。
因為撤稿問題,據報道2023財年這家期刊雜志預計損失3500萬至4000萬美元,牌子都快玩砸了,不但它的母公司要放棄這個牌子,旗下多個期刊被踢出期刊目錄,國內有大學發文表示在Hindawi上面發的論文不再納入科研考核。
這還沒完,Hindawi調查發現,多個特刊疑似有“可疑模式”,懷疑同行評議過程被系統性操縱,Hindawi特刊被論文工廠滲透的規模有點猛。說白了,造假的、代寫的,從寫作到發表的產業鏈可能早就打通了。
很快,國內多所大學報道,Hindawi及其他外國出版機構自2023年起撤回了大量中國學者的論文,給我國學術聲譽及學術環境帶來了不利影響。教育相關部門發出通知,決定對高校撤稿論文進行自查。
相比國際刊物撤回的“高大上”論文,國內代寫論文“小作坊”可能更瘋狂。去年媒體報道過,職高寫手代寫博士論文,你敢相信?
接代寫就像接外賣單子,本科、專科論文,代寫小工廠省去從定題、找文獻、寫初稿等程序,直接交給AI或者剽竊別人的論文降查重率,一天搞兩篇,令人瞠目結舌。
這次兩.會,在醫學、科研界最引人矚目的諫言就是:建議將學術不端行為入罪。
推進科研誠信立法進程,切斷論文黑灰產業鏈,是對所有認真寫論文、認真對待學術和認真做科研的最重要的公平體現。
不過講心里話,評定指標與論文掛鉤、“以論文論英雄”,論文在KPI里的權重過大,偏向簡單量化和一刀切。
換句話說,推進誠信立法固然重要,更新迭代評價體系更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