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一直想做一期跟電影哪咤2相關的節目,毫無疑問,我首先請教的是百度和deep seek,我先后整理了一個7000多字的提綱,我以為我可以望文生義,見文解字,跟大家繪聲繪色的講上半個小時,既表達了我對這部精彩作品的致敬,同時也炫一下我是一個熱愛中國文化的人。
可是每次打開話筒我都猶豫了,稿紙上的每個字我都認識,但是字后面的含義到底是不是像網絡上給我們提供的那么準確?網絡上對電影中相同符號,也有著五花八門的解釋,讓我心生疑竇。作為職業的本能,我又和熟悉的中文系教授通了電話,結果出乎我的預料,幾乎打消了我做這期節目的念頭,教授們引經據典的輸出可能會讓普通人更加心生敬畏,覺得中國傳統文化之高深,更應該是專業人士關起書齋來做研究出成果的,國學本身和普通人并沒有太大關系,我們的傳統文化教育是從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開始的,我們學習的目的是能夠在課堂上一字不落的背出,在考試的卷子上識別出通假字,倒裝句,解釋出這篇文字的中心思想,以獲得一個好的分數,它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融入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教育部反復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進入到中小學課程。學習本來是為了運用5000年傳統文化的豐沛營養,應該成為我們文化基因的一部分,成為我們行動的準則,為人處世的本能。
所以關于哪咤的這期節目,我們應該請一個具有豐沛國學修養,又有踐行經驗的老師來做這期節目的嘉賓。電影哪咤2里面反復出現了太極圖案的云彩,很多武打的場面,都從太極拳開始生發,反復強調太極拳里面的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以弱勝強的一些核心要素。所以我們這期的嘉賓邀請到的是云南省武術協會的副主席,國家級一級武術的裁判海平先生,他還是上海交通大學老子書院昆明分院的院長,他也是中國首位受邀登上清華紫荊大講堂的易學老師,還是中國國際易學聯盟的副主席。
為了不露怯,在采訪的前幾天,我在海平大學堂的公眾號上加班加點的看完了很多海平老師的國學課程,很多短篇幅小節目都在告訴你,如何愉快的過好每一天,身心健康的人才是和諧社會里最重要的基本單元,比如說在家里,女性應該怎樣做母親,承擔母職,從晏殊的十六字箴言里解讀為什么慎言、戒欲、結情的人才能夠躲過厄運,這些簡單易懂的道理都有出處,既能入耳也能入心…
不知不覺已經說了三分鐘,這已經不是一個廣播節目的導語,而是對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槽點的一些碎碎念。
截至3月11號晚間10點,電影哪咤2以接近150億的票房沖進了全球影史的第六名影片當中的親情之愛,友情與師徒之誼,都是中國儒家文化思想當中仁者愛仁的深厚表達。
海平先生解讀的核心要點:在哪咤的影片中有正確的對抗,通過太極功夫的視角,觀眾們看到善惡之間的微妙變化,理解到每個角色都包含著陰陽這兩點,主角的內心的光明與黑暗,堅強與脆弱,如同陰陽兩極相互轉化,相互制約這種塑造的方式,讓人物更加的立體完美的詮釋呢以柔克剛的東方智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