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中國醫藥報》刊發《錨定目標任務 細化責任舉措 安徽:“五個突出”走穩走實化妝品監管之路》,報道安徽省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工作亮點做法。全文如下:
錨定目標任務 細化責任舉措
安徽:“五個突出”走穩走實化妝品監管之路
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過程中,安徽省藥監局認真落實國家藥監局工作部署和要求,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圍繞“防范風險、查辦案件、提升能力”三大任務,狠抓專項行動、風險管控、網絡巡查、案件查辦和能力建設,不斷提升監管質效,全省化妝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
突出專項行動?拓展監管深度
安徽省藥監局扎實組織開展各類專項行動,針對易發多發問題、潛在風險問題、頑疾難點問題進行整治,拓展監管深度。
嚴厲打擊化妝品“一號多用”違法行為。采取自查自糾與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壓實企業主體責任和屬地監管責任;組織開展對化妝品生產經營企業和注冊人、備案人、境內責任人的專項檢查。2023年7月至2024年9月,責令整改277家、約談68家,對發現的違法違規線索深挖細查,查處案件84起。
有效管控“海藻面膜”產品安全風險。針對2023年國家化妝品抽樣檢驗發現的“海藻面膜”類相關產品共性問題,部署開展全面風險排查,加強對宣稱含有“海藻”或者“海藻提取物”的涂抹式面膜的日常監管,督促企業規范生產經營行為,落實產品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排查整治染發類產品突出問題。在生產環節,對染發類化妝品生產企業進行全覆蓋檢查,并具體到每個品種;在經營環節,以染發類化妝品為重點,集中排查存在的突出問題。同時,以發放宣傳手冊、告知信、責任清單,簽訂承諾書等形式,加強對化妝品生產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的法規宣貫,加大對消費者科學使用染發類產品的科普宣傳,多維度強化染發類產品專項整治實效。
著力維護化妝品市場秩序。開展進一步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專項整治行動,在化妝品領域聚力打擊全省范圍內無證生產經營違法行為,消除監管“盲區”;認真落實“黑窩點”首辦負責制,強化案件上下游鏈條追溯。通過查辦一批無證生產經營違法行為,形成有力震懾,有效整肅了市場秩序。
突出風險管控?提高監管精度
安徽省藥監局加大化妝品風險監測、分析、研判、運用工作力度,努力讓監管跑在風險前面,增強監管的靶向性,提高監管精度。
高度重視化妝品安全風險監測工作。2024年以來,通過自建檢驗方法和提高網絡采樣比例等方式加大監測力度。截至2024年9月,在計劃監測和探索性研究中共發現10批次問題產品和7批次采樣異常情況,在風險管理、檢驗方法等方面提出9項針對性建議,為化妝品安全風險交流、預警提供科學依據和參考。
建立健全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制度。按季度開展風險會商,從監督檢查、抽樣檢驗、風險監測、投訴舉報、不良反應監測等環節,全面排查化妝品質量安全風險,對2023年度梳理發現的14個風險點開展跟蹤處置并及時銷號;對2024年上半年確定的6個風險點,明確16項處置措施,督促各責任單位實施對賬銷號、閉環管理。
充分發揮不良反應風險警示作用。對發現和報告的嚴重化妝品不良反應及時開展分析評價,向產品涉及的注冊人、備案人、境內責任人、受托生產企業所在地省級藥監部門通報風險提示信息,并視情況對涉及嚴重不良反應的產品開展風險監測采樣和檢驗,進一步豐富不良反應調查手段。
