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熱衷于追蹤我國海軍動向的美國《海軍新聞》在分析廣州造船廠的衛星照片時,全體破防了。
美國潛艇專家薩頓對照片進行了估算,這艘神秘潛艇長度約45米,還一反常規取消了傳統的帆罩結構,尾部舵采用了新式的X型設計。
所以美專家斷言,這艘新發現的潛艇大概率是我國專門開發的全新水下作戰裝備。
這艘潛艇為何讓美國專家紛紛破防,美國不是一直靠著虎鯨號笑傲江湖的嗎?
全球最大無人潛艇到底有多牛
很多人對無人潛艇的印象還是那種體型嬌小,形似水上無人機的袖珍產品,但這次我國正在研制的潛艇完全顛覆了這種印象。
無人潛艇是沒錯,但體型是真的巨無霸,絕對是當今全球最大的無人潛艇,過去美國的虎鯨超大型無人潛航器一度被認為是這個領域的天花板,可和我國新型潛艇一比,虎鯨號就是個弟弟。
被曝光的無人潛艇寬度接近5米,排水量可能超過數百噸,單從尺寸上來說它比美國的虎鯨號整整大了6到8倍,堪稱全球無人潛艇中的巨無霸。
虎鯨號的最大下潛深度是3300米,我國新型潛艇由于采用了更先進的耐壓材料和艙室設計,預計能在更深的海域執行任務。
一旦這艘潛艇成功下水,不僅能在臺海這種相對較淺的水域活動,還能深入南海的深海海溝悄無聲息地執行各種復雜任務。
虎鯨號主要依賴柴電混合動力系統,最大航速8節,航程約為6500海里,能在水下連續航行6個月。
我國新型潛艇據說搭載了更高效的混合動力推進系統,在相同更小的體積內能儲存更多的電能和燃料,這讓它的續航能力和隱蔽性再上一層樓。
如果虎鯨號是一輛省油的小轎車,那么我國這艘新潛艇就是一艘擁有超長續航和更高隱蔽性的深海幽靈。
虎鯨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反潛作戰、水雷布置和偵察任務上。我國新型潛艇的尺寸更大,內部載荷艙的空間幾乎可以容納虎鯨號的兩倍以上設備。
更何況這艘新型潛艇搭載了模塊更換的新功能,可以在短時間內根據作戰需求進行功能模塊的更換。
所以這艘潛艇將是萬金油型的新型裝備,可以根據即將執行的任務自定義相關裝備,模塊化的設計也將大大縮減更換裝備的時間。
從偵查狀態到攻擊模式只需要一天的改裝就能夠順利完成升級,這對于復雜多變的海戰來說實在是太香了。
這才是美國專家為之破防原因所在,我國這艘潛艇的出世很有可能將改變海戰格局,過去為了完成長時間海戰任務付出的巨大人力物力將會成為歷史。
現在一艘無人潛艇不僅能自主完成這些任務,還能反復使用,不僅減少了戰場上的風險,更提升了作戰效率。
無人潛艇崛起,航母時代結束
更讓美國專家破防的是,無人潛艇的出現將會終結航母時代。
這是很多美國人根本就接受不了的現實,美國在過去幾十年里之所以在世界范圍內如此囂張跋扈靠的就是全球無敵的航母艦隊。
只要現有的戰爭局勢不改變,其他國家是很難打破美國的航母優勢的,所以美國海軍幾乎可以在任何海域呼風喚雨。
無人潛艇的崛起是一場從量變到質變的技術革命,隨著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無人化裝備已經進入了戰場。
這些新興裝備不僅大量減少了人類的參與,還因為高度自主化而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靈活性和作戰能力。
我國新型潛艇不僅可以在敵方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入高危海域執行偵察,還能利用其搭載的高精度聲吶系統實時追蹤敵人的潛艇和艦船,美國的航母大多是擁有十幾年服役年齡的古董了,航母現有的探測手段根本就沒有辦法發現被全新裝備和技術武裝到牙齒的無人潛艇。
無人潛艇之所以能威脅到航母,主要是因為它們具備三個核心優勢:隱蔽性、集群化作戰能力和高效的成本。
傳統的反潛作戰靠的是航母戰斗群,一艘航母出動后面跟著的是浩浩蕩蕩的護衛艦船隊,一旦聲納發現航母,航母戰斗群就會分出多艘護衛艦和反潛機進行立體化搜索。
但如果我們可以通過無人化技術將潛艇集群化,就算被發現也可以在航母戰斗群發動攻擊之前,對航空母艦進行飽和式打擊。
現在已經有了相關數據,50臺無人潛艇協同作戰可以監控超過18萬平方公里的海域。
所以航母戰斗群根本就不香了,只要在航母戰斗群活動的范圍內擁有足夠數量的無人潛艇潛伏,航母的一舉一動幾乎都無法逃過它們的眼睛。
