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一個可憐又可悲的女孩,一段陰差陽錯的愛情,一場無妄之災的犯罪,一個“殘缺”的結局,到底是誰之錯?
這是一部平淡中蘊含著強大爆發力的電影,周冬雨用精湛的演技,用凄然的“哭戲”,成功塑造了李斐,為何票房卻如此低迷?
《平原上的火焰》是由曹柳、李白楊編劇,刁亦男監制,張驥執導,周冬雨、劉昊然領銜主演,梅婷、袁弘、唐曾、呂聿來主演、陳明昊友情出演的犯罪愛情電影。
該片改編自雙雪濤小說《平原上的摩西》講述了刑警莊樹(劉昊然 飾)在追查一起出租車殺人案時,意外發現昔日青梅竹馬的好友李斐(周冬雨 飾演)也被牽扯其中的故事。
周冬雨飾演的李斐,本是一個文靜的女孩,懷揣著夢想,想離開讓她窒息,毫無未來的家鄉,卻因為一些意外改變了人生軌跡。
李斐不是一個完美的人設,她為了追逐夢想,會偷青梅竹馬莊樹的錢。
當然,這并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偷”,因為李斐的初衷是要帶著莊樹一起離開,這些錢許是她說服和用來“要挾”莊樹離開的籌碼。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李斐的經歷太殘酷了。
一個充滿希望的人,因為好心,因為一些善意,失去了太多,繼而迷失了自己。
從李斐凄然的哭泣,臉上帶著血跡的猙獰,我們能看出她內心的絕望,還有對命運不公歇斯底里的吶喊。
那淚水里包含了李斐的不甘,包含了她對愛情的希冀和幻滅。
李斐問莊樹:“平安夜那晚,你赴約了嗎?”
她還說這對她很重要。
莊樹說:“我等了你一晚!”,可李斐不信。
在李斐心里,如果那一晚她沒約莊樹,一切都會不一樣。
那晚,如果莊樹赴約了,說明他的感情是真的,也許他會跟著李斐奔赴遠方,開啟新的人生。
那晚,如果莊樹沒赴約,那說明李斐付出的一切都是場笑話。
這是一部愛情電影嗎?
我認為不是。
愛情是開啟,是救贖,也是落幕的方式,但絕對不是《平原上的火焰》的內核。
周冬雨用“哭戲”成功塑造的李斐,誰又該償還她的人生?
在診所,李斐第一次哭,為了她爸爸哭泣。
起初是毫無表情默默地流淚,繼而臉像被揉碎的面團,帶著控訴又無助的眼淚。
沒有沖突和爆發的哭泣,卻在周冬雨的演繹下,讓人感受到了李斐壓抑已久的悲傷。
唐曾飾演的李守廉,是個有點本事又奇怪的人,他是個悲劇的角色,但是一個好父親。
李斐想用眼淚讓父親振作起來,帶她離開,父親會同意嗎?
經過了那一場意外,父親的答案對李斐已失去了意義,她對父親帶著相依為命的愧疚。
李斐第二次在診所里哭,帶著血猙獰的面孔,像是殺瘋了一樣地哭著,有點“變態”。
此時的李斐在想什么?
父親是她的救命草,也是束縛她的繩索,她說只剩下:“我們兩個了!”
是茍活也好,是不甘也罷,但李斐知道終于要結束了。
她把莊樹排除在了人生之外,對他依然有著萬般的不舍。
從最初罪惡的起源,結束了一切的糾葛。
未來會如何?
李斐不知道,但她和莊樹曾經的過往和牽絆,劃上了句號……
寫到最后,為何這么有內容的一部電影,票房卻不高?
是檔期的原因,是劇情不符合人們的口味,還是演技不好?
想起影片中,李斐回來后的吶喊:是我錯了嗎?
對電影票房來說,是不是想問問: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關于《平原上的火焰》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里,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希望您可以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