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胖胖。
其實吧,不知道大家對主播這個行業怎么看。
不瞞大家說啊,胖胖之前身邊認識的朋友中,就有朋友,他的前對象就干過這一行。
這行吧,不得不說,一些高顏值的網紅確實挺好賺錢的,像之前胖胖朋友的前對象,靠直播打賞賺錢之外呢,還賣點“私人用品”、什么穿過的二手絲襪、穿過的二手T恤,一件五六百。
你品,你細品,一件全新的衣服市場價可能不到幾十塊,被主播穿過后,身價翻數十倍。
胖胖一直沒想明白,這東西還真有人買?而且賣得還挺好?
當然,直播圈的賺錢方式遠不止二手經濟,真正的大錢還是靠套路感情收割。
最近的新聞,大家不知道看了沒有:
3月10日據瑞安融媒報道,這山東一男子刷了19萬打賞給女主播,結果發現對方不僅早就結婚了,還專門編造“富家千金單身”的人設,暗示可以線下發展關系。
結果呢,半年時間,這哥們砸錢沖到榜一,最后發現被騙,帶著3500多頁的聊天記錄去報警,女主播被抓。
這事一出來,評論區直接炸了:
有人說:“心術不正的人,被另一個心術不正的人騙了。”
還有人說:“現在的主播不都這樣嗎?竟然還有人信?”
咱們從商業模式上來看
其實直播就是一種“情緒消費”,就是提供情緒價值。
它其實和大家去電影院看電影、聽音樂會、甚至給偶像投票打榜是一個道理:
本質上,人們是在為某種情緒買單。
但問題是,普通的電影和演唱會,你買票進去,知道自己消費的是內容,不會指望電影里的女主角真能和你談戀愛。
但是直播就不一樣了,很多觀眾刷禮物,買的不僅是主播的表演,還有一種幻想,他們以為,打錢打到一定程度,就能從“觀眾”變成“朋友”,甚至變成“戀人”。
而主播們呢?
胖胖也是聽過朋友說過這種立人設,劇本。
她們當然不會直接說“我愛你”,那太假,也太容易翻車,甚至涉嫌詐騙。
但聰明的主播懂得立人設、寫劇本,用各種“曖昧模糊”的套路,讓榜一大哥覺得自己很特別。
比如說啊:
“你對我真的很好,跟你聊天好開心”(讓人覺得自己特別)
“如果以后有機會見面就好了”(制造憧憬)
“我現在單身啊”(留給粉絲遐想空間)
在胖胖大概接觸主播行業的情況下,胖胖覺得這其實都是人設,這些話既不會明確承諾什么,又能讓榜一大哥覺得自己“有戲”,讓他越陷越深。
可能有人會覺得說:
粉絲刷錢的時候是自愿的,這怎么算騙?
但問題在于,這里的“自愿”是建立在主播精心策劃的幻覺上的。
對吧?這哥們半年刷了19萬,等到他發現主播不回應戀愛關系,才意識到對方是在編人設騙錢,于是選擇報警。
但如果主播真是單身,并且繼續給他希望,那是不是這19萬就值了?
說白了,他報警的核心,不是自己刷了多少錢,而是發現自己砸錢之后,依然買不到期待的結果。
所以呢,在很多這種粉絲心里,打賞從來不是單純的消費,而是一種投資,投資未來的戀愛機會。
這就是很多榜一大哥的心態:
他們并不是單純的粉絲,而是覺得自己和普通觀眾不一樣,自己是特別的,只要刷得足夠多,主播就會真正喜歡自己。
但現實呢?
咱們也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是在胖胖接觸認識的圈子中,絕大多數的主播要的僅僅只是你的錢,而不是你這個人。
榜一大哥們發現自己的投資打了水漂,就會憤怒、委屈,甚至舉報主播詐騙。
但這其實是很諷刺的:
如果主播繼續哄著他們,哪怕一輩子不見面,他們或許有可能都愿意一直刷下去。
可一旦發現自己只是“客戶”而非“特例”,他們就破防了。
所以,榜一大哥真的是單純的受害者嗎?
從法律角度看,他是被騙了,但從心理層面看,他其實是個失敗的投機者,他幻想用錢換情感,最后發現自己只是個韭菜。
再來看女主播的角色。
她當然不是什么無辜的小白,既然被抓了,說明確實涉嫌違法。
但她的操作模式,其實只是直播行業的一個很極端又常見案例。
就是在這個行業里,很多主播的“賣點”從來不是才藝,而是人設。
而“單身+富家千金”的人設,正是能最大程度吸引大哥們刷錢的設定。
她的行為當然過分,但說到底,她也只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在情感幻覺和金錢之間搭建了一座橋梁。
但終歸呢,直播打賞本質上是一場“信息不對稱”的交易,粉絲以為自己買的是“情感”,主播賣的卻是“表演”。
問題就在于,這種表演的界限在哪里?
如果主播明確承諾“你刷錢我就跟你談戀愛”,那是赤裸裸的詐騙。
但如果她只是“暗示”自己單身,并且讓粉絲誤以為有機會,那這個界限就變得模糊。
哎,說白了,這種隔著屏幕談感情,本就是霧里看花,有多少真情?有多少劇本?大家心里都清楚。
有人可能會問,既然主播會被抓,那是不是意味著以后直播行業會變干凈?
其實不可能,直播行業的核心邏輯并不會變,因為本質上,這個模式賺錢太快了。
而且,在這場金錢游戲里,真正的贏家從來不是主播,也不是榜一大哥,而是平臺。
主播被抓了,榜一大哥錢也沒了,但平臺呢?
平臺從打賞抽成,流水越大,賺得越多。
所以呢,主播只是個“消耗品”,一個倒下了,還會有千千萬萬個“主播”站起來。
榜一大哥只是韭菜,割了一茬,還有下一茬。
所以,在這場直播經濟里,真正的核心玩家從來不是主播,而是背后那些搭建平臺、制定規則、收割流量的人,才是最大的贏家。
不是有句話是這么說嗎?
低級的欺騙靠胡編亂造,中級的欺騙靠精心編造,高級的欺騙用一半真相包裹一半謊言,超高級的欺騙是給你選擇性的真相,最頂級的欺騙是給你全部事實,但通過不同的解讀,讓你得出錯誤的結論。
大家可以自行代號入座。
所以呢,這事最后怎么判,還得看法律怎么認定。
但從更深層次來看,榜一大哥、女主播,甚至所有投身于這種“情感經濟”的人,都不過是這場游戲里的棋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