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3日是第20個“世界腎臟日”。今年的主題是:“您的腎臟還好嗎,早期發現,保護腎臟健康”。當前,慢性腎臟病(CKD)的全球患病率居高不下,平均每10個成年人中就有1個患有慢性腎臟病。在中國,這一數字更是觸目驚心,慢性腎臟病患者數量已超過1.2億,每年新增終末期腎病患者超過12萬人。這一嚴峻形勢提醒我們,必須高度重視慢性腎臟病預防與管理,提升全民腎臟健康水平。
Part.01
水腫:腎臟疾病的重要信號
陸阿姨,70 歲,最近早晨起床后,總發現面部水腫,尤其兩個眼睛腫得像水蜜桃。起初,她以為是前一天晚上喝水太多,或者白天過于勞累,休息一下就好,便沒放在心上,直到雙下肢的水腫,從睡一覺后減輕,到逐漸變得腫脹,甚至影響走路,才到瑞金醫院腎內科就診,被診斷為慢性腎臟病3期,她才意識到是腎臟出了問題。
水腫是腎臟疾病常見臨床表現之一。腎臟的主要功能是排出體內代謝產生的毒素和多余水分。當腎臟的“排水閥門”功能出現異常時,水腫就會隨之而來。但是,不同類型腎臟疾病引發的水腫,有著不同特征和信號。
Part.02
腎臟水腫類型
1
腎炎水腫類型
急性和慢性腎小球腎炎等腎臟疾病常常伴隨水腫,主要出現在眼瞼、顏面部以及雙下肢。這是因為腎臟濾過膜受損,大量蛋白尿隨之發生,血液中白蛋白含量下降,導致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促使水分向組織間隙轉移。
2
腎病綜合征水腫
腎病綜合征的典型表現是“三高一低“,即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癥、高度水腫和高脂血癥。由于大量白蛋白經尿液流失,血漿膠體滲透壓嚴重下降,造成顯著全身水腫。
3
慢性腎功能不全水腫
隨著慢性腎病的進展,腎功能逐漸減退,腎臟排泄水分能力減弱,加上體內水鈉代謝紊亂,也會導致不同程度的水腫。
Part.03
水腫程度判斷
根據水腫程度,我們可以將其分為輕、中、重三度。
01
輕度水腫
水腫僅發生在眼瞼、顏面部、手部、脛骨前、踝部皮下組織等部位。指壓后可出現組織輕微凹陷,平復較快。有時早期水腫,僅有體重迅速增加而無明顯水腫征象。
02
中度水腫
全身疏松組織均有可見性水腫。指壓后可出現明顯的或較深的組織凹陷,平復緩慢。
03
重度水腫
全身組織嚴重水腫,身體低垂部皮膚緊張發亮,甚至可有液體滲出,有時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積液。
Part.04
守護腎臟健康,從我做起
面對腎臟疾病引發的水腫,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以下是一些保護腎臟、預防和管理腎臟疾病的重要建議:
01
早發現早治療
若無明顯誘因出現持續性水腫,同時是伴有夜尿增多、泡沫尿等癥狀時,應立即就醫,進行腎功能檢查和尿常規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并診治腎臟疾病。
02
生活方式調節
限制鈉鹽攝入,有助于減輕水腫程度;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疲勞;適量運動,增強機體新陳代謝能力。
03
3
積極治療原發病
針對不同原因引起的腎臟病變,遵循醫生指導,采取相應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措施,以保護和恢復腎臟功能。
04
3
定期體檢監測
對于有腎臟疾病家族史或存在糖尿病、高血壓等易致腎損害的慢性疾病患者,應定期進行腎功能檢查及尿常規檢查,做到疾病早預防、早發現、早治療。
慢性腎臟病雖然是一種慢性疾病,但通過早期預防、規律診治和科學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延緩終末期腎病的進展。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提升保健意識,加強自我管理,共同守護腎臟健康!
- 瑞金醫院(嘉定院區)腎臟科門診安排如下 -
(一)專家門診
周四、周五下午:13:30 - 16:30
周六上午 :8:00 - 11:30
(二)普通門診
周一至周六上午:8:00 - 11:30
周一至周六下午:13:30 - 16:30
歡迎轉發點贊
撰 文丨萬曉芹 丁 琳
審 稿丨鄧雪芹 豐 青
策 劃丨王偉銘 吳曉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