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我們針對生育所提出的口號是少生優生幸福一生,當年小品《超生游擊隊》也是紅遍大江南北,而如今早已今非昔比。
近日,呼和浩特提出了生育孩子補貼,不可謂不是“大手筆”。
呼和浩特給予的生育補貼直接是發錢,一孩發1萬,二孩發5萬,三孩發10萬。
如果說一孩發1萬倒也算不了什么,畢竟很多省市都能做到,也的確做到了,不過響應者寥寥無幾。
但類似呼和浩特那樣給三孩發10萬者,至今還沒有出現,也就說呼和浩特是“頭一份”,名副其實的第一家。
為了讓當地市民能多生孩子,呼和浩特也是拼了。
發10萬給孩子,應該還是讓人多少有些心動。只是必須是第三個孩子,之前的孩子則不會有這么多。
二孩發5萬,在國內同樣是首屈一指。
面對這5萬10萬的現金補貼,相信有些人還是會心動。
呼和浩特之所以如此“心急”,其實和當地出生率不無關系。
根據呼和浩特的統計數字,呼和浩特這兩年出生率明顯下降,反之死亡率則是明顯上升,兩者已出現“倒掛”現象,人口自然增長率屬于負增長。
一個不算大的城市,人口只有三百多萬,結果出生率是負增長,或許過不了多久真有可能要變成“鬼城”。
呼和浩特才會如此急吼吼的“大手筆”給予生育補貼。
盡管補貼給予的不少,但很多人還是表示不愿生育。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的年輕人在生育觀念上已發生巨大變化。過去什么“無后為大”的封建觀念,已不復存在。
別說什么生育,很多人婚都不想結,只想自由自在的一個人活過這一生。
生孩子,那似乎應該是別人家的事。
人生在世,早木一秋。
很多人都不愿意讓孩子來到這個世上,去過自己并不開心和快樂的生活。
當然,低生育率的背后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壓力大。
結婚是一個大的門檻,生孩子同樣會是一個家庭的沉重包袱。
國外在生育補貼上,往往都是幾十萬元的發放,依然效果不佳。
歸根結底,除了一些人觀念發生變化外,還有生孩子實在是一件“麻煩事”。
生下來,不僅要養活,還要教育。
為此產生的消耗,很多人感覺只有一個字“累”。
國外婦女生孩子,母親就只能停業在家帶孩子。因此,除了要給孩子奶粉錢外,還要給母親就業補貼。
要想真正提升生育率,估計以后必須要做到和國際接軌,否則很難達到真正的效果。
此次呼和浩特所給予的重金補貼,也不過是開了一個頭而已。相信隨后有不少省市都會緊隨其后,給予生育者重金補貼。
至于效果如何,還是需要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