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馬小播
【信源】申通地鐵建設集團
【攝影】祁稼昊 隧道股份上海隧道
【本期責編】藍爸爸
【本期編審】Shining靈感
今天上午(3月13日),在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位于崇明島的北港大盾構接收井基坑內,現(xiàn)場建設者情緒激昂,揮舞旗幟熱烈歡呼,經過長江江底長達9公里的長距離穿越后,直徑13.5米的“申崇”號超大盾構機已于日前順利抵達接收井,盾尾部分完全脫出洞門,宣告22號線(崇明線)工程北港越江大盾構區(qū)間隧道順利貫通!這是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建設過程中的一項重大突破,此前,“申通”號盾構已于去年順利打通南港區(qū)間,而“申崇號”盾構機成功穿越長江,標志著崇明線穿越長江的隧道已經全部打通,為全線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過江段由南港、北港兩段越江隧道區(qū)間構成,由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是目前國內最長距離穿越長江的的軌道交通工程。此次貫通的北港越江大盾構區(qū)間長約9.024公里,“申崇號”盾構機從長興島出發(fā),向北穿越天塹長江,抵達崇明島的接收井。南北兩段隧道段均采用直徑超過13米的超大直徑盾構機進行施工,上海地鐵會同全體參建單位,晝夜奮戰(zhàn)連續(xù)推進,克服了長江口復雜的水文地質條件,歷時820余天,最終圓滿實現(xiàn)精準貫通。
連克17項風險,實現(xiàn)隧道施工“0”滲漏
長江江面下43.5米,直徑達13.5米的“申崇號”盾構掘進超過9公里,超長距離對施工精度提出了超高要求,所謂“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為此,項目團隊通過江面走航式復核進行了詳盡勘探,盾構掘進過程中通過高精密儀器測量,確保盾構精準抵達。最終,北港大盾構隧道區(qū)間盾構接收軸線與洞門中心偏差控制僅在±2cm,實現(xiàn)精準進洞;40599塊管片嚴絲合縫,實現(xiàn)隧道施工“0”滲漏。
依據(jù)盾構法工程風險清單評價條件,盾構穿越長江共面臨長距離掘進施工、下穿長江大堤、沼氣地層施工、長距離穿越砂性承壓水地層等一級風險8項,二級風險7項,三級風險2項,共計17項風險,建設管理方通過設立硬性指標,實施剛性約束,建立分級應急搶險體系,合理有效的進行風險管控。“申崇號”單日最高掘進達14環(huán)(28米),單月掘進329環(huán)(658米),高效推進的背后,是專業(yè)維保團隊對裝備進行周期性維護保養(yǎng),盾尾刷及各項設備狀態(tài)良好,設備無故障、盾尾無滲漏,為超長距離掘進提供了全過程保駕護航。
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應用,智能管控護航穿越
盾構掘進過程中,通過隧道股份上海隧道自主研發(fā)的數(shù)智隧道智能管控平臺,集成了盾構磨損監(jiān)測系統(tǒng)、隧道內交通控制系統(tǒng)、有毒有害氣體監(jiān)測預警及通風系統(tǒng),解決了盾構長距離推進、盾構穿越不良地質土層、穿越長江大堤等難題,保證了隧道施工安全和常態(tài)化高效運行。區(qū)間隧道中隔墻施工采用軌行電驅調整成套組合鋼模,保證了隧道內中隔墻的澆筑質量和施工工效。
瞄準打造“上海軌道交通第一隧”品牌,項目管控過程中對標國內一流軌道交通建設項目,形成《項目級文明施工指導手冊》,從八個方面著手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響應崇明世界級生態(tài)島建設要求。盾構接收井采用輕型真空井點預降水、新型地下連續(xù)墻開挖設備等措施,確保淺層厚砂層在圍護開挖過程中的穩(wěn)定,保障了地下連續(xù)墻施工質量;采用智能降水監(jiān)測系統(tǒng)、深基坑管控平臺等結合現(xiàn)場管控,確保了基坑開挖過程的穩(wěn)定。嚴格落實上海市文明施工和環(huán)境保護要求,采取成槽成孔泥漿循環(huán)利用、高噪音設備附近設置聲屏障、四級沉淀和專業(yè)水過濾系統(tǒng)污水處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對環(huán)境的影響。
未來,22號線將與上海地鐵網絡實現(xiàn)無縫銜接,極大縮短崇明與上海市區(qū)的時空距離,上海市民可以乘坐地鐵直達崇明,感受生態(tài)島的魅力。同時,有力促進崇明世界級生態(tài)島建設,為崇明經濟社會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有力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fā)展。
上海軌道交通22號線(崇明線)作為快速聯(lián)系崇明區(qū)與上海中心城區(qū)的軌道交通線路,途經浦東新區(qū)、長興島和崇明島,其建設將為崇明發(fā)展增添強勁動能。線路南起浦東金橋地區(qū),全長42.232公里,全線共設8座車站6個工作井2座停車場,8座車站分別為:金吉路站(換乘9號線)、申江路站(換乘12號線)、高寶路站、凌空北路站、長興島站、陳家鎮(zhèn)站、東灘站、裕安站,全部為地下車站。
崇明線經長興島兩次穿越長江,最終到達崇明本島,是上海首條穿越長江的軌道交通線路,也是目前全國軌道交通越江隧道中區(qū)間距離最長的工程項目。上海地鐵特別定制了兩臺超大直徑(刀盤直徑為13.5米)泥水平衡盾構,分別從位于長興島的南北兩座工作井始發(fā)推進,在近長江入海口的位置穿越長江。其中,由“申通號”盾構向浦東方向推進南港段隧道,長7.739公里;由“申崇號”盾構向崇明島方向推進北港段隧道,長9.024公里。
崇明線目前8座車站已全部開工,其中高寶路站、長興島站、申江路站、東灘站、凌空北路站5座車站主體結構已封頂,盾構推進已累計完成33.5公里(總體完成率52%),包括南港和北港段隧道(共16.8公里),另有13臺6.9米級盾構推進中。
目前,隨著大盾構區(qū)間全部推通,越江隧道區(qū)間已經全面進入內部結構施工階段,預制煙道板安裝、現(xiàn)澆中隔墻施工等作業(yè)正多斷面有序開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