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國兩會已經于11日落幕了,這次兩會歷時7天。很多人大代表紛紛拿出醞釀已久的議案,為國家的發展建言獻策。今年的兩會之所以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主要是很多人大代表們的議案都涉及民生,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不過,光說沒有用,關鍵要落實。所以兩會結束后,預計這5條議案通過的概率很大。
第一,降低繳費標準提高養老金
一直以來,農村醫保費用每年上漲,這給收入本就不高的農民帶來很大的壓力。與此同時,農村居民的養老金還是偏低,很多農民的月收入只有100多元。所以,一些老農民都70、80歲都要下地干活,生活過得十分艱苦。
為此,就有人大代表建議,降低農村醫保的繳費金額,讓農民參保時少掏點錢。另外,他還希望把農民的養老金標準提高到每個月500元錢。而該人大代表的建議,說出了農民的心聲,相信在兩會過后,會逐步采納和落實。
第二,提高個稅起征點促進消費
我國自從2018年上調個稅起征點之后,就一直停在5000元沒有動過。對此,有不少網友提出:個稅起征點5000元標準實在太低了,在一線城市5000元收入只夠維持一家人基本生活,應該上調個稅起征點,減輕工薪族的繳費壓力,增加老百姓的收入。
為此,就有人大代表建議,把個稅起征點從現在的5000元提高到8333元。實際上,這個建議在兩會之后,被采納通過的概率非常大。屆時,廣大工薪族繳稅的負擔就會減輕,而打工人收入增加之后,他們就會加大消費需求,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
第三,取消招聘年齡限制
現在很多企業在招聘時,只招聘35歲以下的年輕人,不愿意招聘40、50人員。這就導致了很多中年人只能去做外賣員、保安、保潔等工作。實際上,35-40歲年齡段的人,精力充沛,工作經驗豐富,企業不聘用他們也實在是太可惜了。
為此,有人大代表建議,通過修改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等方式來解決這“35歲現象”,讓年齡歧視以后不再發生。預計在兩會過后,這樣的建議會被相關部門采納,未來中年人的就業歧視問題有望逐步得到緩解。
第四,逐步推進醫藥分離制度
現在老百姓看病費用居高不下,這主要是醫院把科室收入和醫生工資綁在一起,醫生為了提高科室的收入,不得不對病人進行“過度醫療”、“過度檢查”。于是,就有代表提出:把醫生的工資和科室收入分開,這樣就能杜絕過度檢查和濫用藥的情況,減輕病人看病費用支出。
實際上,醫務人員完全可以通過提供醫療服務和精湛的醫療技術來獲得相應的報酬,而不必通過“以藥養醫”、“過度檢查”來實現收入增長。預計兩會過后,這類情況會逐步得到改善,患者的醫藥支出壓力會減輕。
第五,實行自愿退休制度
現在很多50多歲的老職工在工作崗位上辛苦工作,他們想退休卻還沒到法定退休年齡。同樣,現在年輕人的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工作越來越難找。為了化解這樣的矛盾,就有人大代表提出:實行自愿退休。
就是只要老職工到了法定退休年齡,繳納社保年限達到20年,工齡達到30年以上,就可以選擇“自愿退休”。這樣老職工就能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何時退休。同時,老職工退休后騰出來的工作崗位,就可以為年輕人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