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李青蓮
故事來自生活中的瑣事,有所藝術加工。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過度理解。感謝!
我不知道兒子是一開始就知道這件事情,還是到了車站才知道,不過這已經不重要了。至少在旅行過程中,他和他老婆,拍了無數照片,但只要有親家母出現,就把我屏蔽了。也就是說,兒子是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但他沒有選擇告訴我,回來之后也沒有。
把親生父母當什么了?冤大頭嗎?說來也可笑,兒子如果真的要瞞著我,能不能把事情做漂亮一點。朋友圈屏蔽我有什么用?難道別人看到了,不會和我說?天知道我在別人口中聽到對我兒子的夸贊,說他孝順,出去玩還把老婆娘家媽媽給帶上了。
我當時真的氣笑了,這算什么?這個兒媳婦,我一開始就不滿意。原因是她是寡母帶大的。可能有人說,娶媳婦,又不是嫁女兒,婆婆是寡母,確實不好。但我卻想說,其實是一樣的。因為寡母帶大的孩子,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更注重和母親之間的情分。
而母親,也會更依賴孩子。我的兒媳婦和親家母之間,其實就這樣。要不然,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但我這個理由,沒法說,另找的借口,兒子又聽不進去。所以,這門婚事還是成了。原本想著辦一場熱鬧的婚禮,結果兒子說和兒媳婦商量過了,覺得辦婚禮繁瑣,要旅行結婚。
更搞笑的是什么呢?不辦婚禮,但是彩禮還是要的。另外沒有嫁妝,是為了讓娘家媽媽有底氣。我對兒媳婦越發不滿,她難道不知道我們這個年紀了,這些年以來的人情往來,不辦婚禮,我們送出去的禮金,怎么拿回來?
再說了,既然要追求時髦,嫌棄婚禮繁瑣,那還要什么彩禮?既然要了彩禮,為什么沒有嫁妝呢?為啥都要這么雙標?可是我再不滿,也擋不住兒子樂意。老公也一個勁勸我算了,說日子到底還是兒子和兒媳婦兩個人過,兒子覺得沒問題就行了。
就這樣,面對兒子的哀求。我不僅給了彩禮,還拿出10萬給兒子,用來兩個人為期一個月的旅行結婚,或者也算是蜜月旅游。有人可能說一個月不夠花,其實我覺得差不多了。當時兒子和兒媳婦說好了,就兩個人出發,回來給我們帶各地的特產。
結果還沒回來,我就在別人口中知道親家母一起跟著去了。我真的整個人都不好了,所以親家母拿了我家的彩禮,還用我的10萬,和女兒女婿一起游山玩水?即使不說錢好了,那么女兒和女婿旅行結婚,她怎么好意思跟著一起去的?
我沒有在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去拆穿,我依然像是還不知情一樣,聽著兒子每天和我訴說當天的見聞。我給兒子和兒媳婦機會解釋,覺得兩個人回來之后,應該會給我一個交代。結果我錯了,兩個人回來之后,壓根就沒提這件事情。
一周過去了,我沒忍住,就把這件事情擺在了桌面上。兒媳婦不覺得自己有錯,還說:“婆婆,我媽養大我不容易,這么多年了,也從來沒有出門旅游過一次。以后估計也沒什么機會了,所以我就想趁著這次機會,帶她一起出去。沒告訴你和公公,就是知道你會有這樣的反應。”
我氣笑了,說這件事情還是我錯了?兒媳婦瞞著我,欺騙我,還是為我著想了?我沒生養兒媳婦,所以也不想和她扯皮,我就問我兒子,你準備怎么和我解釋。兒子看了自己老婆一眼,嘆了一口氣,見我絲毫不準備把事情翻篇。
只好開口,說:“我是到了車站才知道的,也確實覺得丈母娘這邊跟著我們,不是很合適。但你兒媳婦也沒說錯,丈母娘不像你們,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外出旅游,所以我也就心軟了。一直不告訴你們,只是不想節外生枝。”
兒子話里話外,都在幫兒媳婦說話,反正意思就是事情都過去了,讓我不要計較。我如果非要計較,那就是無理取鬧,傷感情。心中不失望是不可能的,我老公向來都是息事寧人的性格,又事關自己的兒子,如果不是也生氣了,早就開始勸我算了。
眼下黑著臉,一聲不吭,自然也認為兒子這事情,不地道。兒媳婦后來算是生著氣離開的,因為我說以后她和我兒子的事情,婆家不會管了,不會出錢,也不會出力氣。兒子反正想不明白,認我和我老公,因為這么小的一件事情,就這么生氣,很過分。
可是你們說,我們難道不應該生氣,不應該失望嗎?
圖片|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