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崗廈村,有家叫貴A糯米飯的小店
招牌是深圳少見的手包糯米飯
光是米飯每天就要蒸50斤,一天要賣上150多份
01.
少見的手包糯米飯,來自貴州
手包糯米飯,一款來自貴州的特色小吃。作為貴州早餐界的扛把子,它以配料豐富和糯嘰嘰的口感出名。今天去的這家「貴A糯米飯」,老板陳姐來自貴州貴陽,店里賣的都是來自貴州的特色小吃,其中的招牌當(dāng)屬她家的手包糯米飯。
“米”
提前一天泡好,加上豬油和醬油蒸制
▎老板陳姐:“糯米需要提前一天泡好,每天都要備好50斤糯米。”
陳姐會將泡好的糯米飯拌上豬油和醬油,再上鍋蒸上1小時。在蒸制中,醬油的鮮甜和豬油的油香融入到粒粒分明的糯米飯里,就算不加上配料單吃也很美味。
“配料”
7種料,折耳根和脆哨是經(jīng)典
▎陳姐: “手包糯米飯一共有7種料,顧客就愛吃里面的脆哨。 ”
手包糯米飯的配料大致有7種,土豆、酸蘿卜、花生米、蔥花和油辣子,折耳根和脆哨是其中的特色。陳姐介紹說脆哨就是豬油渣,而折耳根算是有爭議的食材,吃得慣的顧客每天吃多少都不厭,不喜歡吃的,吃一口就yue了(是我沒錯了)
▎陳姐: “想吃豪華版的話,可以加點(diǎn)甜腸和咸蛋黃。 ”
密密麻麻的小料加上后,陳姐說會吃的顧客通常會再點(diǎn)些甜腸和咸蛋黃。甜腸比起廣式臘腸來得更甜些,咸蛋黃沙沙的醇香也會給糯米飯帶來不一樣的風(fēng)味。
“調(diào)味”
貴陽人才懂的油辣椒和白糖引子
配料加完后,陳姐會撒上自制的油辣椒和白糖引子作為調(diào)味。油辣椒是咸辣口,加入白糖引子的糯米飯有股淡淡的鮮甜,也中和了油辣椒的辣度。
再蓋上滿滿一層飯后,陳姐會將塑料袋一轉(zhuǎn)一按,將糯米飯弄得扎實(shí)些。這樣一份手包糯米飯就完成了,全程不到一分鐘。
02.
“一個9元,每天要做150多份”
▎陳姐:“以前讀書時,買一個邊走邊吃,走到學(xué)校也就吃完了。”
一份扎實(shí)的手包糯米飯,陳姐一天大概要做上150多份糯米飯。陳姐說 不管是上班族還是學(xué)生黨,來上這么一份扎扎實(shí)實(shí)的糯米飯,一整天能量都能補(bǔ)充滿滿。
“份量”
比拳頭大,一個頂飽
拿到手后,光是拿著就覺得沉甸甸。其次就是它的大小,比自己的拳頭還要大上些。吃上一個,肚子一整天都不會咕咕叫了
“拿著吃”
兩層飯,一層料
打開包裝后直接開吃是常見的吃法,紅色的油辣椒和醬油色很好地滲入了每一顆糯米中,各種小料也緊緊地被包裹其中。每一口都是不同的料,口口都是油潤潤的鮮香! ( 來 自本編輯 四 層下巴的好吃認(rèn)證)
“用碗吃”
拌著吃,每口都是料
用勺子將飯和料拌勻后,各種小料和米飯的咸香和諧地纏綿在一起。脆哨、油辣椒和未融化的白糖入口則是有種脆脆的口感。啥都不說了,咱就是一個開炫!
03.
“第一次吃,建議別放折耳根”
▎陳姐:“之前有顧客想叫跑腿,我拒絕了,因?yàn)樗偷剿敲罪埗加擦耍诟胁缓谩!?/p>
這家店在崗廈村開了將近2年,就藏在消防站旁邊的小巷里。店名中的貴A是貴陽的縮寫,也是陳姐為了讓在深圳的老鄉(xiāng)能尋得家鄉(xiāng)的口味。陳姐一開始還擔(dān)心附近的顧客吃不慣她家的口味,沒想到老熟客越來越多。有的甚至從南山寶安那邊過來,為的就是吃上一口熱乎的糯米飯。
當(dāng)被問到開店以來有遇到什么趣事時,陳姐就像打開了話匣般滔滔不絕。陳姐講之前有位小女孩自告奮勇想挑戰(zhàn)一下折耳根,結(jié)果受不了折耳根的腥味就吐了。在那之后,陳姐都會先拿點(diǎn)給顧客試吃,能接受了再加。
這一大盆折耳根
有沒有敢挑戰(zhàn)的勇士們!
貴A糯米飯
營業(yè)時間
10:00-20 :30
地址
福田街道崗廈村東一坊14號-102
消防隊旁邊第一個巷子進(jìn)來20米
交通方式
距地鐵1號線崗廈站A口步行320m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