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臺灣地區三大船公司--長榮、陽明和萬海--紛紛為員工送上了令人艷羨的豐厚年終獎金。其中,長榮海運以人均20個月薪的年終獎直接引爆業界,成為熱議焦點!
然而,與長榮直接宣布發20個月薪相比,陽明海運的做法卻顯得頗為神秘。此前,陽明已預發了5.5個月的全薪獎金,但據臺媒報道這僅僅是“前菜”,最終的年終獎金額需待年度財報公布后才能揭曉,這一懸念讓員工和業內同行充滿好奇。
據壹航運最新獲悉:昨天(3月12日),陽明海運公布了去年全年強勁的財務業績,一同揭曉的還有員工福利的最終方案。
數據顯示,陽明海運2024年度合并營業收入為2,227.1億元新臺幣(約69.4億美元),稅后凈利潤為641.8億新臺幣(約19.99億美元),稅后每股收益(EPS)為18.38新臺幣。
與此同時,陽明海運宣布:員工去年年終獎金可領到最高上限為12個月月薪,扣除1月農歷年前已經預發的5.5個月,后續將再補發6.5個月。
除了2024年度的年終獎外,還有一份俗稱年“中”獎金的員工酬勞可領,陽明去年稅前盈余798.2億元新臺幣,員工酬勞為公司稅前盈余的1%,平均每人可領48.76萬元新臺幣(約10.7萬人民幣)。
除了給員工發獎金外,在去年大賺一筆的陽明海運還批準了每股7.5新臺幣的現金股息分配。
陽明海運表示,2024全年整體集裝箱產業新增運力約達300萬TEU,供給大于需求成長,在紅海危機船舶繞道航行、主要港口塞港等因素影響下,消耗多余船噸,同時亞洲新興經濟體表現亮眼,帶動全球經濟成長,前三季航運市場火爆,貨量、運價齊頭上漲。
▲陽明海運2024年財報
陽明表示,全球經貿環境仍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風險,主要有關稅戰全面開打,成本上升威脅可能影響消費力,推升通膨壓力,影響經濟成長與貿易活動,對航運需求造成威脅。
還有地緣沖突持續影響市場供需平衡,以哈?;饏f議談判陷入膠著,集裝箱船公司重返紅海仍具不確定性。德魯里在1月的報告指出,一旦復航或將釋放出超一成的過剩運力,預期船公司將通過實施加速船舶拆解、慢速航行等措施應對。
面對地緣政治變局與全球供應鏈重組,陽明海運稱將從兩方面來強化競爭力:
一是加強聯盟合作,也要擴大聯盟航線外合作機會,加速區域航線布局與發展新興市場;
二是優化船隊、汰舊換新。計劃建造6艘8,000TEU級傳統燃油雙燃料集裝箱船、7艘1.5萬TEU級LNG雙燃料集裝箱船,以此分散船隊能源風險,保留部分船舶依船型與航線配置未來燃料選擇的彈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