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特朗普感覺有點黔驢技窮了,俄烏沖突進行到現在這一步,可以說是美國打輸了自己的代理人戰爭,但是美國不想承擔這個代價,烏克蘭也不想承擔這個代價,而俄羅斯呢,需要更大的成果才能停止戰爭。所以現在的這個情況,實際上是輸了的不肯認輸,完全想通過政治手腕和談判去結束戰爭,這恐怕很難。
當地時間周三,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威脅稱,如果俄羅斯總統普京拒絕烏克蘭已經同意的為期30天的停火協議,他將搞垮俄羅斯經濟。
特朗普的這個說法,聽起來簡直是一種無能狂怒,如果美國能搞垮俄羅斯的經濟,絕不會等到現在,如果拜登都沒能搞垮俄羅斯的經濟,特朗普也不會有這個能力。實際上俄羅斯的經濟現在很大程度上是與其他國家捆綁緊密,所以支撐俄羅斯經濟的不是美國,也不是歐洲,美國也沒這個能力搞垮俄羅斯的經濟。
美國現在的情況是打又打不過,想談,自己又沒有牌,想先停火30天喘息一下,還只能靠嘴炮威脅,這可真是有點難為特朗普了。澤連斯基是軟飯硬吃,特朗普是無牌硬打,這兩人真的是國際舞臺的一對活寶。
特朗普在戰略上想進行撤退,然后在過去的地緣沖突帶,讓自己的盟友們頂上去,這樣美國可以龜縮回北美大陸。然后通過遙控指揮,不管是讓歐洲和俄羅斯再大打出手,引發世界大戰也好,還是說美國在后面支持,給盟友們賣武器賣裝備賣工業產品也好,總之美國現在的實際戰略,就是不想沖在最前面,給盟友們扛雷了。
美國的這個選擇,是基于他們對后全球化時代,經濟可能更多的走向區域化,碎片化的一個操作和判斷。也就是說美國想放棄全球化的利益,那么第1步是先放棄全球化的責任和相應的支出。
這個時候,實際上對于歐洲,俄羅斯,甚至美國的主要對手來說,在某種意義上,除了美國之外,大家形成了一個共同的利益交集,那就是要想盡辦法拖住美國,別讓美國跑了。
只要拖住美國,在目前的全球局勢和國際格局下,美國就還得盡義務,畢竟按之前的全球化架構來說,美國所主導的這個全球化并沒有徹底結束。而衡量是否徹底結束的一個標志,就是看美元是否從國際貨幣金融體系中退出,否則的話,美國就是在繼續依靠美元的地位來占大家的便宜。
你不能想著既占便宜又不盡責任,那好處全被你美國拿走了,天下哪有這種好事呢?你可以先終結霸權,再結束義務,但不能反過來只結束義務,卻還要享有霸權。
02
美國的戰略撤退,在東歐和中東,是在同步進行的。結束俄烏沖突,就是想從東歐撤退,而巴以和談和伊核協議談判,就是為中東的戰略收縮做準備。但是現在美國的問題是,連俄烏沖突都有點搞不定,這就很尷尬了。
俄烏沖突怎么結束,很大程度上將會為后面美國從中東和東亞進行戰略收縮時,打個樣板出來。這實際上,說白了就是關系到相關國家與美國的勢力范圍重新劃分的問題。
如果按美國的設想,是他先拿走最好的一塊,然后躲到北美去看戲,剩下的大家去搶,搶得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再來收拾殘局抄個底,復刻二戰的操作模式。
但是對于中俄歐以及醫院沖突帶上的當事方國家來說,最好的選擇,是大家拖住美國,然后瓜分美國的利益,再把美國擠出去,大家自己玩。這實際上是借助美國的撤退,來孤立美國。
所以這兩種方式,其實就是現在的一個拉鋸博弈。
之前俄羅斯跟美國說,自己可以做伊核談判中間人,我覺得那純屬是大毛的一廂情愿,一個連敘利亞都保不住的俄羅斯,有什么資格可以給伊核談判做中間人呢?
這實際上是后全球化時代的勢力劃分談判,不管是哪邊,俄羅斯的話語權都不夠,主動跟美國提這個事,咱實話實說,除非是我們已經授意允許了,否則就是僭越。
在當今的國際局勢下,任何關于伊朗的多邊談判,都不可能繞過我們去談,那是不會有任何結果的,過去的伊核協議六方會談我們也是主力,更何況這么多年這么多投資下去,我們的利益權重占比是最高的,就這一點來說,沒我們不行。
所以俄羅斯要是懂點事的話,就必須跟我們先溝通,才有這個可能,你看這不就來了。中方將于3月14日舉行伊朗核問題中俄伊北京會晤。三方將就伊朗核問題及其他共同關心的問題交換意見。
我在之前的長文章《》中具體寫過,美國想要就中東的勢力范圍劃分進行談判,圍繞伊核問題展開,將是多方利益博弈的一個核心舞臺。
而這一塊如何博弈,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在東歐和中東的勢力范圍劃分之后,東亞將如何進行,這將關系到我們的地緣安全和核心利益。一旦談完,東亞的博弈很可能就會激化,《》這里提到的幾個風向標事件,將會成為一個重要的參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