無人潛艇可以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發射魚雷或導彈直接對航母發起攻擊,就算沒有辦法將其擊沉,打掉航空母艦的戰斗力還是非常容易的。
此消彼長之下,美國將會被維修航母這樣的重大負擔吐拖入泥潭,戰爭也就不戰而勝了。
而且按照現有的技術,美國航母戰斗群根本就不具備進行無人化改裝的條件,以無人對有人,戰爭根本就不用打。
無人潛艇的造價和維護成本遠遠低于航母及其編隊,一艘美國核動力航母的造價超過百億美元,而虎鯨號無人潛艇的單價在數千萬美元左右,這中間是上百倍的價差。
這還是按照美國工業水平測算出來的價格,按照我們的軍工水平和產業鏈供應,我國制造無人潛艇的價格一定會比美國低得多。
如果未來技術升級之后可以批量生產,無人潛艇的單價會更低。
如果未來戰爭中的海戰模式轉變為無人潛艇和無人機主導,航母的地位必然會受到極大的沖擊。
面對悄無聲息、規模龐大的無人潛艇群,傳統的反潛和防空手段可能完全失效。到那時不僅是航母,現有潛艇、驅逐艦等傳統艦艇都可能面臨無人化裝備的巨大挑戰。
用于臺灣作戰會怎樣
而且這艘潛艇如果運用于臺海作戰將發揮意想不到的效果,現在絕大多數的臺灣人已經意識到,以武拒統根本就不現實,但無人潛艇的面試很有可能將成為壓垮綠營的最后一根稻草。
假設未來臺海真的起了沖突,我國在臺灣海峽及周邊海域可以部署數十艘上百艘這種巨型無人潛艇。
它們不僅可以長期潛伏在水下監控美軍的潛艇和水面艦艇活動,還可以主動出擊封鎖臺灣的重要港口和航道。
潛艇搭載的聲吶系統能在極遠的距離上探測到敵方潛艇的活動,及時發出預警,可以牢牢的臺灣封鎖,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如果這種潛艇能自主布置水雷,就可以徹底封鎖臺灣海峽的關鍵航道,美軍或臺軍艦艇一旦駛入就可能觸發無人潛艇事先布好的雷區。
現在水雷已經比過去的水雷先進的太多了,即便敵方擁有先進的反水雷設備,面對這現代的潛艇作戰種潛伏在水下的智能威脅,拆除和規避的難度都會大大增加。
在反介入作戰中這種新型潛艇同樣具備極大的潛力,美國一直認為通過派遣核潛艇進入臺海附近,可以有效支援臺軍并牽制解放軍的行動。
但核潛艇在無人潛艇面前的優勢太小了,無人潛艇由于沒有人的介入,潛行的深度和靈活性都提升了不少。
現代的潛艇作戰玩的是誰更隱性誰更安靜,在這一點來說無人潛艇的優勢高的不是一點半點。
就算是核潛艇具備水下聲吶陣列、反潛機投放的浮標聲吶等反潛措施,在面對集群化、智能化的無人潛艇群時往往會顯得力不從心。
無人潛艇能在敵方潛艇毫無察覺的情況下進行探測,并將信息實時傳回指揮中心,美軍的核潛艇在接近臺海的過程中很可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數十艘無人潛艇包圍。
如果美軍派遣航母戰斗群再次進入臺灣海峽,那就太好了,我們可以利用無人潛艇將這些膽敢侵犯我國領海的敵人通通消滅。
美國曾做過相關模擬,面對數百艘無人潛艇的同時攻擊,即便是擁有先進防御系統的航母戰斗群也難以招架。
未來的海戰中無人裝備的集群作戰能力已經成型了,而我國新型潛艇在這一領域已經走在前列。
新型潛艇除了可以用于封鎖、偵察、反潛作戰外,還可以執行特種作戰任務,它可以將特種部隊秘密運送到臺灣附近海域,執行滲透和破壞任務。
特種部隊利用無人潛艇的隱蔽特性,可以對臺軍的關鍵設施和指揮系統進行定點打擊,進一步削弱敵方的作戰能力。
從臺海到南海,從淺水到深海,我國這艘新型潛艇的作戰適用范圍廣泛。面對不同的作戰需求它能靈活調整任務模塊,既是偵察兵,又是伏擊手,還能充當后勤運輸和火力支援平臺。
未來戰爭中的海戰勝負或許不再取決于誰擁有更多的航母,而是取決于誰掌握了更多的無人裝備。
結尾
這么看來屬于航空母艦的時代或許就要過去了,雖然在過去幾十年里航空母艦代表著國家的海上力量投射能力。
但技術的存在本身就是要被超越的,無人潛艇技術的快速發展正在悄然改變著海戰的規則。
我國新型潛艇憑借其巨大的尺寸、高效的動力系統、多樣化的功能和隱身性能,成了海戰新秀,它的出現不僅挑戰了航母的霸主地位,還為臺海等地區沖突提供了新的戰術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