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要先交錢?
當心是陷阱!
亂收費陷阱
指用人單位或者中介機構以工作為名收取報名費、服裝費、體檢費、培訓費、押金、崗位穩定金、資料審核費等費用。
實際上
應聘工作本身并不需要任何費用
對于將先交報名費、培訓費等
作為條件的招聘面試
都要謹慎對待!
如交費一定要求出具正規發票
并加蓋單位公章
為可能發生的糾紛維權保留證據
這些情況要當心!
入職前先交錢
常用手段
中介機構還未介紹工作就以押金、保證金、辦證費、服裝費、資料費等名目收費,之后再以各種苛刻的要求迫使求職者自動放棄求職或離崗,已交納的費用借故不退還求職者。
這類騙局往往有幾個特點:對職位許以高薪并承諾工作輕松;對學歷、工作經驗要求很低;面試過程簡單,輕易即可通過;收費要得急且看似各有名目,實際并不合理合法。
防范提示:
《勞動合同法》第九條明確規定,用人單位招用勞動者,不得以任何名義收取勞動者財物。
《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受用人單位委托招聘人員或者開展其他人力資源服務,不得以招聘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
用人單位或服務機構,均不能以收取押金、保證金、服裝費、資料費等名目作為求職者的錄用入職條件。
入職捆綁付費培訓
常用手段
一些培訓機構或中介公司,以招聘為名變相招生,以高薪、名企工作崗位為誘餌吸引求職者,面試時則向求職者提出“工作能力不足”、“崗位有從業資格限制”等理由,要求進行入職培訓或考證培訓,承諾完成培訓后即可上崗。
當求職者交付培訓費用后,卻不提供承諾的工作;或者以不能滿足崗位需求等理由,在求職者剛一上崗就予以解雇。更有的企業,一旦收取求職者的培訓費后就會即刻“人間蒸發”。
防范提示:
員工培訓成本一般應由用人單位承擔。對經付費培訓可錄用、包就業等要求,一定要謹防既被坑騙一筆培訓費,又浪費時間精力,最后學不到什么本領,更得不到理想的工作。
招聘“套路貸”
常用手段
不法分子與不良網貸平臺勾結,推出購車貸、美容貸等招聘陷阱,主要蒙騙畢業不久、初入職場、找工作心切的求職者。
防范提示:
對有應聘意向的企業,最好事先通過第三方平臺等渠道核查其相關資質,若企業在求職過程中以各種理由要求租用、購買各類工作設備或交錢、貸款才能安排崗位的,應果斷拒絕,以免上當受騙。
收費“內推”
常用手段
個別中介機構或個人宣稱與知名公司合作,具有內部推薦權,求職者只要交納一定費用,就可以通過其提供的專業輔導或特定途徑,順利獲得優質offer。
但這些“內推”“保offer”的承諾往往難以兌現。有的求職者因本身符合相關崗位要求而被錄用,這類機構就歸功于己;如果求職者沒被錄用,這類機構就會以種種理由搪塞,拒絕退還求職者相關費用。
防范提示:
收費“內推”、保offer等多屬虛假宣傳,涉嫌違法違規。求職者千萬不可抱著“走捷徑”“靠關系”等心態輕信騙子的話術,應通過正規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或用人單位正規渠道求職。
傳銷“拉新”
常用手段
傳銷組織有三大特征:入門費、拉人頭、金字塔結構的盈利模式。一旦求職者落入圈套,傳銷組織便會要求繳納一定費用或購買某種產品,并指派各種“推銷任務”。
防范提示:
求職者要掌握辨別傳銷的基本常識,避免誤入。一旦被騙、遭受侵害,請立即報警求助,并可及時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投訴舉報。
入職體檢需要交費嗎?
入職體檢通常是要求的,求職者可自行到二甲以上醫院進行。正規單位不會代收體檢費用!
同時提醒大家
妥善保管個人證件。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扣留他人居民身份證!
不要將證件原件交付他人,如有需要,僅向有關人員出示即可。需要提供證件復印或者影印件的,要在合適位置注明具體用途。
一旦遭遇求職陷阱
或遭遇惡意解約等情況
請立即撥打12333電話
或前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
投訴舉報
如果人身安全受到威脅或傷害
請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
來源: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