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大家周四好呀~
今天想來和大家聊一個21年時候聊過的話題——臣服。當時我在公眾號推薦過一本書,叫《臣服實驗》,在這里:。當時只是讀后感,現在是實踐體驗。
這個主題很符合我當下的心境。最近和一些朋友們聊天,大家也有類似的感受:最近兩年,外部環境變化好像特別快,總有一些“意外”的到來。
可能你剛剛準備好找一份文案的工作,正在投簡歷,結果發現DeepSeek已經火遍全世界了,而你寫得還沒AI好;可能你的公司正打算上新一款產品,還在內測階段,結果發現競爭對手發布了一個性能比你們還要好的產品,過去半年的研發瞬間打了水漂;可能你剛做好新一年的公司業務規劃,結果一個新政策落地,關鍵步驟執行不了,全部都要推翻重來。
我呢,2024年11月剛徹底收尾老業務的最后一個項目,停掉了之前做了6年的事業。原本計劃休息一個冬天,等春天到了就去“積極地探索新世界”。當時暢想了很多美好的畫面,去學即興表演和脫口秀,接企業咨詢個案,做企業教練,參加音樂會演出,辦講座辦沙龍,嘗試不一樣的職業……我甚至把這些寫在了年度計劃中:。
這一切因為上周所說的原因——我懷孕了,不得不全部按下暫停鍵。先是持續三個月的24h無間歇的斷骨疼痛、心率過速、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各種癥狀。當時我安慰自己說,“好吧沒關系,那就調整一下計劃,等進入舒適的孕中期了再繼續之前想做的事”。我想,以前我可以每個月飛去深圳講課,那現在可以等到第一季度過完再去嘛;一小段時間不工作也沒關系,剛好老業務也告一段落了,重新攢一攤新業務也不難嘛;而且還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事沒有嘗試,好不容易不用繼續“隨時待命,時刻響應”了,就當gap一段時間,嘗試新生活好啦。
這不,上周剛剛好轉一些,就想試一下,于是這周在劉同學的陪伴下安排了一個比較“輕量級”的行程。如果順利的話,月底和后面幾個月我就可以自己出差,該干嘛干嘛啦,等著足月卸貨就好。
結果,這次實踐讓我意識到一個悲催的事實:我可能接下來幾個月都無法出遠門了。我原本以為自己已經“是個正常人了”,結果坐飛機超過1小時之后的每一分鐘,腰椎都是“地獄酷刑”,一路都在惡心想吐,等下飛機感覺半條命沒了;我心里有很多見解想要表達,結果面對面跟別人聊半小時就沒氣兒了,肉眼可見電量下降;我在幾個月前可以站著講課2小時,現在站立20min是我的極限;人家做了我曾經最愛吃的菜,結果因為懷孕后到口味變化,幾乎吃不進去;更遑論這一路的擔驚受怕,走到人多的地方就生怕別人擠到我的肚子……
我都驚呆了,心中緩緩打出一個問號:這是我嗎?
之前在家休養沒什么太大的感覺,走出家門才發現生活已經發生了巨變。也就是說,我在年初休養時“已經改了一次”的計劃,現在又無法如期進行了。
前兩天籌備新一期的溫故知新,我和毛毛說:“壞消息是我現在無法長時間坐飛機、站立和講課了。好消息是我目前還沒‘一孕傻三年’,腦子轉得飛快,接下來幾個月你可以把我當霍金來用,我可以做一切幕后的事,只要不需要站立和講話。”
劉同學說,假如只能用三個字來形容我的特質,那三個字一定是“閑不住”。即使是在口罩那幾年,也依然沒影響我做“空中飛人”。你可以理解這樣一個“閑不住”的我,在已經“忍著不動”整整三個月(其中倆月活動范圍是自家臥室)之后,終于悲催地發現“可能更長一段時間,自己的體力和活動范圍都無法自由支配”的那種心情嗎?
這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聊的緣由——當計劃趕不上變化,甚至變化快到“一天一個樣”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辦?
21年看《臣服實驗》的時候,我更多的是“驚嘆”,人竟然還能這么活;經歷過三年的亮心學習,上千日的功課積累,以及工作和生活中各種事情的磨練,面對變化時,心境已與從前大不相同。
2025年春節后,丁老師在行動派直播上有一句話很打動我。大概是,有人問現在AI發展這么快,很焦慮怎么辦?老師說,“焦慮與AI無關,焦慮是因為你本來就是一個容易焦慮的人。不是AI,其他事也一樣會焦慮。”
我在幾年前是一個超級容易焦慮的人,并且我同時也是一個秩序感超級強的人,全世界最討厭的事就是別人打亂我的計劃,這幾乎會讓我一秒鐘炸毛。
面對“可能大半年甚至一整年的規劃都被打亂”,換做是21年的我,我都已經腦補當年的自己會有什么反應了:一定會有埋怨的情緒,即使不直說,也會在心底里暗搓搓埋怨劉同學和崽,會認為“都是因為你們破壞了我的工作生活節奏”;也會生自己的氣,氣“憑什么別人懷孕跟沒事人一樣,就你矯情”,氣“為啥XX懷孕了能到處出差,站講臺一整天中氣十足,怎么就你不行”;緊接著易焦慮體質上線,腦補了一堆“母職懲罰”、“從此以后都會失去自我”、“難道我的人生從此以后只能圍著爐灶轉了嗎”、“這么長時間離開職場,我會不會和社會脫節”……
怎么樣?這一串的“腦補”,是不是跟很多姐妹的思路非常相似?
