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月的來臨,春天的味道越來越濃了,天氣暖和了,花草樹木都彰顯出活力與生機,除了踏青賞花之外,這個時候我還喜歡去一個地方,那就是菜市場。在這里可以感受到令人踏實的煙火氣,也能讓我解決吃什么這件事情,對于一個家庭“煮婦”來說,這可太重要了。好在春天的菜市場食材很豐富,每次都不會讓我失望,逛上一圈,總能找到幾樣心儀的蔬菜,心情也跟著變好了,仿佛已經看到了家人驚喜的表情,然后一掃而光。對我來說,這是一件極其具有成就感的事情。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種非常可愛的蔬菜,名字叫做“抱兒菜”,我喜歡稱為兒菜。其在傳統文化里象征著子孫滿堂,家庭和睦。因為在其生長的時候,猶如很多的小娃娃緊緊地圍在一起。這也是其名字的由來。其實它是芥菜科的一種,其味道十分清淡,沒有什么特殊的氣味,吃起來非常爽口。
兒菜多見于南方地區,如今運輸業十分便利,所以在北方的菜場里也總能見到它。在《本草綱目》中有提到,其“性味甘、苦、涼,具有清熱解毒、潤肺化痰、利尿通便等功效”,而現代研究也十分清晰地讓我們了解到,其蘊含著大量的維C,維K,葉酸,以及鈣,鉀,磷等。說到這里便要強調一下,其中鈣的含量高達180-200毫克,比牛奶的鈣含量還要高。所以這個時候經常吃點兒菜,有助于清熱降火,通便排毒,補鈣強筋骨,提神醒腦,保護心血管,提升抵抗力等,好處數不勝數。
作為芥菜科,兒菜嚼起來也有些許的苦澀味兒,但不明顯,反而令其顯得十分爽口開胃。而它的吃法也通常比較簡單,涼拌,熱炒,或是燉成一鍋鮮,每一種都特別可口。其清新翠綠的色彩總是讓人食欲滿滿,下面就來跟大家分享2種相關的做法,趁著正鮮嫩上市,你也試試吧~
【兒菜一鍋鮮】
1、這種做法非常地開胃,做法也很簡單,隨手煮一鍋,特別鮮。食材多準備幾樣,兒菜兩三個,分別洗過之后切大片,豆泡一小把,從中對半切開,這樣更入味好吃,臘腸一小段切大片,鵪鶉蛋幾個,需要提前煮好并且剝掉皮。
2、鍋里淋一點點油燒熱,把臘腸倒里邊,炒啊炒啊,其中的油脂析出來,香味也就被烹出來了。
3、接著把兒菜,豆泡都倒里邊,同臘腸一起炒,將其混合炒透,兒菜的澀味兒也在此被炒出去。
4、接著在鍋里加熱水,可以多加些,煮3分鐘左右,把食材都煮透。
5、屆時把鵪鶉蛋也倒進去,同里邊的食材都混合勻,這時候調些許鹽攪拌幾圈,再繼續咕嘟兩分鐘,就可以關火了。簡簡單單的調味,都是食材的本味,組合在一起鮮美極了。
【兒菜涼拌】
1、四五個兒菜,每一個都將外皮搓一搓,削掉老的皮,不完整的葉子也揪掉,僅保留鮮嫩的部分,徹底洗好,沒有雜質時,分別切開,保留大片的形狀即可。
2、當然在處理兒菜之前,需要將木耳放到寬水里邊浸泡,等待其自然膨脹,直到捏起來質地柔軟的程度,將其每一朵都仔細搓一遍,然后換水洗掉雜質。
3、鍋中倒入寬水,開火加熱,很快就燒到滾燙沸騰的程度,將兒菜倒里邊,同時用勺子去攪拌,令其均勻受熱,一分鐘以內就撈起來,不要久了,以免質地變軟。接著把木耳放進去,它要多煮幾分鐘才能熟透。
4、撈起之后將水分多控一控,倒在大碗里邊,蔥花啊,蒜蓉啊,小米椒剪碎,白芝麻要熟的,生抽些許,醋一點點,糖也不能少,鹽適量,最后燒一勺熱油,熱滋滋地淋到里邊,各種香味都升騰出來,迅速攪拌,令食材入味,便可以裝盤端上桌了。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