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療和手術治療、化療并稱為傳統(tǒng)癌癥治療的“三駕馬車”。在醫(yī)學領域,放療技術以其卓越的成效,為眾多患者點亮生命之光,成為抗癌、治疾路上的有力武器。
抗癌故事——從絕望到希望
68歲的李奶奶(化姓)原本過著平靜而幸福的晚年生活,然而厄運卻突然降臨。3年前,她被確診為多發(fā)性骨髓瘤,并在外院接受了多周期治療。半年前,李奶奶的左側額頂出現(xiàn)一個轉移包塊,盡管經過多次治療,控制效果仍不理想,包塊反復增大。這不僅給李奶奶帶來了肉體上的疼痛,還讓她心理上備受困擾。“那段時間,就感覺自己頭上像長了個角,大熱天也只能戴著帽子。”李奶奶回憶道。在多次更換治療方案后,李奶奶幾乎失去了信心。
后來,李奶奶抱著一絲希望來到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放射治療科,尋求放射治療科主任陳蓉副主任醫(yī)師團隊的幫助。檢查結果顯示,李奶奶左側額部皮下、顱板下及顱骨多發(fā)結節(jié)伴強化,考慮為多發(fā)性骨髓瘤轉移,包塊大小約47*24毫米。“放療會有效嗎?包塊能縮小嗎?”“在腦子上放療會不會變傻?”“放療的副反應大嗎?這么大年紀了能承受得住嗎?”……面對李奶奶的疑慮,陳蓉主任耐心解答了她的問題,詳細介紹了放療流程、方案和可能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李奶奶最終決定接受治療。經過精準放療,她額部的包塊逐漸消失,疼痛完全緩解,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臉上。
陳蓉主任在查看老人恢復情況
精準放療——為患者帶來新生
陳蓉主任指出,放療,作為現(xiàn)代醫(yī)學的重要手段,利用高能射線精準打擊腫瘤細胞,既能最大程度保護周圍正常組織,又能對癌細胞進行 “定向爆破”。對于早期癌癥患者,放療可達到根治效果,助力患者徹底擺脫病魔;對于中晚期患者,它也能有效緩解癥狀,控制腫瘤進展,延長生存周期。
據悉,中大醫(yī)院放射治療科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美國瓦里安(Vitalbeam)智能直線加速器、三維治療計劃系統(tǒng)(TPS)、CT模擬定位機等,能實施圖像引導放療(IGRT),立體定向放療(SRS)、普通調強放療(IMRT) 、適形放療(CRT)等先進技術,主要治療的惡性腫瘤包括鼻咽癌、頭頸部腫瘤、神經系統(tǒng)腫瘤、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乳腺癌、直腸癌、婦科腫瘤等。
該科以服務病人為宗旨,以最佳療效為目的,將現(xiàn)代影像技術與現(xiàn)代放療技術緊密結合,實現(xiàn)腫瘤的診斷、分期、靶區(qū)勾畫、治療計劃和聚焦照射的一體化。治療前嚴格掌握適應癥,治療中嚴格質量控制,采用清晰的影像定位、合理的治療計劃和優(yōu)化的治療方案,追求高療效低損傷的效果。同時,該科還開展放化療同步、序貫治療、放療增敏等綜合治療,進一步提高腫瘤治療療效,為患者不斷拓展生命的邊界,帶來更多生的可能。(通訊員江楓 編輯王倩 校對劉敏 編審程守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