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山貓】
近日,臺灣島內互聯網說瘋傳一則“解放軍055艦環澳航行后銹跡斑斑”的消息,聲稱近期環繞澳大利亞航行的解放軍海軍編隊在返航時被印尼網民拍到“出現銹跡還有掉漆”,因此“引發外界質疑”云云。為了顯示“銹跡斑斑”的程度,這些消息大多搭配了一組所謂“印尼網民拍攝到的”照片,然而就是這些照片,上面卻無一例外地帶著一個明顯的微信公眾號水印,至于照片中的“055艦”,更是令人忍俊不禁。
那么這樣如此難繃的消息是怎么來的呢?觀察者網編輯首先查到了這篇消息在島內的源頭,是某親綠媒體在3月11日中午時分率先發布的一則“報道”,報道頁面中就貼出了上文所提到的“印尼網民拍攝照片”——倒是承認“翻攝自微信公眾號”。
臺媒傳“055”銹跡斑斑
說來也巧,其中首張圖片中的四艘軍艦,“老熟人”還挺多;左上是拍攝于2020年10月11日,經歷200余天部署后返回諾福克軍港的“阿利·伯克”級驅逐艦DDG-65“斯托特”號;右上是攝于2018年11月,訪問香港的DDG-54“柯蒂斯·威爾伯”號;左下是2016年9月,正在關島進行吊裝訓練的DDG-55“本福德”號,右下則是2019年6月在德國參加活動的兩棲船塢登陸艦LSD-43“麥克亨利堡”號,它們的共同特點就是,以被拍攝到嚴重生銹、艦況糟糕的照片而聞名。
2020年10月11日,返回諾福克基地的DDG-55“斯托特”號
2018年11月,訪問香港的DDG-54“柯蒂斯·威爾伯”號
2016年9月,正在關島的DDG-65“本福德”號
2019年6月,正在德國參加活動的LSD-43“麥克亨利堡”號
至于該報道本身也十分顛三倒四,其內文中又引用了一張艦況十分正常的遵義艦照片,且仍然是帶有水印的“翻攝自微信公眾號”。而根據觀察者網編輯繼續查證發現,該報道的“翻攝來源”是一篇對比中美海軍艦艇維護及艦容水平的文章,報道將這篇正常文章進行了“移花接木”,因此就出現了一會在標題中“銹跡斑斑”,一會又在正文中引用原文中微山湖、遵義艦僅在錨孔、小艇艙口和部分開口等有部分銹跡等較為正常的描述。
由于是從一篇正常公眾號文章盜用內容移花接木而來,因此內文、圖片和標題之間難免顯得有些“顛三倒四”
而這一“移花接木”的結果,是報道還引用了原公眾號文章中另一組照片,聲稱“中國艦艇武器上全是銹跡”,且不論這一照片如何符合報道聲稱的“為印尼網民拍攝到”的描述,隔空近距離拍攝到艦載機槍的細節這一點,這一原本由美國海軍“圣安東尼奧”級兩棲船塢運輸艦LPD26“約翰·P·默薩”號水兵去年在艦上拍攝并發布的離譜照片,就莫名其妙成了“老共裝備M2機槍”的滑稽證據。
圖片移花接木,令人忍俊不禁
盡管大部分相關消息評論區的內網民受限于臺灣島內的社會認知水平,已然形成了某種“無知狂歡”的氣氛,但仍有少部分疑似“看不下去”的評論質疑、譏諷“我怎么不知道老共何時從美國買到了方陣快炮(即臺偽軍對“密集陣”近防炮)”、“原來老共也用和臺軍一樣的.50機槍(即美制M2勃朗寧12.7毫米)”等等。截止本文發稿時,包括該親綠媒體的原“報道”、以及二次加工轉載的系列內容仍在島內一些媒體上存在并流傳。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