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以來,DeepSeek的影響力正在引領中國資產價值的重估,帶動了港股和A股市場的科技板塊大幅上漲。投資者如何抓住這次投資機會,成為大家的焦點。
恒生科技漲瘋了
日前,多家國際知名機構紛紛看好中國資產,尤其是科技板塊。據摩根士丹利,全球投資者正重新評估中國在科技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價值。
這種樂觀情緒反映在港股市場的表現上,龍頭科技企業的股價持續大漲。自2月3日以來,騰訊、阿里巴巴、優必選等股票,股價分別大漲27.62%、52.66%、35.97%。
這推動了恒生重點指數的強勢上漲,其中恒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等產品所跟蹤的恒生科技指數漲幅最高,春節以來漲幅超26%。
恒生科技指數,主要涵蓋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港股上市公司,包括網絡、金融科技、云端、電子商貿及數碼業務,前十大重倉股中就有阿里巴巴、騰訊控股、中芯國際、小米集團等比較核心的AI科技資產。
從Wind二級行業分布看,其覆蓋的前三大行業分別為零售業、軟件與服務、技術硬件與設備,科技屬性凸顯。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對于投資者而言,如果要想實現“一鍵布局”港股科技龍頭股,選擇恒生科技指數相關的ETF可能是較為理想的選擇。
Wind顯示,近一個月里,與恒生科技掛鉤的ETF規模大增130億元,由凈值漲跌推動帶來的資金有87.5億元,資金持續流入,ETF申贖凈流入帶來資金額高達43.23億元。
ETF的精細化管理
目前,市場上有10只恒生科技ETF,最早成立于2021年,規模在3-300億元。
對于投資者來說,最關心的指標便是收益率。從業績上看,它們表現非常相近,年初至今回報在33%左右,區別并不是很大。
但實際上,這些相似的ETF在一些精細之處可能有著較大的差別,直接影響投資者收益。
因為ETF存在種種運作成本,要想緊密跟上指數、做到“所見即所得”也并非易事,這個時候則需要靠基金管理人做“精細化”管理來彌補誤差。如果運作得好,還能帶來超額收益,跟其他基金拉開差距。
那它具體是怎么發揮作用的呢?首先要了解下收益的構成:ETF的投資收益=指數帶來的收益-指數復制成本+精細化管理帶來的收益。
從公式上可以看到,影響收益主要有兩部分。
一是成本,通過控制管理費、托管費等方式,給基金“做減法”。在長期投資中,選擇低費率基金,投資收益能更有效地進行復利累積,持有成本越低,ETF收益也會相應更高。大部分投資者在挑選基金時都會非常注意這一點。
二是精細化管理帶來的收益,給基金“做加法”。基金管理人可以通過指數成份股調整期的交易優化、打新收益和一些衍生品替代現貨等策略,“錙銖必較、分毫必爭”,不斷捕捉微小但相對確定的收益,來彌補指數復制所產生的成本,甚至可以超越指數基準創造出超額收益。
由此可見,要想收益好,不能只看費率,而是要綜合看待尋找業績較好的產品。
而且,做好精細化管理,指數基金在創造超額收益的同時,與跟蹤誤差也不沖突。
ETF的超額收益是基金收益與指數收益之間的差值,而跟蹤誤差表示的是這個差值的穩定性,跟蹤誤差越大,說明超額收益越不穩定。假如ETF可以創造出比較穩定的超額收益,每個時間節點上基金收益和指數收益之間的差值都基本一致,那么跟蹤誤差自然也會比較小。
Wind顯示,恒生科技ETF易方達(513010)近三年的年化跟蹤誤差在10只產品中較低,同時實現了超額收益,表現領先。
作為頭部基金公司,易方達基金具備豐富的指數管理經驗,在指數方面的投研實力一直不俗。旗下低費率ETF數量和規模居全市場第一,同時注重通過精細化管理,在嚴格控制跟蹤誤差和偏離度的基礎上,努力為投資者獲取長期穩定的超額收益。
在當前港股科技股強勁表現的背景下,低成本且透明度高的ETF成為投資者把握機遇的熱門選擇,助力其在港股科技浪潮中脫穎而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