有序推進化妝品抽樣檢驗任務。2024年1月至9月,共完成827批次化妝品國抽任務;在化妝品省抽中,圍繞年度化妝品監管工作重點,對兒童化妝品和染發類、面膜類產品進行重點覆蓋,著力提高重點產品的風險防控能力。
有效落實高風險信息“直通車”制度。印發省級“直通車”制度文件,明確化妝品安全高風險信息的8類情形,對日常發現和收到的各類化妝品安全風險信息及時開展識別評價、綜合判定和調查處理。對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通報的1例涉及安徽化妝品備案人的化妝品安全高風險信息,組織相關單位快速調查處置,有效管控化妝品風險。
突出網絡巡查?拓寬監管廣度
電商平臺已成為化妝品消費的重要渠道。安徽省藥監局在2023年、2024年連續兩年將網絡電商平臺內化妝品經營者列為年度重點檢查對象,利用網絡交易監管服務平臺等主動開展違法違規線索監測,拓寬監管廣度。
針對節假日、“6·18”“雙11”等重要時段和促銷節點開展重點監測,同時聚焦覆蓋面廣、用戶群體多的化妝品主流電商平臺進行網絡抽樣,對監督檢查、不良反應監測、風險監測、投訴舉報、輿情監測等環節發現和收到的網絡經營違法線索開展深入調查和處置,持續凈化網絡經營環境。
按照國家化妝品網絡經營監測平臺試運行工作要求,開通省、市、縣三級監管人員平臺賬號,指定專人負責線索的接收和推送,開展專題培訓并落實風險處置要求,加快實現對化妝品網絡銷售的及時監測、準確研判、科學預警和有效處置。
2024年1月至9月,共接收國家化妝品網絡經營監測平臺推送的化妝品網絡經營可疑線索15條,均已處置或反饋。
突出案件查辦?加大監管力度
安徽省藥監局持續狠抓案件查辦,不斷加大監管力度。
制定重大違法案件掛牌督辦工作規則,明確重大案件報告范圍、報告時限等要求;加強大案要案指導協調,對宣城市“5·23”生產銷售假冒化妝品案和合肥市“5·16”生產銷售假冒化妝品案掛牌督辦并建立臺賬,定期調度案件進展,確保閉環管理;強化激勵引導,對宣城市“5·23”生產銷售假冒化妝品案等負責案件查辦工作的3個集體和9名人員予以通報表揚,營造比學趕超的工作氛圍;舉辦全省典型案例分析研討班,開展2023年度藥品行政處罰優秀案例評選,公開發布5期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典型案例,涉及化妝品案例7件,不斷強化示范效應。其中,黃山市花千雨露化妝品有限公司更改化妝品使用期限案入選國家藥監局2024年7月份通報的化妝品典型案例。
藥品安全鞏固提升行動開展以來,截至2024年9月,安徽省共查辦貨值金額50萬元以上化妝品案件11件,其中貨值金額千萬元以上案件4件,并首次破獲了貨值金額億元以上案件。
突出能力建設?提升監管“硬度”
安徽省藥監局始終把能力建設擺在突出重要位置,強化人才培養,夯實監管基礎,用高水平專業能力提升監管“硬度”。
持續推進基層監管能力提升。根據國家化妝品法規文件發布情況,組織對化妝品監管人員開展集中培訓,依托化妝品省級實訓基地,開展現場教學,切實增強培訓實效。針對市、縣、所三級監管人員開展巡回授課,突出對常用法規和具體案例的宣講,夯實基層監管基礎。有計劃地安排地市檢驗中心人員到省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進修學習,提高地市檢驗中心檢驗人員的專業能力。
加強省級化妝品檢查員管理。堅持制度建設與隊伍建設同步推進,制定完善檢查工作規則和流程,制定檢查員遴選、使用、培訓、考核等管理規定,規范對檢查員的管理;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建立檢查員聯合培養、定期交流機制。目前,安徽省共有化妝品檢查員91名,已基本構建起滿足化妝品監管要求的檢查員隊伍體系、制度體系和工作體系。
安徽省藥監局還針對化妝品從業人員不熟悉法律法規要求、法律意識相對淡薄、質量安全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基層化妝品監管力量薄弱等問題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監管工作質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