但是,我現在做的是,“發到公眾號上吐槽一下,不然這周實在是過于安逸,也沒發生什么其他更有趣的故事能寫”,僅此而已。
這種穩定和心安感,當然要歸功于長達千日的功課練習。不過,做功課的最終結果,本質上來講是改變人的思考習慣。也就是說,我的心底里有一些深層的信念被真正改變了,所以不管是AI、無法正常工作、不能自由活動,我都是“雖然會小失落一下,但是會很快歡喜地接受新的現狀。”
分享幾個對我“穩定性”影響非常大的信念:
1
相信每個人都是本自具足的
丁老師在星辰班上課的時候跟我們講過一句話,大意是“每個人都是富二代,與生俱來都帶著摩尼寶珠,只是你們都不相信,老是覺得自己匱乏。”
我那時候覺得老師在鼓勵和安慰我們,并沒有當真。說實話,就是很難當真啊,對金錢的匱乏感、對情感的需要、覺得自己還有很大提升空間,這些都是“真實”的,就是覺得自己缺,怎么可能相信“什么都不缺”呢?
但是最近一年通過禪定、觀照、體悟,還有臥床休養期間老師推薦的書和視頻,我越來越相信“我什么都不缺”了。
外在的相千變萬化,如果看到的是相,每個相都會有生成、滅亡的過程,我們的肉體終有一天也會崩壞,你盯著這些相的變化,那可不是心情同步起起落落么;如果看到的是性,自性是不變的,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看到變化世界里不變的東西,自然就不焦慮了。
不講那么抽象和深奧,說一些具體的吧。比如說,人性不會變(我指的是群體大的人性,不是具體某個人),古往今來幾千年都沒變。古時候大家閨秀喜歡私藏偷看小畫本子,看男女愛恨情仇,現在言情小說言情劇一樣有市場。比如說,商業的本質不會變,看見并且滿足客戶的需要、解決客戶的問題,總會有生意。只是介質和工具在變,“獲取信息的需要”使用的介質,以前是書籍報刊雜志,后來是廣播電視,再到手機移動互聯網社交平臺。選題會變、流行趨勢會變、社會主流價值觀會變,但傳播的本質并沒有變。
從這個角度來講,無論科技再怎么發展,都只是讓你有更多可以選擇的工具而已。
最最最重要的是,知識技能可遷移,智慧是別人帶不走的。而且不是“別人藏著掖著不給”拿不到,就算是老師硬塞給我們,我們大部分也收不到。
你要是特別篤定自己能看見本質、有智慧,有啥好焦慮的呢?
2
臣服于自然規律
我最近幾個月特別喜歡看梁冬講易經,他的每篇文章會展開講一卦。看多了就發現,《易經》講的就是自然規律,各種情形。
其中非常普遍的一個自然規律,就是人生、事物發展都是起起落落的,就像一年有春夏秋冬一樣。如果你想一直收獲,就好比你認為全世界應該365天、幾百年、幾千年來,都應該“有且只有”一個季節,這個季節叫“秋天”。
有個詞叫“否極泰來”,大概意思就是低到極點總會變好的。同理,在高光時刻也不會長久,到了頂點總會走下坡路的。股市、事業、人生,大抵如此。
知道了這個道理,一般年輕人是不信的,哈哈哈,我當然也是了。被現實多毒打幾次,等有一天信了,會發現,生活真的會變美好非常多。不是“不能有情緒,不能開心不能傷心”,而是漸漸能夠不執著、不沉湎。
就好比看一部感人的電影也會哭,看喜劇也會笑,但你不會電影都演完一個月了,你還在為劇情里面的人哭和笑,更不可能都過去一兩年了還沉浸在情節里走不出來。
生活就是這部電影。
從工作的角度來講,我現在是“冬天”,顆粒無收,哈哈;從生命的角度來講,我現在正處于“春天”,正在孕育一個新的生命,也在醞釀一段全新的生活。
3
清晰自己想要什么
如果你問我人生的目標是什么,30歲之前,你每次間隔三個月問我,可能我每次的回答都會不一樣。
不過,如果你現在問我,和一年前問我,答案都是一樣的。最近一年,我的回答一天都沒有變過:人生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覺醒。
古時候有很多大德,他們的工作崗位叫“典座”,可以理解成伙房的工作人員。燒菜、做飯就是他們修行的道場。
會有人問:為什么大家都在做飯,有的人通過做飯證悟了,有的人沒有?因為做飯時候起心動念不一樣。
從這個角度來講,所有經歷和體驗,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只是走的路不同而已。關鍵是這些路都能通往同一個終點,又不是說只有A路通,B路不通。
我最近在看夢老講“善用其心”,其中就有講到做飯這個故事。夢老在獄中33年,但他的心是自由的。心靈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大自在。所以,重要的不是我現在具體在“做什么”,而是我每個時刻的起心動念是怎樣的。
我只是幾個月出不了自己的城市而已,還能出門曬太陽,還有柔軟舒服的床、可愛的貓、貼心的老公、可以天天提意見讓按照我的心意做的飯菜,還有啥不知足的呢?
真正的臣服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深信因果,創造未來”。春天播種,夏天耕耘,秋天收獲,冬天休息圍爐煮茶吃火鍋和朋友們聊天開party。尊重規律,遵道而行,做這個節點上最應該做的事情就好啦~
我們下周四14:00見~
如果想圍觀喵的朋友圈,或者有什么悄悄話想和喵說,可以加這個微信號哦(如果加過喵其他微信就不用重復加啦)~
我的這些文章也值得你讀一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