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養探真知 共研小數探新路
為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全面提升粵北地區小學數學教師專業素養,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組織開展的走進粵東西北(韶關)教研幫扶活動(小學數學專場)于3月4日-6日在樂昌市樂城第一小學舉行。本次活動由省教育研究院主辦,韶關市教育局承辦,樂昌市教育局和樂城第一小學協辦,聯動深圳、韶關兩地近四百名教師,圍繞“核心素養導向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主題展開深度研討。
集體備課聚智慧 研教共進凝思維
2月25日上午,鮑銀霞老師組織開展了第一次集體備課活動,深圳、武江和樂昌三個團隊線上進行磨課與交流。3月4日下午,廣東省教育研究院組織教研幫扶團隊赴樂昌市樂城第一小學實地開展第二次集體備課活動,廣東省教育研究院鮑銀霞老師、韶關市教育科學研究院董小云老師、深圳市鹽田區教育科學研究院晏長春老師、樂昌市教師發展中心許艷紅老師、武江區教師發展中心胡秀蘭老師、樂城第一小學尹秀蘭副校長以及三個課例研究團隊參加研討,通過試教、專業診斷、互動交流等方式,對三節展示課例進行進一步打磨。
課后研討環節,鮑銀霞老師強調要構建“計數單位"統領下的運算體系,通過結構化教學設計實現算法貫通,董小云倡導“四維觀測法”,設計分層任務、建立互助小組、實施動態評價、創設表達機會,晏長春老師提出“三階遞進”策略:具象操作→表象過渡→符號抽象等。許艷紅表示,此類“直擊痛點、貼身指導”的深度幫扶,為縣域教師專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匠心課例啟思維 智慧教研促成長
3月5日上午,課例展示環節精彩紛呈。活動伊始,樂昌市樂城第一小學黨總支書記肖樹華致歡迎辭。肖樹華書記對與會專家、教師表示熱烈歡迎,并強調在新時代教育背景下,培養合作學習能力是落實核心素養的關鍵。他提出,本次活動將通過專家引領、課例示范與全員共研,探索小學數學教學提質路徑,助力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推動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
深圳市鹽田區姚琳玲老師執教的是二年級《回收廢電池》。姚琳玲老師以“猜謎互動”創設情境,引導學生通過估算、畫圖、撥珠、列式等多元方式探究三位數加法算理,將“回收廢電池”的環保主題貫穿課堂,實現算理算法融合與德育滲透的雙重目標。
韶關市武江區莊方敏老師執教的是三年級《隊列表演(一)》,莊方敏老師立足“轉化思想”,通過拆合策略將兩位數乘一位數轉化為基礎運算,給予學生充分實踐空間,借助圈畫、列表、拆分等方法對比算法,構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算理認知模型。
樂昌市廊田鎮中心學校譚賤雙老師執教的是五年級《分數乘法(一)》,譚賤雙老師結合“三八國際婦女節為媽媽制作蛋糕”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從整數、小數乘法意義遷移至分數乘法,通過“想—算—說”分層活動深化算理理解,實現數學邏輯與感恩教育的有機融合。
課后,三位執教教師圍繞課例進行課后反思,系統解析設計思路與學情應對策略。深圳、韶關專家團隊圍繞課例展開多維度剖析。胡秀蘭老師用“目標精準、情境巧妙、算理深析、算法精煉、知識貫通、育人無痕”六大亮點對譚賤雙老師的課堂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同時提出了“計數單位累加貫穿性”與“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時間分配”的實踐思考。許艷紅老師指出三節課均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核心問題驅動思維進階,實現知識序與認知序的雙重遵循。新豐縣教師發展中心潘莉萍老師點贊姚老師“數感培養、學段適配、自主探究、生成性板書”等設計亮點,凸顯低年段教學特色。晏長春老師強調三節課“理法相融、個體與整體兼顧、以學定教”的共性價值,并由此引發“教師如何成為學生思維引路人”的深度探討,為教師角色轉型提供了新思路。董小云老師提煉了三節課堂核心特質——姚老師的低年級課堂展示了“任務驅動與追問藝術”;莊老師的中年級課堂注重“幾何建模與算理對比”;譚老師的高年級課堂體現了“情感溫度與路徑創新”,彰顯教學本質的多元詮釋。最后省鮑銀霞老師總結三節課例對“運算教學一致性”的實踐貢獻,呼吁教師深研課標、立足學生本位,從低年級夯實計算習慣培養。
專家領航明方向 思維激蕩拓新途
3月5日下午,晏長春老師作專題報告《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實踐與思考一以數的運算教學為例》。晏長春老師從運算的意義、計算與應用(運算順序)、估算和運算律等維度,精心構建了指向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數的運算教學模式。在講解過程中,晏長春老師以豐富的教學案例為依托,從認知過程、教師行為以及學生活動等方面展開深入分析。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讓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貫穿教學始終。同時,還為教師們提供了情境創設、小組學習和組織展示交流等實用的教學策略,讓在場教師深受啟發。
隨后,現場交流環節老師們立足教學實際,紛紛拋出困惑與疑問,現場向專家尋求破解之道。
最后,由董小云老師和鮑銀霞老師對本次活動進行總結。董小云老師表示,走進韶關的幫扶為攜手提高教學質量帶來新契機,也對樂昌市教師發展中心和樂昌市樂城第一小學的師生表達了誠摯的謝意。鮑銀霞老師在總結指導中分享了兩點體會:一是晏老師講座雖簡短,但蘊含著對課堂教學長期跟蹤研究的深厚經驗;二是深圳和韶關的三節課十分優秀,體現出珠三角小學數學的教學水平和粵北小學數學團隊的快速進步,希望韶關市小學數學教學在董老師帶領下能取得更好成績。
研討蓄力尋突破 創新賦能譜華章
3月6日上午,主題為“基于質量監測結果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進實踐探索”的教研沙龍活動在樂城第一小學會議室舉行。鮑銀霞老師、董小云老師和韶關市各縣區小學數學教研員共同參與了本次研討活動。
在專題匯報環節,各縣區教研員立足區域實際,圍繞師資隊伍建設、質量監測分析、學科教研主要做法和成效、存在的問題和困惑及下一步改進措施等進行了匯報。鮑銀霞老師和董小云老師對各縣區教研工作給予肯定,并針對各縣區存在的實際問題進行專業把脈,為老師們提供了精準有效的指導。
本次教研幫扶活動創新采用“課例展示+專家診斷+互動研討”的立體教研模式,通過跨區域聯動、多課例剖析、專家分層指導,為粵北小學數學教師搭建了高質量學習平臺,推動運算教學理念更新與實踐范式轉型,為全省基礎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注入新動能。
來源:廣東省教育研究院
編輯:廣東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