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登月又失敗了,上次登月是摔斷了條腿,這次直接躺平了。美國私營航天公司“直覺機器”研發的月球著陸器“雅典娜號”登月失敗了,著陸姿態失常,以側面著陸。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來,雅典娜號的太陽能光伏板一直處于陰影當中,接收不到陽光,這意味著電力供應不足,導致任務提前結束,這是高情商的說法,低情商的說法就是任務失敗了。攜帶的冰層鉆探儀,無人機,月球車等11個設備都沒法正常工作,上千萬美元打了水漂。
這已經不是直覺機器第一次登月失敗了,去年發射了“奧德修斯號”,結果腿摔斷了,這次干脆躺平了,這家航天公司連續2次登月失敗,讓我們意識到,登月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簡單,過去全世界看到中國登月8戰8捷,以為登月很容易,但是看到這么多翻車案例才明白,原來是因為中國太強了。
說美國登不上月,其實也有點小瞧它了,它前幾天也成功登月了一次,3月2日藍色幽靈號在 月球危海的拉特雷耶山附近成功著陸,姿態正常,這也是美國自1972年以來,首次完全成功登月,沒想到50多年過去了,美國從當初的那個能搞載人登月的國家,變成了無人登月3戰2敗。
你現在能明顯感覺到,美國對登月是非常急迫的。這就奇怪了,美國1969年就能將人送到月球,但是自1972年之后,美國再也不去登月了,連無人登月都沒有過,現在為啥一口氣發射了那么多登月探測器?
哎,這就是美國航天和中國航天的區別了。
美國的政治制度導致航天計劃沒有連續性,總統4年一個任期,最多8年,每次新總統上臺,都會更換一套領導班子,其中也包括NASA局長。每次新總統上臺,都會停掉上一任的航天計劃,提出自己的航天計劃。
比如:小布什提出的星座計劃,說要載人登陸火星,然后呢,奧巴馬一上臺,一看我的天呢,你這個計劃要花掉那么多錢,成功了功勞還算你的,失敗了成我的錯,果斷給否決了。
也就是說,美國的政治制度注定了,美國航天沒有長遠的規劃,永遠都是追求短平快的項目,而像登月這種前人已經完成過,自己即便再送人到月球,也沒啥政績的項目,就沒人干了。而載人登火又太耗時耗錢,美國已經搞不定了。
而中國則不一樣,中國航天計劃是有延續性的,往往提前幾十年訂好了以后的發展道路,比如:1992年提出要搞載人發射三部曲,果然2003年發射神舟五號,2021年發射天和核心艙;還有嫦娥計劃,咱們每一步都是有目的的,嫦娥一號、二號、三號完成“繞落巡”的既定目標后,嫦娥四號作為嫦娥三號的備份,也沒浪費,直接去了月球背面,;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挖土并帶回,嫦娥六號是五號的備份,去了月球背面挖土并帶回。
你能明顯感覺到,中國登月計劃是一步一個腳印,直到完成載人登月,甚至載人登月都不是終點,咱們還在規劃月球小鎮,以后航天員能在月球常駐。
反觀美國,他最近登月動作很頻繁,為啥呢,就是因為中國太強了。美國這個國家有個毛病,一直用冷戰思維考慮事情,但凡誰在某個高科技領域要超越它,它就把誰當成假想敵。
中國登月成功后,NASA就把中國當成假想敵,NASA局長更是整天嚷嚷不能讓中國率先登月,不能讓中國獨享月球,美國也要登月。實際上呢,NASA局長是通過這一招向美國國會要錢,這一招好用嗎,那簡直太好用了,從特朗普到拜登再到特朗普,都吃這一招,所以這幾年美國登月動作才那么多。
但是講真,登月工程是綜合國力的一種體現,美國現在依然很強,還是世界霸主,但是制造業空心化,人才流失,也導致登月任務并不順利,你看這次雅典娜號登月就失敗了,載人登月更是被推遲了,原因是星艦接連發射失敗,SLS火箭不給力,獵戶座飛船也有大問題,甚至連登月服都沒準備好。
即便偶爾也有成功,比如前幾天藍色幽靈號登月成功,也是小打小鬧,缺乏長期規劃,所以才會登月困難重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