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老李是一位來自江蘇的退休教師,患2型糖尿病已經十多年了,這些年他一直保持清淡飲食,自認為控制良好,很少監測血糖。
老李的生活十分規律,但幾乎不運動,除了買菜做飯,就是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很少出門運動。他覺得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運動反而會傷身體。
最近,老李老感覺到乏力、氣短,夜間胸悶,以為只是年紀大了,并沒有引起重視。前天早上,他突然胸口劇痛,呼吸困難,被緊急送醫。
經檢查發現,他的血糖高達18.2 mmol/L,糖化血紅蛋白10.5%,長期血糖控制極差,已出現心肌缺血、心功能不全和糖尿病腎病。盡管醫生全力搶救,老李仍因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心源性休克去世。
醫生提醒: 糖尿病患者不能僅靠飲食控制,還需重視血糖監測、堅持適量運動、保持血糖平穩。血糖波動過大比持續高血糖更危險,定期監測和科學管理是預防并發癥的關鍵。
老李的悲劇警示我們,糖尿病管理需要全面關注細節,才能避免嚴重后果。
一、為什么中國糖尿病人越來越多,4個原因不容忽視
根據國際糖尿病聯合會發布的2021年《糖尿病地圖集》顯示,我國糖尿病患病人數超過1.17億,患病人數占比超過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數的四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糖尿病患者人數最多的國家。
僅2019年,我國新增糖尿病人數就接近400萬,其中2型糖尿病占397萬人,死亡人數超過17萬,糖尿病在我國已經成為一種嚴峻的健康問題。
大家都知道1型糖尿病主要是和遺傳、自身免疫缺陷有關,這些都是先天因素無法避免,1型糖尿病在所有新發的糖尿病病例當中占比也比較低,但2型糖尿病的則是和后天的生活方式息息相關,所以今天我們也主要討論的是2型糖尿病。
為什么我國現在越來越多人患2型糖尿病呢?或與以下4個原因分不開。
1、高體重指數
體重指數過高是導致中國成人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高發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在2004年至2018年期間,我國成年人的平均BMI值從22.7 kg/m2上升到24.4 kg/m2,肥胖的患病率分別從3.1%上漲至8.1%。肥胖會增加胰島素抵抗風險,影響血糖調節,進而可能會增加糖尿病發病風險。
2、高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過高是早期糖尿病的癥狀之一,它意味著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胰島素抵抗增加,持續高空腹血糖會損傷胰島功能,影響胰島素分泌,加速糖尿病進展。
3、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高脂肪、高熱量、高糖分,缺乏膳食纖維等不良飲食習慣,加上久坐不動,缺乏運動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肥胖的風險,進而增加糖尿病的風險,因此要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4、體力活動不足
在我國,缺乏運動是繼高BMI值和不良飲食之后誘發糖尿病的又一大主因。有關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8年,我國超過20%的成年人運動不足,未達到每周15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的推薦標準。運動過少會增加肥胖、胰島素抵抗等風險,被糖尿病盯上的幾率也高,因此堅持運動也能預防糖尿病。
二、糖尿病大多因4個原因去世,現在了解還不晚
很多人都知道高血糖,事實上如果遵醫囑用藥、飲食控制,是能控制好血糖的。糖尿病并不可怕,要擔心的是糖尿病可能引發的并發癥,嚴重的還可能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下面這幾種糖尿病的并發癥可能會致命,一定要提高警惕!
1、心血管疾病
研究顯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并發癥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的首要死因,有50.4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跳驟停、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等心血管并發癥。心血管并發癥讓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壽命受到影響,因此糖尿病患者除了要控制血糖之外,也要控制好血壓和血脂。
2、糖尿病腎病
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引發糖尿病腎病等并發癥,嚴重的可能會導致腎衰,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糖尿病腎病患者前期可能會出現蛋白尿的癥狀,一旦發現異常,就要盡早就醫。此外,建議2型糖尿病患者要定期進行常規腎功能檢查。
3、糖尿病酮癥酸中毒
血糖長期控制不理想,人體內產生的酮體過多,可能會引發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出現爛蘋果味口氣、呼吸加快等癥狀。如果不及時治療,還可能會引發昏迷甚至致死。
4、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現低血糖,可能會引發昏迷、抽搐、致死等后果,因此要規律進食,不要以為血糖越低越好,要預防低血糖。
三、糖尿病患者做好4點,或有助于延長壽命
很多人一聽糖尿病并發癥可能會致命,整個人都嚇壞了,事實上平常如果能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預防并發癥或能延長壽命。
1、合理飲食
糖尿病患者需重視飲食管理,控制好血糖和體重。糖友可以參照《中國糖尿病膳食指南》建議,飲食遵循主食適量,優選低GI食物如全谷物和雜豆類,確保每餐有蔬菜,適量低GI水果。每周雞蛋不超過4個,奶類和豆類每日攝入,零食可選堅果。
烹飪時少油少鹽,多喝白開水,避免飲酒。定時定量進餐,細嚼慢咽,吃飯時先吃蔬菜,再肉類,最后主食。
2、控制三高
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檢查血糖,建議把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非空腹血糖不高于10Mmol/l。此外,控制血壓和血脂也尤其重要,建議將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總膽固醇要控制在4.5mmol/L以下。
3、規律運動
糖尿病患者規律運動能增加胰島素的敏感性,有助于控制血糖,建議每周進行150至30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或騎車,并加入兩次力量訓練,如使用啞鈴。運動前確保血糖在5.0至13.9mmol/L之間,避免在血糖過低或過高時進行運動。
4、堅持服藥
降糖藥物種類多樣,包括雙胍類、磺脲類、格列奈類、噻唑烷二酮類、α-糖苷酶抑制劑和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劑等。每種藥物通過不同的機制幫助控制血糖,適用于不同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要遵醫囑服用降糖藥,以便更好地控制血糖,如果藥物控糖效果不理想,要及時咨詢醫生換藥。
糖尿病作為我國常見高發的一種慢性病,如果遵醫囑用藥、控制飲食,將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圍內的話,一般不會危害到生命健康。但如果放任不管,就可能引發糖尿病并發癥,甚至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參考資料:
[1] 《并發癥比糖尿病本身更危險!這五種并發癥個個都致命!》.廣州華南糖尿病醫學研究院.2024年07月18日
[2] 《【健康教育】糖尿病患者體重管理,享受高質量生活!》.豐臺區和義社區衛生服務中心.2025年03月06日
[3] 《最新報告:中國糖尿病總患病人數超1.17億!主推手是這2個》.醫學界內分泌頻道.2024年10月10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